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沪水查某获法兰克福国际短片电影节提名
林美玲自编自导影片《放学了》
林美玲手持法兰克福国际短片电影节宣传册
晋江新闻网9月11日讯 晋江大地人才辈出!不久前,来自龙湖的一中校友吴飞跃荣膺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金爵奖。近日,又一喜讯传来。来自咱厝深沪的旅德青年女导演林美玲,自编自导的影片《放学了》喜获德国法兰克福国际短片电影节最佳短片提名,同时《放学了》也是该电影节唯一入选的中国影片。
《放学了》由福建省西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青年导演扶植基金会联合出品,这是福建首部与国外电影基金会合拍的短片。而这部影片,正是出自深沪镇柳山村的林美玲之手。这位年仅28岁、旅居德国五年的新晋青年女导演,一手包办了影片的编剧和导演工作。
《放学了》是林美玲特地为家乡文化打造的电影。这部充满着浓浓闽南风味的影片,讲述了晋江某个小渔村不同时期的两个童年,通过展示主人公阿杰富有闽南特色的山村童年生活及其女儿的现代都市童年生活,向观众展示了中国南方农村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日前,《放学了》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了展映,导演林美玲代表剧组上台分享了影片创作的点滴。
一直以来,林美玲对电影就有着极大的兴趣。2009年从厦门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毕业后,她于2010年飞赴德国美茵兹大学攻读电影学,这为她的导演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悉,这位品学兼优的女生还曾是美茵兹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的主席。
谈及影片创作的契机,林美玲坦言是想为正在逐渐流失的家乡文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我来德国留学五年,在远离家乡的情况下,让我有机会以一个有距离的身份,来重新审视家乡的文化。”林美玲通过对欧洲文化的了解,来重新看待自己身上留下的家乡文化痕迹,这让她越发觉得地方文化的可贵。“但可惜的是,每年我回国探亲,回到晋江,总感觉家乡的传统文化在一点点流失,可当事人们却多半没有察觉。”
为了家乡文化的传承,为了提醒家乡人民不要将珍贵的闽南文遗失,也为了让全国甚至是全世界的人民认识闽南文化,影片《放学了》诞生。
对于影片的入围,林美玲却没有很激动:“倒是觉得松了一口气,这也算是给在创作影片过程中帮助过我的人一个交代。但因为是处女作,很多地方还比较生疏,所以自己对作品并不是很满意,离预期的效果还有点差距。”
据悉,再过不久影片就要登陆全国各大视频网站进行展映。自己呕心沥血的作品即将跟家乡人民见面,林美玲有些紧张,“希望家乡人民能够认可,会有共鸣,也希望可以唤起大家对本土文化的重视。”
哥哥是片中男主角原型
《放学了》在晋江拍摄一周
近日,来自晋江深沪的旅德青年导演林美玲自编自导之作《放学了》,喜获德国法兰克福国际短片电影节最佳短片提名。昨日,本报记者独家专访咱厝的骄傲,聆听她创作的故事和对家乡的深情。
晋江经济报:这是一部讲述闽南特色文化的影片,那么在片中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呢?
林美玲:影片的语言以闽南语为主,而且咱们闽南的饮食文化、建筑风格和早期的务农生活,以及每月农历十五的祭祀都被搬上荧幕。
晋江经济报:这次你又当编剧又当导演,这两种角色给你带来什么不一样的体验?
林美玲:写剧本的时候,我没有考虑大多的可行性,都是自由发挥,这是很享受的一个过程,有时候三更半夜突然有了灵感,也会起床加到剧本中。当导演就比较痛苦了,因为它更考验临场发挥的能力。虽然之前会准备好分镜表,但拍电影确实是一个很费体力和脑力的统筹工作,每个环节都不能落下。尤其因为是我的第一部片子,非常紧张,很怕会忽略哪个环节,所以从前期的筹资阶段到戏服道具的准备,再到演员的选择,我都全程参与。
晋江经济报:影片的拍摄地是在晋江吗?拍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林美玲:是的,主要拍摄地是在深沪,在深沪拍了四天,在晋江其他地方拍了三天,在深沪主要是在我们柳山村拍的。拍摄地的寻找还比较顺利,因为我父亲对晋江比较熟悉,基本上我提出的一些场景需求,他都能找到合适的地点带我去勘景。最大的困难莫过于搞定小朋友了,因为影片以童年生活为主,所以需要很多小朋友参加拍摄,有时候现场真的是一片混乱。而且他们在戏中都要说闽南语,但现在的小朋友多半只会听、不会说。虽然他们拍之前在家里练好了,可是一到真正的拍摄现场就又老说普通话,这让我有点头大。
晋江经济报:片中讲述的故事,是根据你自己的经历改编的吗?
林美玲:其实这个剧本的男主角阿杰是以我哥哥为原型的,里面的很多场景都是我和他的共同经历。
晋江经济报:那么在影片中哪个片段对你影响最深,哪个片段你最喜欢?
林美玲:我印象最深的两个片段同时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是阿杰每天放学回家后,都会先去家里的鸡窝捡鸡蛋,捡完鸡蛋,再给小鸡撒饲料。其实这也是我五六岁时的记忆,我曾经也是这么过来的。另一个片段是放学回到家的阿杰来到厨房,看到奶奶和妈妈正在准备明天祭祀用的食物,而阿杰放下鸡蛋,喝完水,就出去玩了。虽然这是在闽南家庭中很常见也很普通的一个画面,但它却是我的泪点。家人的陪伴是我的软肋,尤其是我现在在德国留学,对家人更是倍感珍惜。
晋江经济报:你从2010年就开始在德国留学,现在每年都还会回晋江看看吗?每次回来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林美玲:基本上我每年都会回晋江,每次回去,都发现国内变化很大,经济确实发展得很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确实越来越高。但是,快节奏的生活容易让人错过生活中的美,放慢脚步其实挺好的。这些我在影片中都有表现出来。
妹妹回忆姐姐的『电影梦』
“生活在闽南的小农村里,做这么一件‘大逆不道’的事也能得到全家族的全力支持,这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个多么幸运的人。”昨日林美玲在朋友圈里晒出了这样一段感言。这位晋江查某导演的电影短片《放学了》刚刚荣获德国法兰克福国际短片电影节最佳短片提名。但她说,花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拍电影,在外人看来,多少有些不务正业。
出生于深沪镇柳山村的林美玲是个地道的晋江人,从小学到高中都在晋江读书,高考时顺利考上了厦门大学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从此开始了她与电影之间一发不可收的“感情”。提起林美玲与电影的初次邂逅,林美玲告诉记者,以前每逢佛祖诞辰,村里都会请人来庙口小空地上播放露天电影,那算是她第一次接触到真正的电影。
“经常是手上捧着一碗热腾腾的牛肉羹,目不转睛地盯着幕布看,那种认真的程度,夸张地说,应该是九头牛也拉不动的。”回忆起小时候看电影的场景,美玲笑着说道,一放学就得赶紧回家搬椅子来占座,生怕别人抢了自己的“风水宝座”,晚饭基本也不认真吃了,就盼着那碗牛肉羹配着电影下肚。
说起林美玲的“荧幕情结”,林美玲的妈妈林丽敏带着记者穿越到了十几年前。“小时候看《包青天》,家里其他孩子都只顾着看剧情,但她不一样,她还会去琢磨剧情里出现的道具是不是符合常理。”林丽敏回忆道,从小在孩子们的游戏里,美玲就喜欢扮演主导者的身份,比如哥哥要当什么角色、妹妹要做什么动作,她都会安排得很周全。“虽然只是游戏,但她倒是提前过了一把‘导演瘾’。”
提到自己的女儿,林丽敏的脸上写满了欣慰。“她对待工作一向事无巨细,去年在拍摄《放学了》的时候,还因为太过严厉,把参演的小孩子们吓得一愣一愣的。但每天一收工,她就立马‘阴转晴’,赶紧去把‘受惊’的孩子们都安慰一番。”以至于时隔一年,当时曾经偷偷喊她“凶阿姨”的小男生还会经常发微信向她撒娇。
林美玲在南侨中学读高中时发生的一个小插曲,在采访过程中被林美玲的妹妹不经意地提起来。“有一回我姐朋友来家里聊天,讲到她们读书时一起在操场谈论各自对未来的规划,我姐当时就非常笃定地说,她要去德国学电影。”如今看来,这个梦想真的实现了。
(记者_林心怡)
- 一中校友扬名上海国际电影节 龙湖吴飞跃荣膺金爵奖2015/08/31
- 本届电影节“塑造魅力江城”城市地标雕塑艺术品联展启幕2015/05/12
- 吉林市将拍摄电影《松花湖上》 献礼电影节2015/05/12
- 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创意文化衫征集启事2015/05/12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