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池店七旬剃头匠师傅坚守老式理发50载
没有宽敞的门市和醒目的招牌,只有一把老椅子、两面镜子、手推子和剪刀等工具,70岁的康克服凭着一手理发的老手艺,每天在晋江池店镇池店村凤南区的家中,迎接上门理发的老顾客。16岁至今,他已经当了50多年的剃头匠。
凭着一把楠木椅、两面镜子和一些工具,康师傅坚守传统理发50多年。
近日,穿过弯弯曲曲的村道,几番询问,记者找到了康克服的家,普普通通的民宅,没有悬挂理发店的牌匾,民宅的前廊墙下晒着一排白毛巾,散发出一丝丝理发店的气息。墙上悬挂着两扇镜子,手推子、刮脸刀、掏耳工具等散落在窗台上,一台老式的楠木椅正对着镜子,静待顾客的光临。
康克服告诉记者,老式剃头不只是理发,还要修面(刮胡子、剃脸毛和修鬓角)、掏耳朵、剪鼻毛等。他使用的工具大多有几十年的历史,在现今的理发店里是找不到的。比如:楠木椅就有六七十年的历史,是父亲请人打造的,可以360度旋转;两面镜子也有四五十年历史;几把手推子是上世纪80年代托人从上海购买的;老式剃刀也不多见了,刮在脸上会很舒服,没有刀片接触皮肤的生硬感。
他说,老式理发可不简单,先给客人洗头、理发,然后用剃刀修面,再用耳刀、镊子等四种工具为客人掏耳朵,最后再为客人剪鼻毛,整个过程要花费40多分钟。
康克服的好手艺都是跟父亲学的,12岁时,他跟随父亲康虎成来到晋江,当时父亲就是一名剃头师傅。16岁起他跟着父亲学习剃头,后来父亲回到惠安老家开理发店,一直剪到80多岁。康克服回忆,早年生意特别好,常常早7点多就有人敲门要理发,每天都要忙碌到晚上10点左右才能休息,特别辛苦,如今时代变了,年轻人嫌弃老式理发动作慢、跟不上潮流,但依然有不少老顾客喜欢这种老手艺,觉得理得干净又舒服。
戴着老花镜的康师傅说,虽然视力不如以前,精力也不比年轻时,但他还会坚持下去,守着小小的理发摊,直到剪不动的那一天。(记者 王丽虹 文/图)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