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遗址安平桥屹立不倒 黄氏后人护桥800年
海丝故事NO.13 一座桥
黄氏后人护桥 续写八百年缘分
2006年夏,连日暴雨,20多位青年安平桥下清扫水葫芦(资料图)
东南网8月21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吴月芳)2006年夏天,连日暴雨来袭,泉州著名的“海丝”遗址安平桥,出现了可怕的一幕:又黑又臭的河水成了水葫芦的乐园,短短两天爆发式的生长,水葫芦几乎可以托起一个成年人。一旦台风刮得更猛烈一点,水葫芦的“盘根错节”将这座古桥掀翻该怎么办?
黄真真坐不住了。作为安平桥业主单位泉州市文管所负责人,这是她从业十年里,最紧张的一次。她清楚地知道,保护古桥可没有“万一”可言。从紧急驱车从泉州市区到40公里外的安平桥,协调两个镇政府,到组织安海冬泳队二十多位青年带着长戈短戟,下到黑臭的水中,黄真真收获了一路感动。
其实,800多岁的古桥屹立不倒,全凭着一代代人对它的爱。从明清至今,安平桥经过了数十次的维修。去看看水心亭周围,至今留有13座历代修桥的碑记。
一场战斗
2006年夏,连续暴雨,短短两天,谁也没想到安平桥的水葫芦会一下子遍布水面。
“不行,得到现场去!”时任安平桥业主单位泉州市文管所负责人的黄真真顾不得右手刚骨折后的伤痛,紧急驱车从泉州市区到40公里外的安平桥,查看现场。“水葫芦盘根错节,一旦台风更猛烈起来,古桥会被掀翻。”
她需要协调南安水头和晋江安海两镇的政府,得到他们的帮助。很快,安海冬泳队的游泳好手也参与进来。二十多位精壮青年,穿着短裤,带着长戈短戟,冲进黑臭的水中。他们斩断水葫芦的根部,分割其“势力”。这样,再来一场大雨,就可以将这些水葫芦冲进入海口。
“那么大的劳动量,每位青年只领回了一百元辛苦费,多亏他们了。”黄真真至今感动不已。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