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新名词勾勒出2015百姓新梦想
手捧着散发墨香的政府工作报告,感觉新风拂面。今年的报告有了许多变化:“三次产业”“工业4.0”“精明增长”“现代学徒制”等新名词,突出了新亮点、勾勒了晋江的新梦想。
在2014年的回顾篇中,晋江不避发展难题,顺应民生期盼。通过抓住新机遇,扎实推进了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回应群众新期盼,投入53.37亿元用于民生建设,占本级支出66%;累计102天“两抢”案件零警情;办好了诸如“取缔停车乱收费”等一批为民实事。通过适应经济新常态,务实调整增长目标,预计GDP增长9.5%,公共财政总收入198.2亿元,增长8.33%,有效应对下行压力,稳住了经济大盘。
在2015年的展望篇中,除了经济、民生、城市等三大目标外,晋江首次提出了生态建设预期目标。
如何实现这些预期的梦想,晋江提出了“四个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从工业主导逐步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转变;推动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逐步向创新驱动转变;推动发展支撑从产业引领逐步向城市引领转变;推动管理方式从粗放逐步向精细转变。
新名词总是能第一时间吸引人们的眼球,晋江企业家、市民、农民、家庭妇女、学生等各个层面的百姓也通过报告中的新名词,勾勒出了2015年的新梦想。
产业寻宝图
有四大新坐标
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公共财政总收入增长10%、本级预算收入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自营出口额增长10%。
新名词:大数据、大生态、大文化、大健康
读者:林文翰(从事电子商务工作)
新梦想:作为白手起家的创业者,我特别关注晋江2015年的经济“指向”,报告中推进制造业升级的一系列举措想必能让“大老板们”热血沸腾,但最吸引我眼球的则是大数据、大生态、大文化、大健康等“四大”。
报告明确,晋江将重点发展互联网经济、互联网金融,加快培育互联网产业;推广环保技术、清洁能源、绿色产品,策划推进循环再生利用、生态旅游等项目;加快发展文化消费,集聚影视制作、网络媒体、创意设计、演艺舞台等业态;培育智慧医疗、养老养生、健康管理服务等业态。
让我激动的还有,晋江将瞄准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模式,在创业扶持、要素保障、基础研究等方面加大倾斜。这可是2015年的产业寻宝图,咱得找准方向,才能更快实现梦想!
民生保障图
要严保“舌尖”安全
民生建设预期目标: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5%、10%;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保持稳定,高中毛入学率95%以上;每千人拥有病床4.37张、卫技人员4.87人;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2张。
新名词:“现代学徒制”“救急难”试点
读者:陈惠敏(家庭主妇)
新梦想:作为一名家庭主妇,我的梦想特别简单:家里人吃得安心点,孩子上学轻松点,工作好找一点。报告中有一句话让我挺感动:办好热点民生、基本民生、底线民生,这说明政府不会让群众独自面对生活的困难。
通过这份报告,我的梦想也将在2015年得到更好的实现。因为报告说了,将深入开展食品药品放心工程三年行动,建立重要农产品溯源制度,建设快速检验检测示范点,强化“餐桌污染”治理,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切实保障食品安全。这三个“最”真是大快人心,食品安全再严也不为过。
还有,报告中除了明确要新增6000个以上学位,开办5所公办幼儿园,建设5个学校游泳池,完善校园安保设施,还提出要应对高考改革,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让孩子们有更多时间认识自然,发展兴趣,增强体魄;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推行“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教学模式,优化专业设置,促进职业教育与现代产业融合。这个消息一定会让众多家长和学生欢喜不已。
我的户籍是农户,没有稳定的收入,因此特别关注2015年有何民生保障措施,农民有什么渠道赚钱。可喜的是,晋江将推进“救急难”试点,建立政府帮扶、慈善救助、邻里互助“三方联动”救助体系;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平台,支持土地经营权以股份合作、托管等方式流转,引导农民盘活安置房等资产权益,提高财产性收入比重。
- 【两会】晋江去年GDP预计完成1492亿元2015/01/20
- 【小记者两会行】小记者向政协委员吐槽“很久没春游了”2015/01/20
- 【两会微直播】民生话题引热议 网友来献计2015/01/20
- 晋江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今日开幕2015/01/20
- 助推新型城镇化 激情履职勇作为2015/01/19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