晋江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正文

央视元宵晚会泉州分会场昨晚在晋江彩排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6-02-18 08:09
  

  赏花灯 吃元宵 与央视名嘴夜游五店市

  晋江新闻网2月18日讯 昨晚,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的状元街上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新落成的戏台前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戏台前的游廊也被一盏盏花灯装饰得熠熠生辉。原来,这里是央视元宵晚会泉州分会场的彩排现场,吸引了许多游客一同联欢。

  据了解,今年的元宵晚会延续春晚模式,以东西南北中形式,与全国人民一同闹元宵。

  在晚会彩排过程中,央视主持人李佳明与大伙同游五店市。走进状元街,李佳明一下子就被眼前琳琅满目、做工精致的泉州花灯所吸引,直呼“漂亮!”街两旁的糖画摊、捏面人摊、手工编织工艺品摊,无一不展示着泉州文化。赏灯的游客看到李佳明的到来,纷纷拿起相机拍照留念,互道祝福。

  借着甜糯可口的元宵,李佳明将“合家团圆、甜甜蜜蜜”的祝福送给大伙儿。被喜庆氛围感染的李佳明看着在状元街上正在自拍的一家子,情不自禁地凑上前,来一张温馨的合照。

  现场,充满喜庆的闽南民间音乐《六工尺》将热闹、团圆的节日氛围展现得淋漓精致。戏台上的高甲戏,广场上的火鼎公婆、木偶戏、民间舞蹈等,好一派欢腾、热闹的喜乐场景。

  短短90秒如何呈现泉州闹元宵的特色?央视元宵晚会泉州分会场导演孙滨表示,“五店市的闽南古建筑比较集中,非常有特点,仅其自身环境的传统文化特质就是本次晚会的一大特点。闽南建筑营造的氛围与灯光璀璨的花灯街,可以让全国观众更直观地感受泉州文化,也能让前来赏灯的游客享受团圆的热闹氛围。另外,泉州逛花灯等习俗与海峡对岸的同胞很多都是一致的,通过这样的呈现能让台湾同胞及海外华侨油然而生出熟悉、亲切之感。”

  “这次晚会有300人参加彩排,将展示高甲戏、火鼎公婆、两岸数宫灯、木偶戏、民间舞蹈等特色节目。我们承办这种高层次、大众化、影响广的民俗文化活动来提升五店市的文化内涵,通过央视这个平台将五店市的特色宣扬出去。”晋江市文体新局局长黄良说。

  花絮

  不到24小时的筹备 大伙点赞“晋江速度”

  60多米的状元街、戏台广场、游廊上,500盏花灯格外抢眼,300名演员同闹元宵的场景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而这盛大的场景竟然是不到24小时搞定的,不禁让导演孙滨与前来观赏的游客点赞“晋江速度”。

  16日晚,确定选址五店市;17日一早,电力、消防等各路人马迅速到位。“早上6点我们就到场搭架了。”正在状元街上紧锣密鼓地搭架挂花灯的师傅们告诉记者。“消防大队早上9点到位,对现场消防安全进行勘查,检查了线路布设和舞台布置,对一些照明设备的安全进行强调。”晋江消防大队参谋原志超介绍说。

  “16日晚接到通知,孩子还在泉州,为了不耽误彩排,我们凌晨把孩子接回了晋江。”小演员蔡锦镔的妈妈激动地告诉记者,这是蔡锦镔第二次接触央视舞台,在不久前的央视春晚中,蔡锦镔也亮了一回相,家里人可兴奋啦!

  除了蔡锦镔,大部分参加猴年春晚的晋江孩子都将与央视“再续前缘”。

  “34个小孩,16个大人,一个多小时内全部召集到位了。”晋江市青少年宫老师介绍说,此次晋江青少年宫与晋江青年艺术团共准备了两个表演,演员们从早上就开始排练,并没有怎么休息,但孩子们并不觉得疲倦,每一张脸上都写满了欢乐。

  节目编排、演员到位,速度之快、效果之妙令人赞叹。

  阿公阿嬷“逗阵” 晋江元素“大碗菜”甲好料

  数宫灯、闹元宵、逛灯廊、吃汤圆。往年在家里的闽南元宵习俗都被搬上舞台,以节目的形式呈现给全国观众。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分半钟,但是这碗凝聚着晋江精华的“大碗菜”里装满了好料。

  “天乌乌,要落雨……”一曲经典的闽台民间歌曲《天乌乌》将游客们带入了闽南阿公阿嬷逗趣吵闹的情境中。彩排现场,男戴礼帽女戴簪的12位阿公阿嬷赚足了观众眼球。你看,阿公阿嬷们精神抖擞,舞姿风趣,谁能想到他们平均年龄已经65岁啦!

  “早上我们排练的时候还不知道要上央视,接到任务开心得不吃都饱啦!”12℃的气温,还有绵绵细雨,但阿公阿嬷们并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全然沉浸在自己的表演世界里,享受着最美夕阳红的蓬勃能量。

  彩排现场,工作人员反复叮嘱,现场没有观众,所有人都是演员,都是“闹元宵”的主角。这下子,男女老少就直接玩开了,演员与游客交融在一起,伴着传统的闽南民间音乐,分享着这个不平凡的夜晚。

  (记者_蔡斯洵 林心怡 董严军 实习生_郑萍萍 文图)

标签:元宵晚会|央视|五店市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