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正文

陕西建"武则天和她的时代"博物馆 占地10000平米

www.ijjnews.com   陕西日报  2015-02-25 16:57
  

  “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发展提出这样的要求。如何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如何让文化切合时代脉搏?一开年,我们走进陕西省三十个重大文化项目建设现场,盘点我们的文化基因。

  “纵横天下二十年,世功名利任凭添,两面评价在人间,女中豪杰武则天。”提及乾陵,这首流传至今的《一代女皇武则天》不自觉会从人们的嘴边儿哼出。

  乾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埋葬着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其修建于公元684年,经过23年的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气势雄伟壮观。乾陵陵区共17座陪葬墓,现已发掘的出土文物达4300多件,其中墓室壁画100多幅,堪称中国古代瑰丽奇绝的艺术画廊。作为陕西省三十个重大文化项目之一,其正在进行全面规划建设,旨在把乾陵大景区打造成中国帝陵文化与生态文化交相辉映的旅游目的地。

  乾陵管理处副书记陈占地介绍说,乾陵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的价值不仅是记录“人类文明的刻度”,更重要的是它自身许多至高而神秘的地方,不可再生、不可复制,具有其他景点所不具备的特色旅游资源。现如今,乾陵已形成独具魅力的十大看点。这十大看点分别为:举世无双的二帝合葬陵、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因山为陵”的葬制典范、充满神秘的司马神道、古代大型石雕艺术的杰作、生态与人文的完美融合、百谜难解的无字碑、丝路之路上的胡人风采、盛唐绘画艺术的地下画廊、星罗棋布的陪葬墓群。

  据悉,按照省文化项目建设领导办公室批复要求,陕旅集团设计团队经过认真筛选后,重点项目建设选址已基本确定首批重点建设六个项目,分别为:乾陵游客服务中心项目、武则天和她的时代博物馆项目、夜乾陵文化演出灯光秀项目场地、石刻艺术博物馆和唐诗碑林苑项目、守陵人居项目、武则天小镇项目。

  目前,武则天和她的时代博物馆项目已建设完成。博物馆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武则天”,重点阐述武则天生平及历史贡献;第二部分“她的时代”,为唐代历史专题展;第三部分为多媒体技术,再现唐朝盛世。该项目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共分为9个展区。一是武则天生平,二是唐高宗真相,三是如意娘,四是盛唐时代,五是唐代饰品展,六是唐陵壁画,七是佛教发展史,八是穿越唐朝,九是神秘乾陵。该项目选址位于游客服务中心西侧。

  据乾陵管理处副书记陈占地介绍,在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部分配套项目建设也在进展中,例如大唐丝路风情小镇移民搬迁项目。该项目是以移民搬迁为依托,以大唐文化为底蕴,以丝路风情为特色的集移民搬迁、住宅开发、商贸旅游于一体的综合工程。占地面积约743亩,项目规划搬迁864户,投资12.5亿元。将搬迁户集中在此并按唐建筑风格建设大唐小镇,并以武韵唐风为基调,规划建设女性文化主题酒店、大唐民间文化艺术博物馆,打造成游客接待服务中心。

  “针对乾陵大景区规划内及居住乾陵周边不利于乾陵旅游发展空间拓展的800多户居民,目前已进行了逐户摸底登记,搬迁户调查统计工作也已经全面完成。”乾陵管理处副书记陈占地说:“我们将按照‘一年有新村、三年有小镇、五年有成果’的目标,在今年完成楼房安置300户和农副产品加工一条街建设,建房基本达到居住标准,完成大唐小镇道路、给排水等‘七通一平’工作,力争年底建成一个基础设施基本到位、初具规模的移民新村。”

  “按照创建国家5A级景区和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要求,我们将继续实施陵区生态绿化工程,对大唐丝路风情小镇移民搬迁项目抓紧建设,配合乾陵申遗,拉开景区移民搬迁工程建设。对于3120国道改线项目,加强项目后续跟踪。争取两年后达到每年150万人次的客流量,门票收入突破1个亿,比现在的5000万翻一番。”谈到乾陵的未来,乾陵管理处副书记陈占地自信满满地说。

  (记者 康传义 实习生 许瑶)

标签:武则天|博物馆
稿源: 陕西日报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