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第五届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
如果可以,陈恬妮很想从晋江穿一套蓝色的齐胸襦裙回到菲律宾,还有,季延中学结对子的好朋友,去菲律宾找她玩。昨日是2015年菲律宾第五届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晋江营的营员们在晋江活动的最后一天,他们走进龙泉书院,通过汉服体验汉民族的礼仪文化;在季延中学,他们和结对子的好朋友交换礼物并联欢。
营员:汉服很漂亮很想穿回去
以前在电视上看的汉服,如今能亲身体验,过一把汉服瘾,可把营员们乐坏了!
在龙泉书院,晋江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为大家安排了《汉服与汉礼》知识讲座,并根据每位营员的性别、身高准备了适身的汉服。
讲座开始前,5位营员被选作模特穿上了传统服饰,男生更显气质,女士更为典雅,一时间,掌声与尖叫声响彻课堂。老师吴懿儒从营员们身上穿的隋唐五代时的齐胸襦裙、宋明的直裰、明时的袄裙、用于祭祀的玄端一一开始讲解,大伙儿听得入神。
汉服是内涵修养的外在体现,老师还为营员们教授了揖礼的方式,如男子是左手压右手边,两臂合拢向前伸直九十度鞠躬,回时,手再次齐眉,后下移至胸。此外,还有男子拱手礼、女子万福礼。
穿着明朝直裰的施俊安很喜欢自己身上的服装,他小的时候曾在台湾穿过唐装,在菲律宾电视上也只看过韩国的传统服饰,所以一提起汉服他只想到唐装或者旗袍,完全没想到汉服有那么多种类和讲究,这次,他重新认识了汉服,更学到了很多汉学知识。
营员张晓晴同样很激动:“穿汉服可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啊。”原来,张晓晴是在引进到菲律宾的中国电视剧中看到并喜欢上汉服的。从小就梦想能穿上汉服的她,在看到各个朝代的汉服时不禁感叹:“好想把每一套汉服都穿个遍,可惜时间不够。”
张晓晴说,自己的梦想就是长大后用自己的工资买很多很多汉服,然后每天穿。说这话的时候,她的眼里满是光亮。
另一位女营员陈恬妮没有想到,穿上汉服的感觉是这么亲切与合身。“实在是很漂亮!”陈恬妮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汉服穿在她身上就好像她本来就一直这样穿扮似的。好久好久,她都舍不得换下:“真想穿回菲律宾去了”。
体验完汉文化,营员们前往摩尼教遗址草庵。走在古老的石板路上,两边是刚被细雨湿润而显得愈发青翠的树丛,营员们感受到的是另一番意境。草庵下的一口老井、树丛深处似乎别有洞天,营员们好想一探究竟;《倚天屠龙记》里的心字碑、依山而雕的摩尼佛更是让营员们赞叹不已。
安静的草庵因为这些菲律宾少年的到来而热闹起来,但恰是草庵的安静将这些少年衬托得更加青春,古朴的草庵也因为这些少年的热情而增添了一份青春活力。营员们欢乐的心情也让晋江市文保中心主任吴金鹏很受感染,为此,他特地做了一首闽南四句:“晋江自古有文化,草庵史迹名声大,书院活动连连刷,吸引侨亲倒来看。”
书法交流互赞交换的礼物很用心
昨日是营员们快乐晋江行的最后一天,除了汉服体验活动外,他们还走进季延中学,和结对子的同学一起交流学习,并进行联欢。
女生牵起小手,男生互相拥抱。“我看到你们在南少林练武的照片,太酷了。”两地青少年们热络地分享起这几日的活动感受。
来到季延中学学术报告厅,营员们收到一份惊喜——一场有趣的国学讲座。从汉字起源到多样的称呼由来,充满雅趣的中文魅力很快“虏获”了营员们的欢心。细心的国学老师特地在课件里穿插了英文,不仅让营员们更容易理解,更增添了学习的乐趣。文艺版、诗经版、离骚版的翻译,还有想象力丰富的营员自编自改创造的“闽南语版”,平日严肃的课堂不时传出欢声笑语。
除了国学课程,还有营员们喜欢的书法课程,两地青少年相互交流着书法技巧。
“虽然菲律宾也有书法课,但是中国的更专业。”营员许幼霖说,她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之前学习过的国画、中国结、剪纸。
“书写如同做人,希望他们在学习书法中能够锻炼心性,传承中华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书法老师沈志胜说。
“我了解到一个生动形象的菲律宾,他们的生活环境、特色文化都让我大开眼界。”谈到这次结对子的收获,季延中学的柯俊雄感慨地说,同时也希望自己的新朋友能够喜欢中国,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经常回来寻根。
走在校园的跑道上,季延中学的同学们充分表现“地主之谊”,介绍起了自己的校园。虽然长路有尽头,但是中菲青少年的友谊没有终点。同学们和营员们交换着礼物,一个个精致美丽的包装里装着的不仅是精心准备的礼物,更是两地青少年间真诚的友谊。
“我送给她的是一个戏曲脸谱,因为是国粹,希望她能够更了解中国艺术文化和历史韵味。”季延中学的施钰颖道出她送礼物的初衷,而身为一个“小吃货”的她收到的礼物也正中心坎。
“她之前说过对菲律宾的美食感兴趣,所以我就送她地道的菲律宾零食。”营员陈安妮说。碰上这么贴心的小伙伴,难怪施钰颖会和她约好再见菲律宾了。优柔飘渺的古筝表演、劲爆火热的街舞、抑扬顿挫的朗诵、扣人心弦的合唱……当天晚上,同学们和营员们一道献上了一场精彩的联欢晚会,掌声、欢笑声回荡在季延中学的校园里。
记者 陈维曦 董瑞婷 陈巧玲 文图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