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曾埭村:一副冠头联 道出一生伴侣对“唢呐”的热爱
晋江新闻网4月5日讯 “唢呐,一吹就吹了40年,作为古老的曲子,我害怕它失传。”在看到晋江经济报开始征集有趣或滑稽的对联后,记者通过走访晋江安海镇曾埭村了解到,在黄金锡的家门口,刻着一副对于他和老伴来说意义非凡的冠头联。
吹唢呐引来老伴追捧
上联:金钲雅颂好能手,下联:锡類高歌款密心。这是村庄一位已故老者根据黄金锡夫妻俩的背景写出来的冠头联。它不是名家之作,也没有高深莫测,但对联里面包含了他们夫妻俩的名字,还记录着老黄一生的技艺:唢呐。
这大门上下联的第一个字合起来是他的名字:黄金锡,上下联第五个字是他老伴的名字:黄好款。“金钲”“锡類”是乐器的一种。而他俩的缘分就要从民族乐器“唢呐”开始说起。
“那时的他帅气、英俊,还能吹一手的好曲子,之后我就被他深深吸引了。”老伴黄好款说。18岁那年,村庄开始组织学唢呐,黄金锡报了名并在短短三个月里掌握了唢呐的要门,出演是绝对没问题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也可以说是命中注定,黄金锡到南安一个小村庄里出演,没想到他演奏时的一举一动都被黄好款看在眼里。从那以后,他去哪里,她就跟着去哪里,默默地守在他身边,为他着迷。直到现在,老伴黄好款只要一提起当年的情景,心里别提有多幸福了。
工钱低大家不爱学唢呐
可是,今年已经58岁的老黄很是担忧,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的变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学唢呐。他介绍道,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学习唢呐必须要肺活量大、懂得如何换气,二是工钱低,不能谋生。
在老黄演奏的过程中,他坦言要想吹出一手好曲子就必须懂得“气从鼻子入,嘴巴出”,用嘴巴控制哨子作出音量、音高、音色变化的技巧,一旦声音响起,就不能停,否则在演奏的过程中会变音,也就无法正确吹出曲子的曲调。
可是,学成以后,能作为谋生的一种手段吗?从事40年的唢呐演奏,熟练100多首曲子,锣、鼓、吹、钲四大乐器融会贯通,老黄的技艺那是没得挑,多年的闯荡也让他被大家所认可。
唢呐,从一开始接触它,老黄就把它作为终身的职业,永久的朋友,不管走到哪都会带上它。澳门、大福建他都出演过,哪里有婚丧喜事、高甲戏等,他们都会叫上老黄,一路上吹吹打打少则一两天,多则十来天。可如果对于一个月仅能接手两三场活动、成本又低的新人来说,要想生存都是难事。
在过去的10多年里,老黄也教过10多个学生,有的认为换气太难,有的认为没前途,都未能达到老黄教学的要求,再加上那些想学技艺的学生大多选择进入技校。最近几年,竟连想学民间唢呐的学生都没有。看着门口的对联,吹着跟随自己40年的唢呐,他真的非常担忧。
(记者_周冬 村居通讯员_黄维满 文图)
- 【追踪】七旬老汉连出两联未果 仍不罢休2015/03/22
- 92岁老人黄传芳今年又送出一百多副对联2015/02/08
- 龙湖开展送对联迎新春活动2015/02/04
- “乙未晋江第一联”征集 今天是投稿最后一天啦2015/01/19
- 莲屿社区有位八旬老人爱写对联 坚持了20多年2013/11/10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