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闽南要闻 >>正文

泉州拟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www.ijjnews.com   泉州网  2015-12-29 11:20
  

  海丝文化活动百姓参与积极

  ●赵中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讲到海丝文化,人们不会忘记泉州。”多次来泉州的赵中枢仍然显得十分激动,在清源山老君岩前,赵中枢说,所有的绿化植被,都给泉州这座古老的城市增色不少。此外,他更是对早报去年举办的海丝九城联合跨年撞钟的活动赞不绝口,“百姓积极参与有关海丝文化的活动、保护工作,这样的情况在其他地方很少见。”

  因工作的性质,赵中枢数十年来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见过不少城市的美好风光。“但是,泉州有着太多的好东西了,每一次都有新鲜感。”他说,每一次来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泉州海丝文化地位独一无二

  ●赵德润(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光明日报社原副总编辑、新华社河南分社原社长)

  “不可否认,泉州在海丝文化中的地位是数一数二的。”赵德润说,泉州历来重视文化保护,十分珍视所有文物。“大家会很自觉地去保护这些历史符号,至今我们走在这个城市里仍然感受得到背后付出的努力。”

  多元的文化在这儿汇聚,交叉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赵德润不由得想竖起大拇指,“这真的是一座包容性很强的城市。”

  文化保护意识渗入百姓生活

  ●吴著友(国务院参事室文史业务司三处处长)

  每次抵达一个名胜景区,吴著友就迫不及待地将一切带有雕刻花纹的老物件如开元寺的梁柱、天后宫的石阶等拍下来,“这些才是真正的宝贝!”吴著友目不转睛地盯着精美的石雕花纹说道。

  吴著友认为,泉州人保护文物的意识很一致,这种意识早已在无形中渗透到生活工作中。这些名胜景点,留下的已不仅仅是文化。“在这方面,泉州了不得!”

  活态文化保护深入泉州骨髓

  ●解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

  “首次到泉州来,虽然城市规模不大,但文化保护传承做得很到位,令人印象深刻。”解立称,第一次真正走近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通过这几天对一些海丝文物景点(洛阳桥、灵山圣墓、清源山老君造像、摩尼草庵等)的实地考察,让人亲身感受到泉州人对文化的热爱与热情。

  她说,泉州的一些文物遗存,保护得很好,而且能融入现代生活中,比如城南天后宫、摩尼草庵等,这些源自千年的宗教信仰,如今的群众仍然在朝拜;而在一些北方城市中,文物景点大多与世隔绝,参观者无非是慕名而来,“购票入内,逛一圈就走,人与文物并没有互动共融,而这一点在泉州却恰恰相反。”她觉得,泉州的文物保护,不论是从政府官方层面,还是普通老百姓,都深入骨髓,连一些管理讲解员,给来宾作讲解时都饱含着深情,“这当中体现出闽南文化、海丝文化的活态性与延续性。”

  同时,她还提到在当代一些艺术大师中,祖籍泉州的不少,像蔡国强,“这些人生在泉州,从小受当地文化影响,虽然名扬海内外,也与泉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密切相关。”

(记者 林福龙 张素萍 李波玲 胡彦明 文\图)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标签:丝绸之路|文化遗产
稿源: 泉州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