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家3口染H7N9其中1人死亡 未确定人传人
据新华社电昨日,浙江省卫计委通报一起杭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家庭聚集性病例调查进展情况。今年1月,杭州市萧山区一个家庭出现聚集性病例,3人发病,确切的感染原因国家和省级专家正在研究。
男子染病后妻女发病
浙江省卫计委此前通报,1月20日,49岁的杭州萧山患者俞某某被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3天后,其23岁的女儿也被确诊。两人均被确诊为重症。27日,医院再度确诊,患者俞某某的妻子王某某也感染了H7N9禽流感病例,病情为轻症。
据H7N9禽流感诊治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科副主任梁伟峰教授介绍,在这一家三口中,父亲最先发病。21日起,曾陪护过俞某某的女儿开始出现喉部不适,22日起出现发烧情况,后经医院病毒检测,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22日,陪护过丈夫的王某某也出现咽部不适伴咳嗽咳痰等情况,并于27日被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目前,俞某某因医治无效已死亡。
聚集发病原因未确定
对于聚集发病的原因,有专家认为三人有共同禽类暴露史;而有专家则认为他们之间存在人际二代传播,最先发病的丈夫传给了妻子和女儿的可能性较大。目前,专家尚无明确定论。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表示,即便这起家庭聚集性病例被最终确认为有限人传人,大家也不必恐慌。从目前国家发布的情况看,尚未出现持续的人传人,而仅仅是不排除有限的非持续的人传人。“所谓‘有限’指的是传染的范围受限,是个案性的,而非广泛性的人传人;而所谓‘非持续’指的是没有连续传代的情况,仅出现个别的甲传乙,但没有发现乙再传丙的三代病例。”李兰娟院士说。
H7N9防控专家、浙江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陈直平也表示,人传人分为有限人传人和有效人传人两种。有限人传人是指病毒人际传染概率极低的现象。在本次疫情中,有部分人是易感体质,所以很容易感染上病毒,但一般不会出现多代传染,最多是传染一个人,且传染完毕后就停止。
昨日疫情通报
福建省新确诊1例
浙江省新确诊3例
广西首次确诊1例
-释疑
H7N9比H5N1更易感染人
“出世”不到一年,H7N9已在全国引发超过250个确诊人间病例,其中至少6宗家庭聚集性病例。相比之下,“老牌”禽流感病毒H5N1似乎“老实”许多。H7N9的“活跃”,是否意味着它比H5N1更容易发生“人传人”?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应急办主任冯子健昨天介绍,最近一年来,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确实出现了数宗家庭聚集性病例,比H5N1的表现更“活跃”,这说明H7N9比H5N1更容易感染人,但不意味着H7N9更容易出现变异。
科学家对病毒H7N9的不间断追踪和分析显示,它尚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现有的数宗家庭聚集性病例,不排除家庭成员是因为共同暴露于受病毒H7N9污染的环境下(比如活禽市场)而感染;即便是有限的人传人(如因长时间近距离照料已发病的家庭成员后也出现相关症状,被确诊感染),也只有二代病例,从未出现三代或四代病例,“这说明H7N9尚不能持续人传人”,冯子健说。
针对多数确诊病例包括多宗家庭聚集性病例均有活禽暴露(接触)史,国家卫生计生委日前发布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第三版)已明确建议在疫区阶段性关闭活禽市场;在未发生疫情的地市,也建议采取活禽市场“一日一清洗,一周一消毒,一月一休市”的防疫措施。新京报魏铭言
-提醒
农业部:正规渠道买禽肉可放心吃
据新华社电据中国畜牧业协会调查估算,受H7N9流感病毒影响,近期养禽业损失约200亿元。农业部兽医局局长张仲秋昨日表示,目前没有充分证据证明H7N9病毒是由家禽直接传染给人的,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经过检疫合格的禽肉是安全的,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张仲秋在农业部昨日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指出,从监测结果看,目前养禽场还没有检出H7N9流感病毒;从基因序列分析看,去年以来,兽医部门累计从家禽或环境中分离到96株H7N9病毒,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禽源病毒与从人分离到的病毒不同,从人分离的病毒在两个关键基因位点上发生了突变,这两个位点的突变导致病毒对人的适应并引起人感染发病。
“到现在为止,还不能肯定是哪种动物传播给人的,也没有足够证据证明‘病毒是通过家禽直接传播给人’。”张仲秋表示。
“虽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H7N9病毒的传播途径和机理,但所有流感病毒的抵抗力都非常弱,高温可以杀灭病毒。只要在加工时烹调熟透,禽肉是不会携带病毒的。”张仲秋表示,春节将至,亲朋好友聚会时没必要放弃鸡鸭鹅肉,可以放心食用。
- 厦门2岁男童确诊感染H7N9 福建已累计报告11例2014/01/30
- 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勤洗手很重要2014/01/30
- 各地蔓延H7N9禽流感谣言 多名散布者被拘留2014/01/29
- “多地医生感染H7N9”是谣言2014/01/28
- 厦门确诊首例人感染H7N9病例 病情危重正在抢救2014/01/28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