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晋江时政 >>正文

晋江: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同赢共进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4-11-29 00:10
  

  核心提示:

  在晋江城市中心,有一片占地1270亩的工业园区,曾经聚集着皮革等生产污染较为严重的工厂。如今,当你再次走进这里,你很难想象,当初恶臭扑鼻的皮革厂、屠宰场全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充满个性、创意的建筑。不仅如此,以前这里密集的劳动力,已经转变成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设计师,助推着、见证着晋江从“制造”向“智造”的嬗变,助力晋江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国百强县第五位的晋江,其经济综合实力连续20年保持福建首位,被誉为中国“品牌之都”、“智造名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晋江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六年来累计投入超1000亿元,完成124个重点项目建设,为创建一个青山绿水的宜居环境和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快退城入园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纺织服装、制鞋占据晋江产业的半壁江山,两大产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漂染和皮革,要将漂染和皮革留在晋江,必须处理好环保问题。

  在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晋江有一个独到的做法—推进污染企业“退城入园”,形成了华懋电镀集控区、可慕制革集控区、东海垵漂染集控区三个污染集控区。通过把这些污染企业特别是漂染企业、皮革企业集中在污控区里,从而实现集中供热和排出的污水统一处理,并可循环利用。同时,对于集控区内的污染企业集中按照标准来监管,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污染产生。

  深沪东海垵的信诚、龙兴隆、福田等多家印染企业负责人均坦承,如何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是目前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不少大企业从两年前就开始通过引进高端设备、招募技术人才等方式自发进行技术升级。

  在加快印染、皮革等污染企业“退城入园”的过程中,晋江市环保局责令17家市区纺织印染、皮革企业于2009年6月底全部拆除水污染工序生产设备,停止生产;在晋江经济开发区安东园区统一地块安置搬迁企业,目前大部分企业已迁入园区并办理环评手续。2011年,环保局又责令20家市区“退二进三”水洗企业全部拆除水洗工序生产设备,停止生产。此外,可慕制革集控区内63家皮革企业及区外3家皮革厂按省政府规定的每个企业生产规模必须达到30万标张/年以上的“底线”进行整合,目前整合成6家企业。晋江市环保局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严格落实年度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计划,推进落后产能淘汰和集控区整合,推进造纸、皮革、电镀、建陶、漂染等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巩固建筑饰面石材行业整体退出、建陶企业天然气替代和皮革业整合提升成果,打造生态晋江。

  打造生态企业构建生态经济格局

  在中国节能海东青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的展厅里,一堆废弃的矿泉水瓶子通过各道工序,最终变成各种产品,应用在鞋材、装潢、土工、建筑、高温过滤、汽车内饰、家纺等领域,从而建立起“再生资源→低碳生产→环保应用→资源回收→再生资源”的360°循环经济体系,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道路。

  “我们不仅是自己的企业做到环保,还可以帮助其他企业环保。”该公司副总裁王洪海指着展厅里几个不同材质做成的除尘过滤材料说,那些被员工形象地比喻为“PM2.5烟层治理专家”,能帮助企业更有效地过滤掉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颗粒,相比架设烟囱费用更省,厂貌更美观,环保效益更明显,可广泛应用在炼铁厂、炼钢厂、铸造厂、发电厂、造船厂(气割烟气)、石化厂(碳酸碱)、卷烟厂(喷丝烘干烟丝、烟梗丝)、染料厂(红色燃料)等企业的烟气过滤系统,从而使空气更加清新。

  近年来,该公司一直致力打造“原材料、生产、商品、回收、再生产”模式的360°循环经济产业圈,打造环境友好型的“生态企业”。其实,这只是晋江打造生态经济格局的一个缩影。在发展现代生态服务业的过程中,晋江积极部署“5541”产业战略构架,提升纺织服装、制鞋、陶瓷建材、食品饮料和纸制品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培育高端装备机械、新材料、光电信息、海洋生物和高端印刷包装五大新兴产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加快推动“晋江制造”向“晋江创造”的跨越提升。

  记者 阙杨娜 郑翔 文图

标签: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杜思思杜思思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