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效应持续发酵 泉州分会场台前幕后引媒体关注
泉州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尤其是央视春晚播出后,泉州更是名扬四海。图为游客在泉州府文庙内参观央视春晚泉州分会场。(张九强 摄)
201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圆满落幕。今年央视春晚首次设置“东南西北”四个分会场,东至福建泉州,西通陕西西安,南联广东广州,北往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打破了央视一号演播厅的单一空间格局。除夕夜,四大分会场与北京主会场密切联动,在技术上攻克了保持直播同步性的难题,实现五地同唱一首歌的盛况,为海内外观众奉献了一台“接地气、聚人气、鼓士气、兴喜气”的文化盛宴。晚会落幕,央视等媒体持续关注泉州分会场台前幕后,让文都泉州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国家级非遗绝活“伴舞”春晚
昨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将分会场幕后的秘密娓娓道来。其中,泉州分会场上的“特殊”伴舞者,格外引人注目。
栩栩如生的小猴子、惟妙惟肖的古装人物……呈现在全国观众面前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提线木偶。如果不是身后的长线,这些手持乐器、载歌载舞的小家伙们,看起来就像是灵活的舞蹈演员。央视节目介绍,泉州提线木偶各个关节穿有丝线,眨眼、张嘴这种细微的动作都由演员们用丝线控制。为了迎接猴年春晚,泉州木偶剧团特意设计了两只木偶猴子参加演出。
“传统的提线木偶一般有16条丝线,但为了能让这两只小猴做出真猴子挠头、扭屁股等逼真的动作,我们在小猴子身上穿了30多根丝线。”泉州木偶剧团演员蔡佳捷说,表演时演员要同时控制多根丝线,用手指挑、拉、提等完成小猴子的一颦一笑。虽然提线木偶在春晚演出时只有短短几个镜头,却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春晚是中国人在春节必看的一个节目,可以让人家知道,咱们泉州还有一个这么好玩的东西!”演员们说。
(记者 许雅玲 朱娟娟)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