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闽南要闻 >>正文

知名快餐连锁店后厨知情自曝变味变质食材如何被复活

www.ijjnews.com   泉州网-东南早报  2015-06-18 08:54
  

集集小镇后厨被查事件持续发酵,而不少餐饮企业的后厨卫生状况也令人担忧。昨日,曾在市区某知名快餐连锁店后方厨房工作两年的市民陈小姐向记者透露了不少饮食店后厨那些“不能说的秘密”。

□泉州网-东南早报 记者 傅恒 颜雅婷 王柏峰 文/图

知名快餐连锁店后厨知情自曝变味变质食材如何被复活

(网图,请作者与早报联系以便领取稿酬)

食物久置变味了 高温去味继续卖

肉制品放置久了产生异味,恐怕大家都不敢吃了,陈小姐说,对付这种情况,一些不良餐饮企业有“绝招”。

“鸡肉腌制完,需要放进冷藏库,但腌制久后,便会有味道,有时闻起来人都会很不舒服。”陈小姐说,这些肉经过高温烤熟,味道往往就不见了,人食用也会没感觉。市面上不少快餐小吃店都采用这种方法,用煎炸烧烤等烹饪手段进行重口味加工,压制食物本身的气味,虽然人食用时没感觉,甚至可能觉得可口,但毕竟是不卫生的食品,食用后难免会出现身体不适。

陈小姐告诉记者,当时她曾发现快餐店内腌制的鸡肉黑黑的,有腐烂的情况,她认为有问题,便向当事的经理汇报,但是后来却不了了之,继续用这些鸡肉加工成熟食,“有一次,就有客人吃到不好的鸡肉前来投诉。”

换掉时间牌 过期食品仍在卖

“有的食品已经过期了,但是依旧还在售卖。”陈小姐回忆,当时她所在的公司有规定,一些产品有一定的保质期,一段时间内没有食客购买的话便要清理掉。然而,不少门店内并未按照规定执行,有的员工偷偷将时间牌改掉,迷惑消费者。陈小姐说,偷换时间牌,主要是害怕领导前来突击检查。

对于这些情况,陈小姐表示,这与员工的利益没有关系,并不是多销售产品,员工的工资福利会增加。这些过期食品也许东西尚未变质,客人吃了未必会感到不适,但这种行为无疑对消费者造成了伤害。

库存食材已变质 客人多了也用上

陈小姐认为,饮食点的后厨问题,与员工的责任心和素质息息相关。她在工作期间曾亲眼见到,有食物掉到地板上了,弄脏了,而当事员工却没有清理掉,直接捡起来继续加工。“不少员工素质偏低,卫生意识淡薄,他们说没关系,我们也不好意思去说。”

陈小姐告诉记者,她曾工作过的快餐连锁店,每天晚上公司都会将新鲜食材专业配送到各个门店,到店后这些食材便放进冷库冷藏。而公司有规定,要先将旧的食材用完再用新的,有的员工贪图方便,直接拿新的食材来用,导致旧的食材存放过久过期,有的甚至发霉发臭。然而生意好的时候,存底的食材就会被用到,不新鲜甚至过期的食材也会被做成食品提供给顾客。“客人有得吃就好了,加工完一般尝不出奇怪的味道。”

【新闻链接】

上海福喜黑幕:过期冻品“复活”

知名快餐连锁店后厨知情自曝变味变质食材如何被复活

去年,上海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的记者化身流水线上的普通工人,深入上海福喜的车间工作数月,发现种种黑幕:肉落地后直接加工,散落一地的麦乐鸡、调味牛肉排,工人们一一捡拾起来直接放上生产线,将挑拣出来的次品直接推到原料绞肉区,以及原料来路不明等。

据报道,福喜将过期原料经过工厂里的“冰鲜转冻品”环节,得以“复活”。原来,冰鲜鸡肉的保鲜期较短,仅6天,而冷冻鸡肉的保质期能达到几个月,所以,公司将临近保质期的冰鲜鸡肉转化成冻品,就此“神奇”地延长了保质期。

【部门说法】

快餐店投诉 卫生是重灾区

昨日,记者从市食药监局了解到,自去年8月份食药监局成立以来,关于快餐店的投诉不在少数,市民投诉主要集中在快餐店的餐饮卫生方面,也有部分投诉无证经营的。市食药监局综合科相关负责人表示,但凡接到市民投诉举报,部门都将派工作人员到现场核实,并针对现场情况进行责令整改。

该负责人介绍,今年初,就有市民投诉市区北门街一快餐店无证经营而且卫生非常差,执法人员到现场核实后发现,该店的情况与市民投诉内容相符,当即对快餐店老板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但该店老板并未按规定整改,并照常营业,执法人员再次回访该店时,及时开具罚款通知单,并立案调查。不久,老板即到部门办理相关证件。

市食药监局综合科相关负责人表示,食品安全工作是项复杂、系统的社会工程,除了政府部门严格监管外,还需要发挥多元利益相关者的作用,只有人人参与、构建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体系,才能使食品安全工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据悉,今年1-5月份,全市查处的食品违法违规案件的数量与罚没款数与2014年全年相比,环比增57%、80%。

标签:知名快餐|连锁店|变质|食材
稿源: 泉州网-东南早报  编辑: 李华燕李华燕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