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立体停车场使用率不高 停车场车位别太瘦
位于中心市区津坂路的多层钢架立体停车场利用率并不高。(林劲峰 摄)
昨日,报道了市民期盼相关部门规划更多的地下空间建停车场,以缓解停车难问题。除了向地下要空间,建立体停车场亦能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限度地增加停车位。然而,我市目前仅有恒发、津淮街、市交巡警支队内的立体停车场作为公共停车资源对社会开放,立体停车场还未得到大范围应用。据悉,市城乡规划局今年拟规划推动新建立体停车场3个,新增公共停车位500个以上。那么,现今我市的立体停车场使用情况如何?还有哪些地方适宜新建?新建的立体停车场应注意什么问题?
走访
津坂路立体停车场:智能化管理使用率不高
津坂路市交巡警支队内有一个泉州最先进的立体智能停车场,共6层,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可提供300个停车位。该停车场采取电脑控制、机械操作方式,将汽车尽可能“叠放”一起,整个停车场都是智能化管理,当车主要取车时,只要把车的编号告诉车库管理人员,管理人员输入编号后,车子就通过智能装置自动降到指定位置。然而,如此先进的立体停车场,使用率却不高。
昨日下午,记者在该立体停车场内看到,只有不到一半的停车位停着车辆,而在停车场外,违停的现象并不在少数。在离该停车场仅一两百米的市公安局出入境办证大厅外,几部车辆违章停放,民警正贴单处罚。
九一街恒发立体停车场:一天20元轮转率较大
位于中心市区九一街的恒发立体停车场,是传统的坡道式立体停车场。据负责停车管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共有百来个车位,其中一、二层对社会开放,并计时收费,2小时以内5元,24小时20元。
据了解,九一街周边两侧并没有较大的地方可供停车,所以附近居民、单位员工的车辆都来停放,百余个车位只是杯水车薪。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车辆相对轮转率还是较大的,白天临时停车的较多,晚上则有些过夜的车辆。
津淮街立体停车楼:平时车多周末车少
顺着津淮街与温陵路交叉路口附近的电子指示牌,记者找到了位于津淮街的立体停车楼。据了解,该停车楼于2011年初投入使用,共有四层,可提供82个停车位。
管理员小陈介绍,虽然在路口就有指示牌,但是知道这个停车楼的市民并不是很多,到这里停车的主要还是附近的居民。现在周一至周五停车的数量会相对多些,周末则少些。
探因车位狭窄停车有难度
记者了解到,在我国不少地方立体停车场使用率偏低,收费贵是重要原因,但在连日的走访中,记者发现,我市公共立体停车场和地面停车场收费标准相差无几,许多车主亦表示,不愿意将车停入立体停车场并非因为收费问题而“嫌弃”它。
停车场近在咫尺,为何市民不愿将车开入?车主小刘道出极有代表性的理由:到立体智能停车场停车、取车都要等候,还得走上一段距离,麻烦得很。车主陈先生则觉得,该立体停车场的车位相对狭窄,作为新手停车时总感觉心慌,几天前,他就在倒车入库时刮擦到了爱车。
“在立体停车场停车不能像在地面车位上那样随意,它的车位两边都有挡板和柱子,为节约空间,车位宽度也大多比车身宽不了多少,一些车技不太过关的驾驶员停车时发生刮擦的事也确实有。”市交巡警支队内的立体停车场工作人员小王说,“大部分人主要还是嫌麻烦,在地面车位还有剩余的情况下,人们大多会选择地面车位。”另外几个公共立体停车场的管理者和小王的说法基本一致。
“立体停车场有很多优点,比如防晒、防雨、防盗等。”津淮街立体停车楼的工作人员小陈说,夏天太阳一大,立体停车场就很受欢迎。
建议闹市这些地方可建立体车库
据了解,泰和酒店旧址规划用地将重新建设五星级酒店。记者从规划方案上看到,新酒店包括34层的主体大楼、立体停车场及广场。市民建议,到时候如果部分停车场能够对外开放,将大大缓解附近居民的停车难问题。
有市民建议,在市工人文化宫内可以兴建立体停车场,场地可利用儿童乐园旁的空地。市民李先生建议,市工人文化宫区域是老城区的中心地段,汇聚了众多的人流、车流,停车资源十分紧张,而市工人文化宫门口广场上的停车位也总是供不应求,如果能够利用文化宫内空地兴建立体停车场,不愁没人停车。
有市民称,坪山路西侧地段本来规划建设高楼层的立体停车楼,可提供约300多个公共停车位,此前曾看到工地挖地基,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工程停工,工地就一直闲置着。如果该立体停车楼能建起来,能有效缓解附近居民停车难题。
车主陈先生则建议,新建的立体停车场,设计应更人性化,比如,车位空间宽敞些,吸引市民停车。(记者 杨佳彬 李凯龙 实习生黄严禾 黄奕群)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