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主流媒体看晋江 >>正文

晋江安海什音研习班新老乐传唱 什音重焕生机进校园

www.ijjnews.com   泉州晚报  2014-01-13 10:24
  

 

什音面临演奏人才青黄不接的处境

本报讯(记者 许雅玲 戴涵琦 文/图)每周一下午三点,晋江安海老人学校的广场上总会响起美妙的音乐,安海什音研习班20多名退休老人又在排练曲子了。老人们分工合作,技艺娴熟,以鼓指挥,以唢呐主奏,箫、喉管衬托,以三弦、月琴、双青等弹拨乐及瓢弦、京胡、板胡、二胡等弦乐配合主旋律加花演奏,形成支声复调,又有打击乐的渲染,格外悦耳。最近,研习班的老人们发起了“什音进校园”计划,想把毕生的什音知识传授给孩子们,让曾经风靡闽南的什音重焕生机。

历史 曾是宫廷乐 百年前传入

什音,是古中原宫廷音乐在闽南地区的遗存。相传起源于唐代,唐明皇李隆基宫廷中就有类似什音的音乐。1852年,由石狮人传入闽南民间,成为闽南什音。什音现有曲谱400首左右,可边演奏边行走,也可以定位演奏,闽南戏曲中的打城戏、歌仔戏、高甲戏等剧种,都吸收了什音曲牌。2005年11月,闽南什音被列入第一批10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

安海什音研习班的负责人黄明友告诉记者,安海什音在清末至民国初年最为鼎盛,当时的什音社就有数十个。

组建 老人研习班 民俗活动多

“什音的发展比较起伏,中间有停断过一段时间。”黄明友说,在“文革”期间什音曾受冷落,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才又风行,只不过都是民间的小组织。2010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安海什音研习班成立,目前有成员20多人,年龄从50岁到80岁不等。每周一下午,研习班的老人们都会齐聚一堂,排练曲子。

现在的什音社经常参加民间的习俗节日活动,比如踩街、婚丧等场合,什音不再是高端的宫廷音乐,而是融入民间文化。安海什音研习班每年至少开展四五场活动,同时还走出家门与石狮等地的什音社开展交流。

[1]  [2]  下一页  尾页
标签:研习班|安海什音|演奏
稿源: 泉州晚报  编辑: 李华燕李华燕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