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正文

“奇人”陈西林:花30年研究7000种语言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5-09-30 16:09
  

  曾写5000多封信寄往世界各地,与世界160多国语言学家保持联系

  1974年,陈西林申请去菲律宾接他爷爷产业,后来停留香港念英文中学。那一年,他18岁。

  “那时候的香港就聚集了世界各国(地区)不同肤色和种族的人群,他们操着各自国家的语言,让人感觉到了陌生。”陈西林说,这进一步激发了他对语言的认知和兴趣。尽管如此,他并没有去学习语言,而是选了职校读电子专业,后来成为一名电子工程师,任某大型电子公司总经理。

  陈西林并未因此放弃对语言的兴趣和好奇,平日业余闲暇,去书店和图书馆占了他大半的时间,他至今还保留着这个习惯。一次偶然的机会,1983年,陈西林在书店里无意间翻到国内著名语言学家黄长著及林书武翻译的美国作者肯尼思·卡兹纳著的《世界语言手册》,这本书对全球两百种语言进行了简明的介绍,引起了陈西林对世界上比较小语种的兴趣。

  在港就读期间,出于对世界各国语言的兴趣,陈西林自学了多门语言,更是用各种外语“疯狂”地写了5000多封信寄往世界各地。

  “初时信的内容多为简单的学习数位和问候语,如问他们1-10是怎样拼写和读音的。”陈西林回忆道,为了引起收信人的注意,他特别选用了漂亮的邮票。令他意外的是,竟然收到了不少回信,“其中有一封是澳大利亚一所大学的教授给我的回信,我寄给他的信件内容是简单的1-10的数字,他在回信中开导我只学这些简单的数字没有什么意思,要寻找这些数位的结构和规律。”这让陈西林备受鼓舞。

  而真正引领陈西林走上语言学研究道路的时间,是1983年至1985年。当年,陈西林在北京中科院语言研究所认识黄长著、孙宏开等中国语言学家,从此与他们结下深厚的友谊,经常保持通讯往来,探讨语言学问题,开启了陈西林研究语言学的新篇章。从此,为宣传拯救濒危语言理念,陈西林身体力行,走访世界多国参加语言研讨,推介研究成果,他的通讯录保存着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0多位著名语言学家及人类学家的联系方式。

  拯救濒危语言势在必行,当理想遭遇现实他初心未改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不少国家和地区将拯救濒危语言的行动逐渐提上议程。

  “濒危语言在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存在,有的只有一个村落会讲,又没有文字,一旦消失,就灭绝了。”对于未来,陈西林有一些隐忧,“世界的濒危语种数量虽然很大,但每天都有数种语言消失,特别是小语种,如南太平洋海岛,有的只有几百人,只讲一种语言,又没有文字,在全球化的今天,消亡只是时间问题。”

  2006年,应德国著名语言学家伯纳德·甘瑞教授的邀请,陈西林到德国莱比锡市访问一个月,与著名的德国莱比锡市马普科学院进化人类研究所语言学系签订了长期关于全世界7000种人类语言研究的合作专案。

  “此研究所是马普学会赞助的一百所研究所中的一个,马普学会曾经出过32个诺贝尔奖得主,是一个世界一流的著名科研机构。”陈西林介绍道,到今年,这个合作项目已经9年了,这是一项长期而非常重要的记录及保存全世界7000种人类语言的科研项目。目前,他负责7000种语言的计数系统和计算概念的记录工作。

  鉴于目前缺少一个完整介绍7000种人类语言的中文网站,今年元旦,陈西林与中央民族大学仡佬语专家教授李锦芳及中国社科院土家语专家徐世璇教授商议,计划将世界7000种语言名称译为中文,然后再创建一个全新的“人类语言平台”,研究世界各种濒临灭绝的语种,包括开发一个既能发声、又兼有动态图像格式、并有彩色语言地图的多媒体中英文网站。

  “做这些事确实赚不到钱,但又很重要,不做也不行,必须有更多人支持。”在陈西林看来,拯救世界濒危语言事关人类社会文明发展与传承大计,是全人类都应该注意到的大事,应该有更多人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

  对话

  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支持语言研究

  晋江经济报:您亲友如何看待您从事语言学研究这件事情的?他们支持吗?

  陈西林:家人及所有朋友到现在还不知道我的研究目的,他们大部分都理解我会讲许多种语言,但分不清“学语言”及“语言学”的差别,不知道语言学还可以分成应用语言学与人类语言学等不同分支。应用语言学主要是用来教研已经有文字的主要语言,比如汉语、英语、日语等等;人类语言学主要是用来记录及研究6000多种没有文字的语言,而且一样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可惜目前懂人类语言学的科学家相对来说数量非常少,不足够来应付记录就快衰亡的语言。

  晋江经济报:您计划将世界7000种语言名称译为中文,这应该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目前进展如何?有哪些困难?

  陈西林:遇到的主要问题还是语料收集与网站建设所需要的经费问题,一定程度上耽搁了我的进度。

  目前,我所有的科研项目和活动经费几乎都是德国莱比锡马普科学院研究所赞助的,我的研究专案网站也挂靠在马普科学院研究所上面。未来,我希望做一个介绍全世界7000种语言的中英双语网站,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这些小语种,了解全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可是,要向中国人宣传全球濒危语言的重要性及紧逼消亡危机,老是叫德国人或者其他外国人出钱,我觉得不太好意思。如今,祖国内地越来越重视文化,希望更多的华人一起来做这件事,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不但热心扶危济困方面的慈善,也关心支持全球语言传承及文化研究等方面的公益,这种研究虽然“冷门”却意义深远,功德无量。如果有对这方面感兴趣,并想借助这个国际性研究平台进行品牌推广寻求合作的乡亲,欢迎随时与我联系。

  (记者_张发炬 李杰 通讯员_王再兴 文图)

首页  上一页  [1]  [2] 
标签:语言|濒危语言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陈子汉陈宝英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