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闽南要闻 >>正文

泉州个别公交司机拒载挑担卖鱼阿姨 因腥味重

www.ijjnews.com   闽南网  2014-08-19 17:48
  

闽南网8月19日讯 前日,网友“张坂苏坑村”发微博称,自己不止一次看到8路公交司机,不让挑着担子的卖鱼阿姨上车,不知是什么原因。

昨日,海都记者联系了发帖的微博网友苏先生。苏先生说,前日上午11点半左右,在泉州市区宝洲街宏昌宾馆公交站,有一位卖鱼阿姨挑着担子候车。这时,车牌号为闽CYA209的8路公交车开了过来。起初,司机看到了阿姨挑着担子,不让她上车。但是阿姨没有理会,坚持上了车。公交司机有些发火,直接喝令:“你下车!”但阿姨没有理睬他。僵持一会儿后,司机便直接熄火停车了。又过了几分钟,见阿姨坚持不下车,司机才发动车子离开。

苏先生说,自己已经是第二次看到这种情况了。当时中午太阳很大,阿姨在那等车很不容易,还一直勉强笑着叫司机让她上车。

【卖鱼阿婆】

个别司机会拒载 可能嫌鱼腥味重

昨日上午11时许,海都记者来到宝洲街宏昌宾馆公交站,此时刚好有两三位卖鱼阿婆挑着担子在这里候车了。

杨阿婆说,她每天早上都会到附近的菜市场卖蛏子,基本上在这时搭8路车回家。“空着手才载,看我们挑着担子就不载。”杨阿婆说,有时司机看她们挑着担子,就有意开过公交站一段距离再停下,让我们赶不上车。

“司机可能是嫌卖鱼鲜的,担子有鱼腥味。但我们如果上不了车,就只能搭别路车,然后再转车。”杨阿婆说。

同在候车的黄阿婆说,她早上到南安卖鱼,中午再搭车到这里,准备转8路车回家。她说,大部分司机是好的,拒载的只是个别。有时候K301路也会拒载,但都是个别现象。

正在附近候客的摩的司机黄先生说,卖鱼阿姨基本坐8路公交和K301路公交,拒载是极个别司机,有时候虽然车厢里没什么人,但他们也不载,可能是嫌鱼腥味重。

【当事司机】

因异味有些大 当时有阻拦上车

昨天,海都记者辗转找到了前天拒载卖鱼阿姨的司机董师傅。

“不让卖鱼阿姨上车,并不是人身歧视,主要是她们挑卖海鲜的担子,异味有些大。”董师傅说,当时看到阿姨挑着扁担上车,确实有阻拦一下,后来看她年纪大就放过了。董师傅说,按照公司规定,有异味的货物都是不能携带上车的。

“我从宏昌宾馆到泉州客运中心站,一路就有四五个卖鱼阿姨上车,每人两个箩筐,整辆车就有近十个,车上还开着空调,那个味道实在受不了。”董师傅说,曾经车上就有孕妇因为这个海鲜的腥味,发生呕吐,弄得整辆车都是脏污,非常难清洁。

【公交公司】

有刺激气味可拒载 但应向乘客说明

泉州公交公司办公室黄女士表示,根据交通部颁布的《汽车旅客运输规则》和该公司2004年5月颁布的《乘车须知》,确实有一些物品是不能带上公交车的。比如:有可能损坏、污染车辆和有碍其他旅客安全的物品;有刺激性异味的物品,暴露的腥、臭、污秽物品等都不能携带上车。驾驶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有权拒载携带上述违规物品的乘客。同时,乘客携带物品的重量、体积不超过5公斤,超过5公斤或体积占据1个人位置应补1票。

黄女士强调,虽然驾驶员有权拒载乘客,但是应当用和善的态度向乘客说明理由。如果驾驶员态度恶劣蛮横,乘客可以拨打公交投诉热线968856反映,公交公司将追究有关驾驶员责任,予以处罚。

【网友激辩】

形成两种意见 建议可限时运载

司机拒载事件发生后,在网络上引起巨大的反响。截至昨晚10点半,新浪微博上“公交车拒载卖鱼阿姨你怎么看?”的话题共吸引了6.6万人阅读,有51人参与了讨论,意见形成两派。

网友“咱厝人-陳陳”认为,既然是公共交通,每个公民都可以乘坐。网友“天天向上3546”则说,以乘客角度来看确实不能带有刺激性味道的东西上车,以免影响他人坐车!

网友“卜菜故事”:有一天我们都会老去,变得老态龙钟,动作不再利索,言语不再清晰有力,如果我们可以,我相信很多人更喜欢专车接送,但很多人只能选择公共交通,这肯定要影响公共交通的效率,但我们就能因这而嫌弃甚至拒载吗?尊重他人即尊重自己。

网友“泉州蟳埔人”:以前蟳埔有私人中巴线路,后来倒闭了,现在半夜到渔市基本乘私家车,部分年轻且经济好的蟳埔女考驾照自己开,但对于那些文化程度低、上岁数、经济条件差的人群她们只能乘公交回家,公交不载,谁载?

网友“柒巴士Seven-Bus”意见最中肯:就事论事,鱼货主要是气味的问题,如果是人多的条件下确实没有办法再大放特放东西。建议公交车每天12点半到14点运载,早高峰时期,乘客(未带特大件货物)的利益为大。(见习记者 苏桐轩 实习生 李淑凤)

标签:
稿源: 闽南网  编辑: 林丽娥林丽娥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