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空气质量居全省前列 一年有340多“蓝天”
标准:是否“Amoy蓝”,得看空气质量优良指数数据:厦门一年有340多天“蓝天”,居全省前列
在2014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京津冀实施道路限行和污染企业停工等措施,以保证空气质量达到良好水平。11月3日上午,北京市城六区PM2.5浓度为每立方米37微克,接近一级优水平。天空也逐渐变蓝,被市民称为“APEC蓝”。空气清新的厦门一直是北方游客最爱的旅游城市之一,近日,厦门的天空又变得灰蒙蒙的,不少市民对此很关心:“Amoy(厦门)蓝”会持续多久?
几十年前,老厦门人间曾流传一个“白鹭变黑鹭”的笑话:三只白鹭飞过一根大烟囱,结果一只就变成了黑色。如今,这样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蓝天白云成为厦门人最常炫耀的事情之一。
随着2014年APEC会议在北京成功举办,“APEC蓝”也随之走红。对此,不少厦门市民也发现,立冬过后的厦门,天空少了常见的“Amoy蓝”。
如何定义“Amoy蓝”?
得看空气质量优良指数
“在我们看来,‘蓝天’就是空气质量达标天的俗称。”厦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自动室主任王坚介绍,大家抬头看到的蓝天,是大气层。一般来说,经检测,空气质量达到“优”和“良”的等级,可认定为蓝天。环保部门要对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多项污染物进行监测,实时监测数据经汇总和计算后得出当天的空气污染指数,从而判断空气质量的等级。
记者获悉,我国目前采用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分为五个等级,API值小于等于50,说明空气质量为优;API值大于50且小于等于100,表明空气质量良好。如果当日空气质量污染指数在100以下,即空气质量为“优”和“良”的,都称之为“蓝天”。也就是说,虽然当天天空看起来不蓝,甚至是在下雨,但空气质量不错,从环保的角度看,仍然可认定为“蓝天”。
一年有多少“蓝天”?
达340多天,居全省前列
记者获悉,对比去年,厦门今年的空气质量有所提升。据市环保局数据统计,去年空气质量优级天数78天、良级天数263天、轻度污染24天,优良率为93.4%。而今年,截至11月6日,厦门空气质量优级天数已达到101天、良级天数为193天、轻度污染16天,优良率94.8%。这也就意味着,最近两年,厦门至少93%的天数即340多天都是处于“Amoy蓝”状态。
“目前厦门空气质量优良率在全省保持前列。今年会比去年更好。”王坚说。
何时厦门天更蓝?
夏秋几乎100%是“蓝天”
“春季、冬季厦门的空气质量会差一点。”王坚告诉记者,春季随着温度降低,大气扩散条件就会变弱。
此外,气象局工作人员介绍,往年从9月下旬开始,厦门就会进入雾霾多发季节,这时候每天的首要污染物中,PM2.5和PM10的比例就会提高,部分地区、部分时段可能出现轻度污染的天气。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14年9月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报告》,厦门9月份的空气质量排名全国第7。这一排名,比8月份的排名前进了15位。
同时,福建省环保厅第三季度全省环境质量状况通报显示,今年8月—10月厦门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没有出现轻度污染天,在全省9个设区城市中排名第一。王坚认为,夏秋季厦门的天空几乎是100%的“蓝天”。
不少北方游客告诉记者,与北京、南京等大多数城市相比,厦门出现蓝天的天数已经算是多的了,厦门的天空也肯定比北京蓝。
什么污染了厦门天空?
机动车尾气污染排第一
当然,厦门的高楼大厦越建越多,人口密度越来越大,城市热岛效应越来越强,这些因素都不利于空气中颗粒、污染物等净化,诸多不利的地理、气象等因素,决定了要改善厦门市空气质量,必须比其他城市付出更多努力。
厦门的空气质量变化与经济发展、能源消耗、气候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环境监测结果显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厦门市空气污染呈现由上世纪以PM10、二氧化硫为代表的煤烟型污染,转化为近年来的以臭氧、PM2.5、二氧化氮为代表的区域复合型污染。
“厦门空气污染源中,机动车尾气排第一,工业污染排放排第二,公路工地等扬尘排第三。”王坚透露。(记者 袁青青 曾昊然)
- 雾霾散尽北京纵享清朗天 周末雾霾或杀回马枪2014/10/13
- 厦门蓝天救援队乘坐航班赶赴云南景谷地震灾区救援2014/10/08
- 8月份全省空气质量通报 宁德最好厦门倒数第一2014/09/23
- 福建8月份设区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出炉 宁德居首2014/09/23
- 泉州市区空气质量首次出现异常 具体原因不明2014/08/08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