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正文

永和古厝村有一“迁界”碑 见证清初“迁界”政策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6-01-10 10:06
  

  晋江新闻网1月10日讯 晋江永和镇古厝村一块荒草丛生的土地上,一块看似普通的巨石上刻有“奉旨边界”四个字。经考证,这块石刻的年代在清朝初期。石刻上记录着的,便是史上有名的“迁界”政策。

  石头上还有对“脚印”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古厝村,在当地几个村民的带领下,在一片荒草丛生的田地里找到了这块石头。

  “没错,就是这块!小时候我们经常来这里玩。”古厝村老人会副会长陈金池试着拨开石头上的一些枯枝败叶,几个虽已严重风化但依稀可辨的楷体字赫然眼前:“奉旨迁界”。

  “这石头上面还有脚印呢,我找找。”陈金池踩上一块垫脚石,趴在石头上寻找脚印,“找到啦!”只见石头上面确实有两个大小、深浅都不一的脚印,大的脚印将近一米长。

  关于这脚印的来历,陈金池说村里流传一个传说。只是关于这传说他也只能说出个大概:以前这石头很高很大,下面住着不少妖魔鬼怪,为了消灭他们,有位神仙用他的双脚用力踩下去,压死了这些妖怪。于是,就有了石头上这对脚印。

  村民们说,他们小时候经常到这附近玩,清晰记得之前这块石头旁边还有一块大石头,现在想来可能也是“迁界”碑,可惜在上世纪70年代就被人爆破运走了。

  见证清初“迁界”政策

  何为“迁界”政策?“迁界”碑又起到什么作用呢?记者采访了晋江民俗专家粘良图。

  他介绍,在清初的顺治十八年,清政府为了收复台湾,实施“迁界”政策,下命令要沿海三十里的居民都内迁,永和镇古厝村位于晋江东部沿海地区,距深沪湾约10公里,正好处在清廷下令迁界的范围内。

  据史料记载,1661年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了台湾,清政府与明郑势力在福建沿海展开漫长的拉锯战。在长期的拉锯战中,清政府为了孤立明郑军队的群众基础,打败明郑军队在福建的势力,实施了“迁界”政策。

  从顺治十八年到康熙二十二年这长达20多年的时间内,“迁界”政策给沿海群众带来苦难,很多家庭流离失所。“当时施琅将军就有在写给皇帝的诏书里面说,迁界对老百姓伤害很大,另外当时福建巡抚姚启圣也认为迁界逼得老百姓流浪四方。“迁界”政策直到清廷收复台湾才废止。

  这块石刻见证了三百多年前的那段历史,保护它,就是保护逝去的历史。古厝村党支部书记陈烈侨告诉记者,这个崖刻曾于2013年被晋江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村民的文物保护意识不强,这“迁界”碑仍处于无人问津的境况,保护也迫在眉睫。他表示,今后将和村民一同想办法将它更好地保护起来。

(记者_沈茜 秦越 村居通讯员_潘增丰 文图)

标签:石刻|迁界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