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卫计委:生二孩夫妻可孕后登记 暂停再生育奖励
·拟生育育龄妇女可免费取宫内节育器
·今后已生育夫妻可自主选择避孕节育措施
·全省暂停办理放弃再生育奖励
泉州网-东南早报讯(记者赖劲松)昨日上午,福建省卫计委对外发布消息称,自2016年1月1日起,对生育第一和第二个孩子的夫妻,孕后可 持身份证、结婚证、户口簿到一方户籍地进行登记,自主安排生育。证件不全者也无须着急,可实行承诺制。对于已经生育的育龄夫妻,可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避孕 节育措施。对于符合政策拟生育的已落实节育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可到医疗保健机构免费取出宫内节育器。同时,福建省暂停办理放弃再生育奖励。
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并于2016年 1月1日起施行。为做好《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前计划生育政策衔接工作,省卫生计生委今天正式下发通知,就实行一、二孩生育登记制度、全面实施 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调整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政策等方面作出规定。
《通知》要求,要实行一、二孩生育登记制度。自2016年1月1日起,对生育第一和第二个孩子的夫妻,孕后可持身份证、结婚证、户口簿到一 方户籍地或现居住地村(居)或乡(镇、街道)进行登记,自主安排生育。对于登记对象个别证件不全的,可实行承诺制,具体参照《福建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改 革生育服务证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的有关规定执行。即:对于无法查证当事人的生育情况或者掌握不全面的,在查验身份证、户口簿和结婚证等有效证件基础上, 由夫妻双方书面承诺婚育事实,予以办理生育服务证。对于以虚假承诺进行一孩登记或获得再生育资格的申请人,一经查实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并将失信记录纳入卫 生计生信用信息系统。
在群众登记过程中,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引导群众提供生殖健康、优生优育、避孕节育方面的指导、咨询和服务。同时,群众登记后,由登记方负责在10个工作日内通过国家计划生育信息互联互通平台或省级全员人口数据库将有关登记情况通报夫妻双方户籍地。
省卫计委要求,全省各地要全面实施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对于已经生育的育龄夫妻,可在了解各种避孕节育知识的前提下,自主选择安全、有 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预防和减少非意愿妊娠。对于符合政策拟生育的已落实节育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可持身份证、结婚证到户籍地或现居住地的乡(镇、街 道)计生办出具证明,并由乡(镇、街道)以上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为其提供免费取出宫内节育器等相关技术服务。
调整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政策。自2016年1月1日起,暂停办理放弃再生育奖励,对新增自愿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停止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 证。对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并且符合《福建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管理办法》规定的发放对象,可继续办理《独生子女 父母光荣证》。
要做好妇幼健康服务。各基层医疗机构要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重点监测孕产妇保健需求变化,做好与妇幼保健机构及其他助产机构相关服务的衔接 和管理。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指导助产机构积极设立再生育服务门诊,做好生育咨询、指导和服务。要建立预警机制,引导群众合理选择助产机构有序就诊。要 完善危重症孕产妇监护救治网络,加强质量安全管理,畅通高危孕产妇转诊救治绿色通道。
其他未尽事宜,继续按照《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和计划生育有关规定执行。
相关链接:福建省潜在生育人群至少增加120万人
泉州网-东南早报讯 (记者赖劲松)人口专家认为,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从群体上看,“70后”受益最大,“80后”和“90后”生育二孩的占比较大,而“50后”和“60后”赶不上末班车。
福建省居民生育二孩的意愿大吗?目前并没有直接相关的调查数据可以引用,不过,福建省卫计委之前就“单独二孩”政策进行过一个问卷调查,结 果显示政策实施后希望马上生育二孩的夫妻占34.4%。同时,我省近几年人口出生率均在16‰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个千分点以上,总和生育率约为 1.8,呈逐年上升趋势。
此前,福建省卫计委也就全省现有一孩育妇的数量、年龄分布、城乡分布、子女性别状况等进行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全省现有只生育一个孩子的育 龄妇女约380万人,其中40岁以下的约270万人,35岁以下的“80后”及“90后”接近200万人。扣除夫妻至少一人为独生子女的育妇15万人左右 和农村只生育一个女孩的育妇66万人,如果全面放开二孩,潜在的生育人群规模至少增加120万人。
另外,我省从2014年3月31日开始正式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截至2015年7月底,全省累计接受单独两孩生育申请44399份,已审批发证44013本,领证人数占符合条件人数的49%左右,其中已生育15264人。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