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街镇动向 >>正文

灵源林口社区:疯狂的篮球“盛宴” 最老球迷已97岁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5-08-23 11:25
  

  晋江新闻网8月23日讯(记者_沈茜 秦越)激情澎湃的篮下对抗、配合默契的娴熟动作、震耳欲聋的欢呼喝彩……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冬腊月,从没有阻挡他们对于篮球运动的热爱——这就是晋江灵源林口社区,一个为篮球而疯狂的活力社区,篮球运动就像磁铁般吸引着社区的每一个人。

  其实,林口人爱好篮球的传统已有数十年历史,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成规模,并积极参加各种比赛。数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篮球人成了球迷,他们退居幕后甘当球队“粉丝”,最老球迷已97岁,而他们培养的年轻一代篮球队这几年来也不负众望,成为远近闻名的实力篮球队伍。

  几乎每天都有篮球赛 球场边人满为患

  每当夜幕降临,别的村庄开始变得静谧,而林口社区居民却不约而同地来到社区老人活动中心前的篮球场,等待欣赏一场篮球“盛宴”。这个灯光球场像是有一种特别的魔力,不管男女老少,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会被吸引到这里。

  “除了下雨天和戏剧演出外,这里几乎每天都有篮球比赛,邀请周边村庄或者其他乡镇的球队前来切磋球技。”林口社区党支部书记柯文言告诉记者,晚上七八点之后,篮球场便成了社区最热闹、最欢腾的地方。

  他说,社区爱好打球的人多,喜欢看球的人也很多,从每天篮球场周边的石凳、木凳都座无虚席就可以看得出来。居民柯先生说,他每天都会在傍晚去球场旁边贴出来的公告看看当天有什么比赛,要是碰上自己感兴趣的比赛,他就会在晚饭后早早前去占位置。

  有时候篮球队去别的镇街比赛,不少居民还特意开车去看球赛,有些老人甚至自掏腰包包车去比赛现场。可谓是篮球打到哪儿,他们就“追”到哪儿。“最多的时候多达一两百人到现场当拉拉队,比主场的拉拉队员还多呢,场面可壮观了。”柯文言笑说。

  未接受过正规训练 凭热爱和坚持取胜

  林口有两支篮球队,其中“一队”为主力队,每次代表林口甚至街道打比赛,平均年龄为20多岁。为了培养下一代,他们还成立了“二队”,队员都是还在读中学的“小鲜肉”。前日傍晚,“一队”的所有帅小伙都聚集在球场打球,为当天晚上去SM广场参加篮球赛热身。胯下运球、快速传球、精准投篮,篮球在他们手里似乎有了磁性,在空中抛出美丽的弧线。

  由于训练频繁,加上积累了许多比赛经验,这支球队的球技有了很大的提升,团队合作越来越默契,在诸多村级、街道甚至市级比赛中都取得优异的成绩。其中,他们代表灵源街道参赛,获得过晋江市第六届基层村级篮球联赛总冠军,也曾在第二届晋江市行政村级篮球争霸赛中夺冠。

  队长柯连辉说,这支球队的队员没有一个接受过正规训练,都是业余爱好者。“其实一开始我们林口的篮球水平一般,凭借对篮球的热爱和长期坚持训练,才有了如今的成绩。”他说。

  他介绍,林口人爱好篮球的传统已有数十年历史,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成规模,有组织性、规范性地训练,并且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后来,由于这些年轻人慢慢长大成家,有了生活的压力,有的出门打工,有的自己做生意,大部分精力都在工作上。于是,原有的6、7支球队成员一个个退出,真正热爱和坚持篮球运动的队员留了下来。

  由于林口的篮球氛围由来已久,社区里喜欢打篮球的孩子越来越多,这些“前辈”们也很乐意教年轻一代打篮球。他们希望帮助孩子们在学习和工作之余,培养一项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能将林口的这项特色延续下去。

  老球员成拉拉队员 最老球迷已97岁

  篮球队员在场上挥汗如雨,为林口增光添彩时,林口社区自发形成的、庞大的拉拉队就会化身“小粉丝”,奉献出最给力的喝彩和呐喊。和其他年轻有活力的拉拉队不一样的是,这支拉拉队伍中不乏许多七八十岁的老人,其中最老的竟已97岁。

  采访时,这位已是满头白发的97岁老人柯秋金正坐在球场旁的木凳上看得津津有味。虽然他有听力障碍,无法和记者交流,但是旁边热心的厝边纷纷介绍这位最老球迷:“别看他年纪大了,他每天都来看篮球赛呢,看得出他对篮球也很喜爱。”

  73岁的老球迷陈明祥年轻时也很喜欢打篮球,他还称自己60多岁的时候还能和这些小年轻打篮球。最让他自豪的一次大概是在5、6年前,当时他投篮时连进19个,赢来掌声阵阵。“现在打不动了,每天晚上来这里看看球就已经很满足了。”

  “我10多岁的时候也很爱打篮球,常常种田回来就打赤脚上阵。”75岁的老球迷柯千炒热情地向记者分享小时候的记忆,“那时候没有灯光球场,篮球架也很简陋,而且得赤脚踩在泥土路面上打,不过也觉得很开心。”现在虽然不打球了,可看球赛却成了他的家常便饭,每当坐在场边看球赛时,他也常常为林口篮球队的精彩表现而激动兴奋。

标签:灵源|篮球|球迷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王华峰王华峰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