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正文

河南汝州遇63年来最严重夏旱 村民贷款买车拉水

www.ijjnews.com   央视《经济半小时》  2014-08-15 10:02
  

宁柏灵告诉记者,村里有车的人家最近几个月每隔两三天就要到周边的县城去拉水,有限的井水则留给像宁柏灵这样既没有车又生活困难的家庭。井水不够用时她还要让那些去县城拉水的邻居们周济几桶水。

宁柏灵:像我们这些人,拉车又不会拉车,也不会开车,又拉不动因为老了,就是来担水。

由于井水已经见底,每次取水都要有人从井口沿着管道下到十几米深的井里,再踩着梯子下到井底来舀水。因此宁柏灵每次取水还得依靠同村人的帮助。

宁柏灵:早的时候,我自己可以,用水都可以拉上来,现在是打水人得下去,我下不去,没那能力。

深达十几米,直径三米多的井里已经露出了井底,只剩下坑里的一滩水。村民用小盆舀满一桶水以后,再由井口上的村民用绳子提上来。由于水量稀少,每次装满一桶水都要花上几分钟的时间,桶里的水也比平日里浑浊了许多。

宁柏灵:回去给它一澄,稍微一澄就可以吃。

此时又有两名村民加入到了取水的队伍中。最终从井里提上来了6桶水。舀完了最后一桶水,井底的村民又沿着铁管爬回井口,出来时气喘吁吁。

记者:这下面估计还能舀上来几桶水?

洛阳市宜阳县香鹿山镇叶庄村村民村民:舀两三桶。

记者:两三桶也就见底了?

村民:见底了。

新打上来的井水看上去很浑浊,而一位村民却立刻趴到水桶上喝了起来。宁柏灵和另一位村民则挑着自己的水桶往家里走去。从水井到宁柏灵的家虽然只有一百多米远,但是由于是上坡路,随着坡度越来越陡,每走一步,都可以听到宁柏林粗重的喘气声。终于走完了这段几十米的上坡路,宁柏林也再次放下担子舒了一口气。

宁柏灵:我得歇歇。

记者:这估计得多沉,这一担水?

宁柏灵:我觉得有个三四十斤没有,像我们两个都得节省,这一担水俺都得两天吃,俺要不吃两天,俺这都不行。

记者:像这样的水还能做饭吗?

宁柏灵:这不能,这水担回去都不往缸里倒,搁那澄着。

宁柏灵告诉记者,由于持续干旱,现在井底的水十分浑浊,桶里的水要澄一天再吃,但是当她在家门口放下担子时,一位村民立刻从屋里拿出了一个小盆从桶里舀水喝了起来,还有几名村民也纷纷过来,轮流吞咽刚从井里提上来的水。对于这些连续几个月与干旱抗争的村民们来说,再浑的井水也依然珍贵。

村民:凉水,才担上来,水鲜,赶紧喝。

村民们喝足了水,宁柏灵便将担子放到院子里,准备澄上一天再倒进缸中。

而此时,从早上起便一直等待送水车的村民们终于接到了通知,送水车已经开到了离村子大约一公里远的地方。宁静的村庄立刻喧闹了起来。大家纷纷发动起了农用车,载着早已准备好的水桶向着送水车的方向驶去。今天来村里送水的是宜阳县的一辆消防车,消防员们用喷水管依次将车上的水桶注满。大部分村民不仅载着大水桶,还带着几个小水桶。有的村民发现自家的小水桶忘了装水又半路返回来继续装水。

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消防中队队员:咱们这个车一次可以装10吨水。

截至7月底,洛阳市共出动了1200余台次送水车。送水车到达的时刻,也是村里最为热闹的时刻。在洛阳市嵩县何村乡箭洼村,送水车一到,等候已久的村民们便立刻将大大小小的水桶围了上去。一些村民在送水车自带的出水管道下面排队接水,心急的村民则干脆爬到了送水车上,将自家的水管插到水罐中取水。家远的用车拉水,家近的则直接用扁担来回挑水。

记者:一桶能吃个三四天?

村民:也就三四天。

记者:一天挑几次水?

村民:没有水就去拉,有车去拉点水。

村民们告诉记者,自从三月份干旱以来,他们每隔两三天就要到附近的村子去拉水。随着旱情的持续,县里也分配了多台送水车不定期地给严重缺水的村子送水。今天是送水车第四次来到箭洼村,不到半小时,装满10吨水的水罐便空了。

送水车司机:我们大概送水有十来天左右吧。

记者:每天走几个村?

送水车司机:每天根据旱情不同,每个村需要的话都给它送,哪个地方最困难,先给哪个地方送。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标签:贷款
稿源: 央视《经济半小时》  编辑: 林丽娥林丽娥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