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闽南要闻 >>正文

中共泉州市委关于制定
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www.ijjnews.com   泉州网-泉州晚报  2015-12-01 10:26
  

三、“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全力打造泉州产业升级版

5.推动建设“中国制造2025”样板城市。实施《泉州制造2025》和“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绿色制造,加速推进产业共生、协同创新、品牌升级、质量提升,抢占产业价值链的中高端环节;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推动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培育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百亿级品牌企业和十亿级品牌产品,提升制造业整体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基本建成先进制造业强市。

促进主导产业高端化。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深化工业互联网创新试点行动,实施“机器换工”专项行动,加快成套设备及生产系统的智能改造,推动“数控一代”先进设备的广泛应用,提高产业综合集成水平,不断提升纺织鞋服、机械装备、建材家居产业的发展层级和核心竞争力,打造世界级纺织鞋服基地、中国纺织鞋服流行趋势策源地和全国重要的机械装备制造中心、建材(装饰)产业现代化基地。加快延伸石化产业链,加强与关联产业对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和海峡西岸石化产业先导区,实现全产业链发展。到“十三五”末,四大主导产业产值规模超1.2万亿元。

促进特色产业集群化。坚持龙头项目带动,完善产业协作配套体系,推进食品、工艺制品、纸业印刷三大特色产业集中布局、集聚发展,深化与高科技嫁接、与设计联姻、与品牌联动,努力实现产业集群化、产品差异化发展,打造全国知名的休闲食品饮料基地、特色工艺品基地和纸业印刷基地。

促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发挥产业政策导向和促进竞争功能,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坚持以领军企业为主体、核心重大项目为主抓手、技术和人才为支撑,加快突破技术链、价值链和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推动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产业规模化发展,打造上中下游密切衔接、配套完善、具有核心知识产权支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6.推动现代服务业大发展。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推动服务业与一二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重点推进现代物流、创新金融、电子商务、工业设计、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融合,推进旅游休闲、健康养老、体育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拓展提升,推进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家庭服务、市政服务、农村服务等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培育现代城市商圈,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丰泽、晋江深化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加快发展“大旅游”产业。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打响“东亚文都、海丝泉州”品牌,打造海峡西岸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以“古城清源”为龙头,整合统筹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与文化、工业、农业、海洋等产业融合渗透,与宗教、演艺、会展、工艺、互联网等价值链接提升,大力开发新产品、新业态。优化旅游生态圈,建设智慧旅游城市,完善散客集散中心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旅游区、旅行社、酒店(民宿)等共赢发展,培育若干家年营业额超五亿元的旅游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推动旅游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成为重要支柱产业。

加快发展“大物流”产业。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现代物流中心和中国快递示范城市,依托港口、机场、铁路、公路等交通枢纽和产业园区、专业市场,加快物流园区、仓储配送中心以及保税物流、冷链物流等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建设运营,建设物流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城乡流通体系,突出解决电商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培育一批大中型物流企业,鼓励大中型工业、商贸企业分离物流辅业,推动物流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深耕健康消费市场,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发展养老养生、健康管理、体育健身、保健用品、医疗器械和药品等相关支撑产业,扶持建设若干个产业园区。引导社会力量提供针对老年人的文化、教育、健身、旅游等服务,发展老年用品线上线下市场。

7.推动特色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规模化、产业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夯实农业基础地位。提升粮食生产、储备和流通能力,完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做优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培育壮大高优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精致农业,打造茶叶、水果、蔬菜、畜禽、水产、花卉、林竹、食用菌等全产业链优势特色产业。做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发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等示范引领作用,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加强农科教结合和农业“五新”推广,强化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做大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和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生产企业与设施装备、文化创意、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电子商务、有机肥料、农村旅游等组团发展,拓展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8.推动网络经济加速发展。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传统产业结合,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虚拟经济“由虚变实”,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壮大电商经济规模,推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中国(泉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发展一批“互联网+”示范园区和骨干平台,健全电商支撑服务体系,引导专业市场、虚拟产业园、电商平台无缝链接,做大做强“泉州购”综合大平台。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支持基于互联网的金融产品、服务、技术和平台创新,发展P2P网贷和众筹平台,发展分享经济。推动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泉州软件园等基地建设,促进软件服务外包发展,加快发展移动互联网、集成电路设计以及应用软件等产业,争创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实施物联网先行工程,加快物联网推广应用。

9.推动建设海洋经济强市。构建“一核两翼三带五岛十区”的总体框架,科学开发利用岸线、海域、海岛等资源。发展特色鲜明的湾区经济,扶持建设一批渔港经济区和现代海洋产业基地,引导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发展。提升发展海洋渔业、海洋食品业、海洋精细化工业等优势产业,整合发展临海石化、海工装备、海洋能源等高端临海产业,培育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海洋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海洋旅游、邮轮游艇、涉海金融和海洋信息等现代海洋服务业,力争在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建设中走前列。拓宽对外涉海合作途径,参与境外海洋资源开发,发展远洋渔业。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实施“碧海银滩”工程,加强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创新海洋综合管理体制。

10.推动建筑业做大做强。加快建筑业规模化、集群化,鼓励兼并重组,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向境外市场拓展、向工程总承包商发展、向关联度较高的领域和科技含量高的行业延伸,培育工程总集成商、总承包商。加快建筑业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绿色建筑和新型建筑工业化建造模式,提高检测、研发和应用水平,提升建筑品质和性能。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1.支持企业全方位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倡导科学精神、工匠精神,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企业组织、商业模式等创新。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提高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覆盖面,扶持和培育一批科技小巨人企业。鼓励龙头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行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联合攻坚,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创新。推进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试点建设,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检验检测等科技服务业。培育壮大一批新型科研机构和重点创新基地,推进“一所一中心”、“一产业一高端平台”和“一县一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国家、省、市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建设,引进“数控一代”应用和智能制造推广的研发机构。推进“政产学研金介用”七位一体,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市场化。

12.加快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深化人才强市战略,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快培养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实施更开放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完善柔性引才机制,更大力度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实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抓好“海纳百川”高端人才集聚计划、“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人才培养工程等重大人才工程。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强化企业家培训,实施行业领军人才素质提升计划。优化人力资本配置,消除人才流动障碍,提高社会横向和纵向流动性。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鼓励人才弘扬奉献精神。

13.优化创新创业发展环境。突出引领创新文化、孵化先进生产力、培养未来产业,增强中心城市创新集聚能力,全力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移植复制中关村创业大街运作模式,大规模推进创新载体布局建设,推动闲置和低效资源盘活转型。推广新型孵化模式,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扶持发展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创业引导支持,健全创业风险分担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支持创业活动。支持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发展,培育发展天使投资群体。弘扬勇于创业创富的社会价值取向,鼓励“创二代”、企业高管、科技人才、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创业。加快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切实保护创业者权益。加大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加强网络市场监管,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

(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14.做大做强环湾型中心城市。按照省定三大中心城市布局,坚持环湾、向湾、同城化发展的“大泉州”理念,全域协同、合力推进环湾区域城市能级和品位持续提升。加强环湾和2980大都市区域的规划管控,做好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和城市空间轮廓线控制,提升城市景观水平。实施古城保护提升计划,积极探索古城保护提升的新机制、新举措,传承历史文脉,激发生机活力,加快古城复兴。突出古城整体性保护开发、修旧如旧,创新业态功能布局和品牌推广模式,注重街区整体提升与个体建筑修缮相结合,推进点线面优化整合,改造提升基础设施,打造既有文化韵味又有蓬勃生机的活态文化空间,留住文脉、人脉,传承好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城市人文精神,延续市井生活气息。实施新区加速崛起计划,集中若干片区组团,统筹布局教育、卫生、文化、养老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逐步在环湾区域内发展形成几个要素相对集聚、配套相对完善、功能有所侧重的中心区域,进一步增强城市宜居度和承载力。突出“一重环湾”集聚,加快晋江、洛阳江两岸景观整治和同步开发,重点推进东海、城东双阳、北峰丰州、江南池店、台商投资区等功能集聚提升,推动晋江、石狮、南安、惠安将涉及区域作为优先发展区域、集聚优势资源。完善环湾规划建设管理体制,促进城市管理一体化和公共优质服务资源共建共享。下决心推动行政区划调整。

15.优化次中心城市布局和形态。围绕“人进城、建好城、管好城”,探索推行新型城镇化“五种模式”,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新区标准规划建设管理次中心城市,推进石狮“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和晋江“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支持泉港、南安、惠安探索产城融合新模式。加快南北两翼新城建设,强化翼内规划建设、产业布局协调衔接,实现城市功能和资源共享,打造跨区域竞争合作的新增长区域。加快安溪、永春、德化等县域扩容提质,增强“大城关”承载力和辐射力。持续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和“小城市”培育试点,加强与周边乡镇互动,实现连片融合发展。创新城市管理体制,适度赋予县城、小城镇更大管理权限。全力遏制“两违”行为。

16.强化产业发展空间支撑。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创新提升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深化产城融合,促进环湾区域与特色县域经济良性互动。环湾区域要推进泉州开发区、鲤城高新区、出口加工区、石狮高新区等转型提升,加快台商投资区、晋江滨江商务区、石狮北部沿海经济片区、南安滨江产业基地和洛江经济开发区等开发建设,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都市型产业。支持泉州开发区探索扩区发展。北翼新城要统筹泉港、泉惠石化园区开发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级开发区,提升产业服务功能,重点发展绿色石化、海工装备和港口物流业。南翼新城要推动六镇协同发展,加快晋江、南安滨海新区开发建设,优化提升纺织鞋服、机械装备、食品、建材家居等产业,加快发展集成电路、光电光热、汽车与零部件和海洋经济、空港经济。安溪、永春、德化要根据主体功能区布局,重点发展现代农业、生态产业、绿色经济。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做好南安与翔安、安溪与同安等跨界增长区的规划和项目对接,推动机场、港口、产业的区域协作与错位发展。

17.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按照布局美、环境美、建筑美、生活美的要求,加快推进“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加强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公共设施建设水平,挖掘文化内涵,展现地方特色,体现农家风情,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支持有条件的乡村成片成带建设新农村综合体。大力创建绿色乡村、水保生态村、绿色村庄、闽南渔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持续增加财政农业农村支出。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进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支持晋江开展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支持永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组建市级林权收储中心。深化农村小型农田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基层水利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创新村庄建设与治理模式,引导村民共建共管共享幸福家园。

18.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加大扶贫攻坚工作力度,健全脱贫攻坚支撑体系,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实现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因人因地施策,“精准滴灌”扶贫到户,推进扶贫开发重点乡镇、重点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特色产业,保护生态环境,做好民生保障。深化山海协作,推进沿海与山区的产业深度合作联动发展。支持安南永德苏区老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振兴发展。实施脱贫工作责任制,强化脱贫工作责任考核。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标签:泉州市委|十三五
稿源: 泉州网-泉州晚报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