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晋江时政 >>正文

考察团江苏“取经”:探寻智慧城市张家港的城市管理之道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4-11-23 09:47
  

  谈起张家港,这个城市的文明创建工作令人印象深刻。其实,张家港能连续三次获评全国文明城市,与它精细化、智慧化管理城市,创新的城市经营理念息息相关。

  眼下,晋江推进新一轮城市更新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城市管理。如何让城市管理更加精细高效,成为晋江当务之急。作为全国城市管理的典范,张家港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市民积极参与、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城市管理经验。

  找热线12345

  比找熟人管用

  在张家港,“12345”这个电话号码,不知道的应该不多。这个简单又好记的号码,已成为港城市民寻求民生服务的第一选择。

  “您好,请问需要用车吗?”“好的,我们马上联系相关部门后再给您答复。”……工作间内,话务员们正戴着耳机,彬彬有礼地回答着对方的问题。

  走进“12345”热线服务大厅,话务员们都在忙碌地接听市民的来电。井盖缺失了、景观灯损坏了、绿化枯死了、道路破损了、工地噪音扰民,这一个个看似很小却又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管理问题,在这里都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和答复。

  张家港市便民服务中心主任江建胜表示,“12345”热线是张家港市的一条民生热线。该热线整合了以前的132条热线,包含政策咨询、监督投诉、生活服务三大功能。比如说,监督投诉方面,只要老百姓对政府部门有什么不满意的,就可以通过这个热线来反馈,而这条热线背后有82个联动部门进行派单和回访,督促部门把这些老百姓不满意的问题解决。可以说,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中心受理、一条热线统管、一个平台发布、一起联动办理、一个标准衡量、一天24小时畅通”的工作模式。

  “以前老百姓要到政府办事,他们第一想到的就是能不能找个熟人来帮忙。现在老百姓都说,办事不需要再找熟人了,有什么问题就打‘12345’,通过‘12345’来督办,比找熟人更管用。”江建胜说,“12345”热线不仅仅只是一条便民热线,更是一条民心热线。

  小小的热线电话,承担了张家港市城市管理的重要职能。通过这条热线架通了老百姓与政府部门沟通的桥梁,目前“12345”热线每天受理来电6000多个,这条热线不仅方便了老百姓,政府也能够第一时间掌握一些社情民意,更加有利于提高政府城市管理水平。

  “城市e管家”

  把城管“包”给市民

  一堆垃圾横在路口,作为市民的你,是否能通知环卫工及时清理?马路上一个井盖不翼而飞,怎样做可以提醒路人,快速解决道路安全隐患?随着人们文明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市民希望参与到城市管理中去,和政府部门一起,解决脏乱差,共建美好家园。

  为了提升城市的管理水平,今年张家港市推出了一个叫做“城市e管家”的手机应用。张家港市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中心主任郁彬告诉记者,城市e管家是张家港市政府搭建的一个城市管理公众交互平台,市民下载“城市e管家”手机端软件后,可以把遇到的各种城市管理问题拍照上传,指挥中心会在第一时间将市民反映的问题直接分派给相关部门,甚至短信通知到具体责任人,推进问题的实质性解决。市民可以随时登陆“城市e管家”查询当前问题的处理情况,直到最终解决。

  自今年1月上线运行以来,“城市e管家”下载量已达2万多人,已受理市民举报各类问题1万多起,结案率92%以上。

  把城市管理“众包”出去,带动市民共同参与,是张家港市的一个创举。通过“城市e管家”这样一个小小的应用,张家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反映-处理-反馈”机制,“城市管理靠大家”不再是一句空话。

  而这仅仅只是张家港全面建设智慧城市的众多案例之一。近年来,张家港市在城市管理理念上屡有突破,一改以往对小贩的围堵治理方式。在张家港的步行街、沙洲湖等窗口区域,试点城市管理服务项目外包,深化“百信早餐”“定点擦鞋”等便民服务,规范季节性瓜果摊、夜间餐饮摊设置,实现了政府与企业、市容和便民的共赢。(特派记者_庄诗莹 陈维曦 通讯员_施清凉)

[1]  [2]  下一页  尾页
标签:考察团|张家港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谢秀英谢秀英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