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正文

正能量 海上义务救护队 6年救起150多人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4-07-29 08:44
  

  晋江新闻网7月29日讯  晋江金井围头金沙湾有这样一支海上义务救护队,因为游泳而相识,因为对生命的珍惜而相聚。他们常年驻守海边,与海浪搏斗,精神高度集中,时刻准备着拯救海上落水者。

  最自豪:6年,成功救起150多人

  “这些锦旗,是历年来获救者送给我们的,以表感激之情。”昨日,在这支海上义务救护队的值班室,记者看到墙上挂满了锦旗。救护队的吴队长说,围头村2008年成立了晋江首家村级义工协会,而海上义务救护队是义工协会的组成部分,负责围头金沙湾的海上救援。

  “我们因为对工作的热爱、执着而聚在一起。”他们团队是自发组织的,一共11个人,没有工资,没有补贴。之所以常年驻守在海滩,是因为有着共同的追求:“尽自己微薄之力,拯救每一个落水者。”

  吴队长说,自海上义务救护队成立以来,6年来成功救起150多人,说起这一点,他表现得有点自豪,“经我们手救上的无一溺毙。”他们的救援工作主要是以预防为主,多人巡查,尽量延伸到每个死角,海上巡逻与沙滩巡逻交叉进行,一发现有不对的苗头就会马上施展救援。

  “我们制定了专门找小孩的方案。”他解释道,除了海上救援,联防队员还有几套沙滩预备方案。尤其是每年暑假,大批的家长都会带着自己的小孩来到海滨游泳。“大人游泳,小孩看着,看着看着就着急,最后走失。”瞭望台队员使用望远镜观察,巡逻队不停在沙滩来回巡逻。他们的救护电话1天24小时保持畅通,随叫随到。

  最难忘:一口气救了17个被困者

  这么多年来,哪次救援经历最让救护队员记忆犹新?吴队长说,有一次他们一口气救了17个人,“当时我们每个人都筋疲力尽了。”他说,那是去年的一个台风季节的傍晚,有一个17人的团队来到金沙湾游泳,经救护队员阻拦后他们回去了,可后来巡逻时发现有人大喊“救命”才发觉,原来他们折回去是为了躲开巡逻队的视线从另一角偷跑回沙滩游泳,没想到被一大浪卷出去了。

  当时已经傍晚6点多了,队长召集七八个队员紧急救援。“那是一场生命与时间的较量。”吴队长回忆说,时间紧迫,由不得他们思考,他们只能先救近的,再救远的,因为当时风浪很大,海上船只不能正常运行,只有靠救护队员身绑绳子一个一个来回游泳把受困者拉回安全区域。

  经过1个小时的奋战,受困者被逐一救起,此时救护人员已经全身无力,连走路都吃力。“还少了一个人。”原本以为可以休息一下的救护人员顿时惊坐起来。吴队长、救护队员小张和小吴继续找,其他队员带领获救的16人进检查室。

  吴队长带领2个队员兵分三路寻找,经过一个小时的广播播放,呼喊,“当时连我都快放弃了,在海里浸泡2个小时,人肯定没了。”当时以为肯定找不到了,就在沙滩行走时,一个贝壳引起了吴队长的注意,但弯腰捡拾贝壳时,他竟然发现有一个人漂浮在浅滩上,他赶紧游过去把人给拉回来。

  “真不敢相信,他竟然活着!”吴队长叫来其余两名队员,帮溺水者解开衣、裤,他赶紧两只手紧扣用力往溺水者胸部压。经过多次挤压,溺水者把肚子里的海水吐了出来。从一般角度看,一般溺水者在海里待上两个小时不可能有生还的可能。当问到这是什么原因时,溺水者说:“我有一个信念,就是我老婆和孩子。”

  最担忧:游客把轮胎当游泳圈

  吴队长提醒说,下海时,不会游泳的不要前往深海处,以防发生意外。“每个游泳者都会带一个游泳圈,这已经成为一个习惯。”吴队长说,海上巡逻有一些漏洞,一些小角度是看不到的。为了保障安全,他们大力宣传安全意识,2012年至今,来金沙湾游泳的每个游客都会在下海前自带一个游泳圈,以防游到半路中间突然出现心脏疾病、手脚抽筋等身体不适而造成的安全问题。

  “最可怕的还是某些游客误把汽车轮胎当游泳圈。”这个月的15日至20日,短短的几天时间,他们共救起24个游客。后来发现,他们用的是一种轮胎,而这种保护圈只有一层保护。吴队长解释道,当游泳者游到海上时,这种保护圈会长寄生虫,海上的海蛎会把游泳圈扎破,以致很多人发生意外。

  吴队长呼吁,顾客在购买救生圈时一定要购买质量合格的双层保护圈。(记者_周冬)

标签:正能量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邓驯邓驯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