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正文

ATM取出同号假币纠纷取证难 银行说法被指自相矛盾

www.ijjnews.com   北京青年报  2014-06-15 11:34
  

ATM取出同号假币纠纷取证难 银行说法被指自相矛盾

两张号码一样的假币

“近日,家住通州的张先生在消费时发现自己从钱包里掏出来的钱有200元竟然是同号的假币。“我手里的现金是从ATM机里取出来的,假币怎么可能会在ATM机中?”张先生拿着两张假钞很纳闷,而家住望京的徐先生手中也有一张假币,他认为这张假币也是从ATM机中取出来的。

近日,家住通州和望京的读者均表示从ATM机中取出了假币,甚至有的假币连号码都是一样的。不过当他们向银行反映了情况后,银行均表示无法证明这些假币来自银行的ATM机。”

讲述

“ATM机取出了假币?”

家住望京的徐先生说,6月5日下午,他来到公司附近的一家银行,从ATM机取出1000元现金以支付材料费。由于当时比较匆忙,并没有核对取出钱的真假。 但等到支付材料费时,商家当着徐先生的面,把这1000元过验钞机时,他才发现里边有一张假币,这张假币以“M3W9”开头。当他找到取钱的银行讨要说法时,银行方面表示,由于钱已拿出银行,而徐先生不能证明这张钱是从银行取出,所以无法负责。

家住通州的张先生也遭遇了类似的情况。张先生说,他在通州一家银行的梨园支行取了2000元钱,当时他把钱放到了钱包里,并没有太留意。但随后在进行消费时,经过验钞机检查,他才知道自己钱包里有两张100元的钞票是假币,并且两张假币的冠字号一模一样。北青报记者看到,这两张假币的冠字号都是“NH37480641”。

张先生认为,这200元假币是和另外的1800元一起从ATM机中取出来的,但是自己已经离开了银行,因此也拿不出证据来证明假币来自ATM机。

银行

假币并非来自ATM机

由于目前一些银行的ATM机都能够查询取款钞票的冠字号,ATM机当天所装入的钞票都会在后台系统里存有影像,并记录下冠字号码。查询时,将存有异议的钞票的冠字号码输入系统中比对,就能很快弄清到底是不是银行取款机吐出来的。如果后台系统里没有所查询的冠字号码,说明钞票并非来自取款机。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张先生和银行取得了联系,并告知对方自己的假钞来自于ATM机。银行方面经过一段时间调查后很快对张先生进行了回复。“银行的负责人说,已经查询了冠字号,但他们说这两张钱并不是从银行的ATM机器中取出来的。”张先生说。

北青报记者以市民身份拨打了银行的客服电话,工作人员表示,银行的存取款一体机是不可能出现假币的,这些机器上都有自动识别假币的功能,在存入钱时会对钞票进行识别。钞票在放入取款机时会经过人工检验和验钞机检验,不会出现假币。

观点

ATM机取假币纠纷举证难

徐先生和张先生坚持认为自己手中的假币是从ATM机中取出来的,但是想找到证据证明自己所说的经历却很难。

“很多银行的ATM机上贴着提示,说冠字号仅供涉假币查询,但是银行的人又说ATM机中不可能出现假币。这是不是有些自相矛盾呢?”腾讯微博网友徐女士说,银行虽然提供了涉及假币的冠字号查询,但是查询的结果也是银行单方面通知客户,如果客户不相信这个结果也没有办法再举证。“万一你真的从ATM机中取到了假币,首先你不能动地方,得立马报警,ATM机的监控还得有你取钱的钱号。这样你才能对应,更重要的是你还不能离开监控,否则你怎么证明监控画面以外你没有换钱呢?”

一位基层民警说,最近确实有人自称在银行的ATM机里取到假币而报警,但是由于缺乏证据而无法立案。“这种案件一般都缺乏证据来证明假钱就是从ATM机里取到的。”这位民警说,民警没有权力查看银行的录像,一般这种在银行ATM机里取到假币的案件只能单方面找银行解决,警方对受害人很难起到帮助作用,只能提醒大家仔细辨别,避免造成损失。

名词解释

“冠字号”是指每张人民币上的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组成的一组符号编码,在目前使用的第5套人民币中,一般前4位用红色字体标注的汉语拼音字母与数字组合称为“冠字”,后面的黑色阿拉伯数字标注的称为“号”,合称“冠字号”。

冠字号码跟身份证号码一样,实行“一票一号”,是每张人民币唯一的印证,由于每张纸币的冠字号码都是唯一的,冠字号码等于每张人民币的“身份证号码”,不论是存款还是取款,ATM机都可以记录纸币的冠字号码,用以追溯可疑钞或假钞。记者 李铁柱

标签:atm|假币|银行
稿源: 北京青年报  编辑: 林丽娥林丽娥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