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正文

南安首家校车公司成立 首批40辆“国标”校车投入使用

www.ijjnews.com   泉州网-东南早报  2014-08-18 16:39
  

泉州南安首家校车公司今日成立 首批40辆“国标”校车投入使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筹备,南安市首家校车公司今日正式成立。

分小学生和幼儿园专用两大类

昨日,40辆陆续到位的“国标”校车被集中在一起,等待相关部门逐一认真检查——每一辆车的各种性能是否达到安全标准;每一辆车所配备的卫星定位系统、监控设备、灭火器、救生锤、急救箱等是否全部到位;驾驶员是否具有校车上岗资质;每一辆车是否按规定配备一名以上合格安全员等等。一旦检查证明这批“国标”校车各项设施设备及从业人员均符合要求,可以正式上路,交巡警部门随后将予以颁授准驾校车资格证和校车标牌标志(俗称“路线牌”)。

这批“国标”校车分为两大类,最高时速均为80公里。为了防止车辆运行中孩子站立起落并把头、手伸出窗外引发意外,两种车子的车窗均比普通客车高了许多,且座位也更加柔软、舒适。

第一类为35个座位的“小学生校车”。除了每个座位都安装有安全带外,车上还配备了两把救生锤、两个干粉灭火器、一个急救药箱、一套卫星定位系统及5个电子监控探头。其中,附设有行车记录仪的卫星定位系统最为重要且引人关注。该系统不但将车辆运行轨迹实时传送到监控中心,同时一旦司机超速驾驶,车子不但第一时间发出警报声并自动熄火,还会响起语音警告,命令司机遵守交通法规及校车安全管理规定。5个电子监控探头中,3个对准学生座位,以便驾乘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学生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一个对准驾驶位,目的是监视司机的一举一动,防止其边驾车边抽烟、打手机、吃东西等;另外一个电子监控探头则设置在车后挡风玻璃上方,目的是监视该辆校车是否与其他车辆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及方便倒车等。

另一类为18个座位的“幼儿园校车”即“大鼻子校车”。根据相关规定,每一辆接送幼儿园孩子的专用校车,均必须配备一名随车幼儿园老师或安全员。因此,此类校车所配备的设施设备相对而言略为简单。除了配备两把救生锤、两个干粉灭火器、一个急救药箱外,这类校车同时还配备了一个卫星定位系统、一个行车记录仪及多个电子监控探头,其作用和目的与上述一样。

三四十家小学和幼儿园受益

目前,南安市所属水头、官桥、石井辖区,共有三四十家小学、幼儿园与泉州市洛江区交通运输有限公司南安分公司签订了相关接送协议,逾万名小学生、幼儿园孩子从中得益。根据相关规定及协议,校车驾驶员必须依照公安交巡警部门规定的运行路线,安全、准时地将孩子接送到校、到园、到家。因此,该公司在招聘驾驶员时,设定的条件比一较驾驶岗位高了许多。其中包括:3年内无重大事故记录;无违法犯罪记录;无喝酒习惯;身体健康等。其中,应聘“小学生校车”的司机同时必须持有A1驾驶证,并有3年以上驾车经验;应聘“幼校车”的司机则必须持有A2驾驶证,且有3年以上驾车经验。

在昨日的采访中,杜凯明介绍,泉州市洛江区交通运输有限公司南安分公司接下来将把服务范围扩大至整个南安市乃至泉州市其他县(市、区)。为此,公司特于今年8月初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由杜凯明亲自任组长。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以杜绝任何不安全因素存在,确保所有孩子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欢迎广大学校、幼儿园及家长们监督。

[新闻背景]

泉州市教育局:“国标”校车才能接送孩子

泉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相关规定,所有小学生以及到了入园年龄的孩子,应该坚持就近入学、就近入园原则。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全市各地部分地区仍然无法做到这一点。

“所有用于接送孩子上下学的车辆必须是‘国标’校车。”该负责人介绍,根据国家相关规定,2015年后,所有用于接送中小学生、幼儿园孩子上下学的车辆,必须是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国标”校车。因此,全市各地除了将加强此项工作的监管力度外,同时鼓励那些真正需要车辆接送孩子上下学的中小学校、幼儿园统一购买“国标”校车,聘请有资质的驾驶员、安全员提供优质服务。与此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将予以一定的资金帮助及其他相关政策扶持。

首页  上一页  [1]  [2] 
标签:校车
稿源: 泉州网-东南早报  编辑: 林丽娥林丽娥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