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降费不是运营商一家的事
近日,国务院提出“城市宽带要免费提速40%以上”等5项举措,工信部随后提出明确要求运营商提速降价和2017年发展目标。但不少网民对此后3大电信运营商推出“提速降费”举措并不买账。《经济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纤传送网与宽带信息网专家邬贺铨。
记者:从全球来看,我国宽带网络的速度和资费究竟处于什么水平?
邬贺铨:我国宽带网络发展,历史欠账较多,但从2013年国务院发布《“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之后,我国宽带发展进入快速提升阶段,但是距离全球领先水平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根据美国Akamai公司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固定宽带平均网速全球排名82位,还有一个数据的排名更低——人均国际干线带宽。2013年,全球平均52kbps,中国平均4.3kbps,非洲平均8kbps,中国不仅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仅为非洲的一半。
不过,还应当看到的另一个客观事实是,2013年中国人均GDP排名全球第八十六位。对比网速排名第八十二位来看,我国宽带网络发展与经济发展处于同一水平线。网民希望我国网速媲美发达国家,远远超出我国经济发展所处阶段,不够现实。同时,我国地域辽阔,城乡差异较大,用整个国家的均值与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相比,也是不科学的。事实上,北上广这些城市的宽带网速单独拿出来排名,都会比较靠前。
记者:近期,3大电信运营商推出“提速降费”举措后,不少网民并不买账,觉得没诚意,您怎么看?
邬贺铨:对“提速降费”的要求,电信运营商的响应还是很及时的,也有一定力度。网民的不满主要针对资费。可以看出,网民对移动业务的关注高于固网业务,对资费的关注高于网速。有些网民表示,不需要速度那么快,只要降价就行。另一个方面的原因是,运营商此次降价力度虽然不小,但主要是针对高速网络或高端用户。我国的现实情况是,低速网络用户占大部分,特别是移动通信领域,现在4G用户占比还不到七分之一。总的来看,主要是广大低消费用户认为实惠不够。
至于运营商是否有诚意,现在说还为时过早,“提速降费”不能一蹴而就,运营商承诺的时限是2015年年底,现在还有6个多月的时间,网民不妨多些耐心。提速降费也不是电信运营商单独层面的事情,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国务院《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对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环保部等部委以及地方政府都提出了具体工作安排和分工,政府还提出开放宽带接入市场,引入民营资本,促进竞争,现在关键是《意见》能否落实到位、何时落实到位。而且,在宽带“提速”中,互联网企业也要担负起责任。运营商的网络速度提升了,如果内容服务商依然存在服务器流量和中继线带宽的瓶颈,用户的上网体验也不会好。
记者:大规模宽带普及提速,需要5至7年甚至更久的投资回报周期,在2014年3大运营商全面遭遇“收入、利润下滑”的时期,这对运营商来说是不小的负担,您怎么看?
邬贺铨:提速降费难度是有的,但空间也是有的。首先,提速降费的潜力来自于技术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网络建设成本会大幅降价。其次,规模效应让提速降费成为可能。数据显示,目前我国4G用户占移动用户八分之一,3G+4G用户占49%,还有一半的用户是2G用户,移动宽带的发展空间还有很大。建网投资成本虽然很高,但随着网民规模的增加,边际成本将递减。第三,新的增长点会促进提速降费。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新业态、新形式的消费形成,也会带动宽带使用率的提升。第四,运营商要从管理要效益。国有企业的改革会遇到一些体制约束,但国家正在加大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机制体制上可能有一些突破,这对运营商将是机会。
记者:那么,“提速降费”对运营商来讲到底意味着什么?
邬贺铨:对运营商来讲,“提速降费”是难得的发展机遇。虽然一段时间老百姓对运营商的态度褒贬不一,但宽带越来越受到政府和老百姓的重视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过去因为用户对于宽带提速的热情不高,对于光纤到户的改造有所抵触等,造成了光纤到户的覆盖用户数与实际用户数严重不匹配,制约了宽带的发展。另一方面,宽带网络不被社会重视,其基础设施的重要性被忽略,进入小区难、入户难是宽带建设的难点。宽带中国战略中提出宽带网络是国家战略性的重要基础设施。国家也明确表示,支持建设国际干线、建立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利用无线频率占用费等来补偿农村和边远地区的网络建设投资。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常态,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互联网+”战略应时推出。首先,基于互联网的创业和创新,门槛较低,对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和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利用信息通信技术,特别是互联网平台,可以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新的领域创造新的业态。必须看到的是,宽带网络作为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正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落实“互联网+”战略的根本与基石,而“提速降费”是国家经济发展到现阶段对宽带网络的要求。运营商更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发挥在数字消费、拉动信息产业链发展、扩大就业中的巨大作用。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