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闽南要闻 >>正文

福建自贸区展望峰会落幕 厦自贸区或比上海更开放

www.ijjnews.com   厦门日报   2014-11-27 08:23
  

  福建自贸区展望峰会现场,学者与海西企业家一道探讨企业面对自贸区的机遇与挑战。

陈波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自由贸易区研究中心副主任

  福建省商务厅副厅长钟木达19日在《福建日报》撰文称,国家领导人在北京APEC会议上发布在广东、天津、福建三省(市)扩大自贸园区试点的决定,福建将全力以赴做好促批工作,争取设立自贸区园区早日获国务院批准。福建自贸区建设再度牵动人心。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万翔国际商务中心等主办的福建自贸区展望峰会21日在厦门举行,吸引了包括业界学者、金融物流等行业350多位企业负责人参加。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自由贸易区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波就当前福建自贸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发表主题演讲。他指出,厦门自贸区或比上海放地更开,存在“政策洼地”,未来将成为我国实施“一带一路”经济战略的重要抓手。

  厦门可复制上海模式

  日前,中国分别结束了和韩国以及澳大利亚的自贸区实质性谈判,中国对外自贸区建设正迎来“黄金时代”。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自由贸易区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波表示,中国对外开发的格局,进一步要求国内自贸区改革的配套,以“开放倒逼改革”的氛围逐步形成。

  从国内的自贸区建设来看,上海是目前唯一获批的自由贸易园区,承担我国综合改革试点的历史重任。陈波认为,上海自贸区在挂牌运营一年以来,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开放、推进贸易方式转变、深化金融领域开放等多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其他自贸区建设探索出了可复制的路径。

  陈波表示,福建自贸区建设可复制上海自贸区的基本模式,这将避免自贸区建设少走弯路,中央也明确支持推广上海经验,这证明上海自贸区在模式创新方面是成功的。“例如负面清单管理、金融领域的开放和创新等新经验,未来完全可以落户厦门,不需要经过主管部门的论证,这无疑节省了很多环节和时间,对福建自贸区建设也是一大利好。”

  对接台湾自由经济区

  在自贸区申报上,福建大有后发之势。从国家领导人的到访,到《平潭综合实验区外汇管理试点操作细则》的出炉,位于福建东部的平潭综合实验区近期一直成为资本与媒体争相追逐的热点。

  在备战自贸区上,福建早已开始布局。在今年2月份举办的《2014年厦门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工作会议》上,相关领导表示厦门要跟福州、平潭共同申报福建自贸区,福建自贸区申报思路也由此首次被公之于众。

  筹备至今,福建自贸区的定位也日渐清晰,即以两岸经贸合作为核心,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贸合作前沿平台。

  陈波对本报记者表示,与上海自贸区相比,厦门自由贸易园区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台”。福建自贸区会专注于经济议题,且出于国家对台战略的考量,福建自贸区可能会获得更多的优惠政策。

  他建议厦门自贸区利用对台地域和文化优势,建立台海自由经济区,以两岸经济一体化为主线推进厦门自贸区建设。陈波告诉记者,台湾也正在筹建9个地方性的自由经济区,这为将来和厦门自贸区的对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厦门可以和台湾在承接台湾加工业、学习借鉴(台湾)旅游文化服务业的经验、人民币跨境投资、结算便利化等方面创新合作,走出厦门自贸区独有的特色。

   政策创新利好企业

  自贸区的制度创新、政策支持都是为企业保驾护航,未来厦门自贸区会给企业释放哪些利好?企业是否应该入驻自贸区?这些都是参与本次福建自贸区展望峰会的企业家最关注的议题。

  陈波总结上海自贸区六大改革路径,即政府职能转变:从事前审批到事后监管;外资准入)管理模式的转变:混合清单到负面清单;放松乃至全面放开内、外资投资金融、服务业的管制;在发展在岸贸易、转口贸易的基础上拓展期货贸易、离岸贸易;试点金融创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离岸业务、金融衍生品创新;探索实行适应全面开放下、国际充分竞争环境下的新法律法规。“上海自贸区的今天,就是厦门自贸区的明天,这些领域的突破为金融、服务类型企业提供巨大契机,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如果说WTO重在货物贸易,自贸区则重在金融和服务贸易。”陈波表示,自贸园区内将实现“境内关外”,在园区内,商品、服务和生产加工,将实行全部放开。通关贸易的便利性,让贸易更自由,让资金更活跃和顺畅,而这也是企业家们期待自贸区的原因。而未来厦门的物流行业、贸易行业、金融业也即将成为自贸区落地后,第一批快速享受到自贸区红利的行业。

  (记者 黄博文)

标签:福建|自贸区|厦门
稿源: 厦门日报   编辑: 郭婧婧郭婧婧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