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全方位打造民营经济“创新特区”
用足用活资金政策加快支持六类创新
——市委市政府出台《泉州市“支持企业全方位创新”行动方案》
南安光伏产业园一能源公司正在安装“机器人”生产线,这台“机器人”将代替工人完成产品的分拣工作。 (林劲峰 摄)
晋江陈埭创建鞋都电商园,聚集本地的企业创新地将销售渠道从线下转到线上。 (陈晓东 摄)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省委书记尤权指出,泉州推动企业创新不能停留在一般层面上,要支持企业全方位创新,通过不断推动技术、产品、组织、商业模式、市场等创新,加快产业提质扩容,培育更多龙头企业。
只有创新,才有出路。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入第二环节,市委将开展“支持企业创新在行动”列为“5个专项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加快创新转型“1+X”政策体系、拓展民综改革“1+7”政策体系等政策持续发酵的背景下,市委、市政府下发《泉州市“支持企业全方位创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原有政策、原有资金不变的基础上,切实提升各类奖励性、鼓励性扶持政策的时效性和实效性,进一步聚集各类资源、强化要素支撑,全力支持六大类创新,为全市企业拉开全方位创新的序幕。
□泉州网-泉州晚报 记者 朱娟娟 叶舒雯
行动特色
激励节点前移 上半年扶持资金到位六成
《方案》不新增扶持政策和扶持资金,而是通过转变思路,创新方法,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提升各类奖励性、鼓励性扶持政策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方案》提出,今年,对于现有的扶持政策,能够在上半年前(6月30日)兑现的,要简化程序、强化服务,抓紧拨付到位,力争上半年扶持资金到位达60%;对于需要调整申报程序、兑现时限的奖励扶持政策,要尽快提出调整方案,及时提交市委、市政府研究;对于确实无法调整的,要向市委、市政府作出书面说明。
今后,政策兑现时间原则上设为6月底(完成60%)、9月底、次年元月3个节点。在制定奖励性、鼓励性扶持政策时,要尽可能激励前移,兑现节点前移,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促进当年度经济增长的杠杆作用和引导效应。
强化要素支撑 市县两级创新资金不低于10亿元
企业要创新,要素是保障。《方案》在此前出台系列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各类资源,强化要素支撑,今后我市将建立财政投入逐年增长机制,确保每年市县两级扶持企业全方位创新发展的专项财政资金不低于10亿元。
资金保障方面,除市县两级财政支持外,我市还将助力企业积极向上争取产业振兴、技术改造等专项资金,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支持企业上市融资,通过债券、票据、集合信托、私募债等债务融资工具融资,大力发展股权投资业,发挥银行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的叠加效应。
用地保障方面,进一步加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建立工业用地使用年限弹性化制度,根据不同行业发展周期差异和民企自身用地需求,采取“分阶段出让、短期出让、租赁”等多种弹性土地供应方式,新增建设用地优先用于企业创新项目。
人才保障方面,深入实施泉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和“海纳百川”高端人才集聚等计划,支持企业与院校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加强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培养。
全方位跟踪服务 像管理重点项目一样服务企业
为确保行动取得实效,此次六类创新都由专门的牵头责任单位负责,我市将参照重点项目管理模式,加强点对点、一企一策扶持,建立责任到人、服务事项明晰、解决问题及时并公开承诺的全方位跟踪服务推进机制。
我市将按照相关政策要求、扶持方向筛选一批有创新潜力的重点企业、机构、项目名单,确定一批具有支撑性、关键性的年度重点扶持对象,及时主动帮企业解决具体难题,向企业提供向上报批、向上争取政策资金等配套服务。此外,每季度将召开一次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主持的联席会议,汇总梳理并研究协调解决企业全方位创新相关问题。
- 晋江启动“领袖菁英”培养工程 育民营经济专才2014/04/24
- 泉州加大改革创新力促民营经济“脱胎换骨”2014/03/06
- 2013年泉州民营经济蓝皮书发布 电子商务交易超千亿2014/02/28
- 晋江全力为民营经济发展打造良好软环境2013/10/31
- 力争五年民营经济总量达7200亿2013/04/15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