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正文

浦江出台新规:家长献血满8000毫升子女中考加3分

www.ijjnews.com   钱江晚报  2014-09-24 09:49
  

  发帖网友现身说法

  献血只为帮别人,没想那么多

  网友“骑小轮的大伟”姓楼,今年28岁,长相颇为帅气,十足的韩国范儿。

  小楼从事环保行业,也热衷公益事业。从18岁成年后,他每年都会去献血。截至到前天,他累积的献血量已达到4300毫升。

  “我也是前天献完血后,才知道浦江有这条政策的。”小楼说,当时发那条微博,纯粹是想开个玩笑,“我现在还没结婚生孩子,加分什么的,对我来说还太遥远。”实际上,他对浦江政策中给予献血者的其他的优惠政策,更感兴趣。

  “政府出台的这些优惠政策,对我们这些热心献血的人来说,应该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关爱。”小楼是个开朗的小伙子,话语中充满着正能量。照他的说法,如果因为这条政策,有更多的家长投身到无偿献血这项公益事业中,何乐而不为呢?当然,每个人也要量力而为。难道真的会有家长,为了这区区的两三分中考加分,不顾自己的身体条件,硬着头皮去献血?

  钱江晚报记者说,“你将来总是要结婚生小孩的,这项政策肯定对你有影响。”

  小楼倒是一副80后的洒脱态度。“我献血更多的是为了帮助别人,至于加分,有当然最好了。”他说,不管政策如何变化,自己将来还会坚持每年去献血。

  政策初衷是为了鼓励积极献血

  具体实施意见还在制定

  钱江晚报记者了解到,《浦江县无偿献血优惠政策实施意见》于7月24日公布,是在《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办法》“三免”政策的基础上,根据浦江现实,增加了几条优惠政策。

  作为政策出台的牵头部门,浦江县卫生局相关人士表示,在制定政策之前,也考虑到了会引起争议,“我们是经过仔细研究的,县政府、县教育局对此也都是比较支持的。”

  “在正常情况下,浦江的献血量是够用的,但真要遇到急需血的时候,如果库存不够,那可是要命的。”浦江县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说,出台这项政策的初衷,是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这是一件于大家都有益的事。

  浦江县招生办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县里会议已经通过了这项政策,但具体的实施意见还在制定,会适时公布。

  此前钱江晚报记者的采访中,也有家长担心,毕竟献血达到一定的量,需要好几年时间,到时献血量够了,政策却变了,怎么办?

  对此,浦江县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说,“原则上,政策是有延续性的。”

  政策影响

  浦江仅50人

  献血量在4000毫升以上

  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大凡与孩子升学有关的,无论是加分政策还是教育资源的分配,都会牵动每一名家长的神经。

  以浦江本地的浦江中学为例。2014年,该校高一择校招生安排的情况,2014年中考成绩在562分及以上(含体育成绩)的本省户籍考生,不受原填报志愿的限制。根据收费政策,经研究,择校费的标准确定为3万元(包括高中三年的学费),一次性缴清。也就是说,如果献血有加分,那么部分学生的分数线就可以达到统招分数线以上,也就不需要出这笔钱了。

  在采访中,一位匿名家长对记者说,每年中考,像金华最好的金华一中、浦江中学等学校,排在择校分数线内的考生,是数以千计的。“一次性加1~3分,一下子可以提升数百名。这是什么概念?哪怕上不了统招线,也有更大的机会可以择校。”这位家长说,“择校的钱可以赚回来,可择校的机会,可是用钱买不到的。”

  那么,如果按照政策,浦江有多少学生可以获得中考加分呢?

  记者了解到,根据统计,目前浦江全县献血量在4000毫升以上的市民,共有24位。“刚刚我们又报上去一批,等批下来,全县就有50名市民献血量在4000毫升以上了。”

  这50位热心市民多为中青年,至于有多少人的孩子将参加明年的中考,目前还无法统计。

  “在无偿献血这方面,浦江确实一直处于落后状态。浦江出台这项政策,也是为了鼓励无偿献血,其出发点是好的。”金华市献血办的陈主任接受采访时说。

首页  上一页  [1]  [2] 
标签:无偿献血|优惠政策
稿源: 钱江晚报  编辑: 丁玥李华燕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