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正文

阅兵方队里有咱晋江郎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5-09-04 08:56
  

  晋江新闻网9月4日讯 昨日,一场隆重、庄严的阅兵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记者了解到,在铿锵有力地迈着正步的受阅方队里,有两名来自晋江的军人,分别是陈埭镇仙石村的谢俊明和池店镇池店村的谢海涛。巧的是,两人都位于“华南游击队”英模部队方队;更巧的是,这两名优秀的军人小伙还曾经是同学。

  能作为优秀的解放军代表参加大阅兵,这是一种无上的光荣;而对于受阅解放军战士的父母来说,这更是一种骄傲。昨晚,记者兵分两路来到二人家中,分享他们的喜悦心情。

  谢俊明父母:没看到儿子身影依然感觉骄傲

  “我们一直盯着电视,等着儿子的身影从天安门城楼前经过。”这一天,谢俊明的父亲谢竹青盼了四个多月。谢竹青说,谢俊明经过了广东和北京的多轮训练和筛选,最后确定参加大阅兵。

  几天前,谢竹青就查询了阅兵仪式的具体时间和流程。昨日上午9时不到,他和妻子就早早守在电视机前,“不敢离开,怕会错过那一刻。”

  10时40分许,阅兵分列式开始,谢竹青早已迫不及待,原本坐在沙发上的他换了一张凳子,还挪了挪位置,坐得离电视机更近一些,眼睛则紧盯着迈着步伐的解放军战士。

  毕竟是在电视上看阅兵仪式,虽然谢竹青之前已知道儿子所在的方队,但无奈电视画面的切换和画面距离的有限,他并没有看到儿子的面孔。尽管如此,夫妻俩的心情丝毫不受影响。

  “虽然看不清儿子的身影,但还是感到很骄傲。”谢竹青的妻子李女士微笑着说,她早预料到可能无法看到儿子,因此并没有遗憾。

  说起儿子,夫妻俩说得最多的是“运动小健将”。

  谢竹青说,儿子谢俊明今年21岁,小时候个头就不矮,去年入伍时身高1.8米。

  从小时候起,谢俊明就在体育方面表现突出,是一名体校生,后来读了职校。正是在职校期间,他和另一名参加阅兵的晋江人谢海涛成了同学。

  谢俊明擅长篮球、跳高,曾代表学校、村、镇、市多次参加各类比赛并获得奖项。

  谢俊明性格开朗、独立,而他的爷爷曾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越的军人,种种因素让谢竹青觉得儿子天生就是当军人的料。去年9月,晋江市征兵工作启动,谢竹青就带着儿子去应征。如今,谢俊明是广东某部队的一名特种兵。

  关于未来,谢竹青夫妇希望儿子能在部队里继续有优秀的表现,为国家争光,也为他自己留下更多光荣的记忆。

  谢海涛父母:儿子出现两秒钟朋友圈里分享荣光

  昨天,对谢海涛的家人来说,是个特殊又有意义的日子,因为受阅方队中有谢海涛。

  早上7点多,谢海涛的爸妈就守在自家厂里的电视机前。8点多,谢海涛的大伯、姑姑姑丈、堂哥堂姐等数十人都来了。

  当听到解说员说“华南游击队”英模部队方队将要入场时,所有人都激动得站起来,拿着手机试图从电视中找到谢海涛的镜头,并将这历史性的一刻记录下来。

  “我看到了,看到了!”幸运的是,在镜头拍摄到的有限画面中,谢海涛的家人一眼就认出了他,虽然他只出现了不到两秒钟。

  记者看到,细心的家人将视频中出现谢海涛的画面截图下来,并将用红笔圈出谢海涛的头像(如图),然后发到微信朋友圈。“今天收到好多同事、朋友、亲戚的来电和微信,都替我们感到骄傲和光荣。”爸爸谢振新说,儿子很争气,希望今后在部队能有更好表现,为国争光。

  谢海涛身高1.85米,擅长篮球,毕业于泉州少体校。1996年出生的他,去年9月11日入伍时刚满18周岁,而这,也是他从小到大第一次离开父母。

  “他从小就有当兵梦,是自愿参军入伍,当时我还真有点舍不得。”谢海涛的妈妈王益治噙着泪,难以掩饰对儿子的思念。

  谢海涛到部队后,比以前更加懂事,每次在短暂的电话交流中,他总是不断叮嘱父母注意休息、工作不要太劳累。而谈及在部队的生活,谢海涛很少喊苦、喊累,反而经常安慰家人,“放心,我在这里很好。”

  到达新兵连不到4个月,谢海涛就凭借突出表现获得“优秀新兵”荣誉称号。

  今年5月份,谢海涛被正式确定参加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并进入北京阅兵村训练。“经过约6轮筛选,从广州军区千余名士兵中脱颖而出,成为350余名入选士兵中的一员。”谢振新说,这令全家人感到意外而惊喜,之前得知谢海涛参与选拔时,他们抱着重在参与的态度为他加油鼓劲,而谢海涛也没想到自己能入选。

  到阅兵村训练后,谢振新更少接到儿子的电话,只知道他一天要训练10个小时以上,“他很能吃苦,不想让我们担心。”

  (记者_王诗伟 柯明娇 沈茜 董严军 秦越 文图)

标签:阅兵|晋江郎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