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正文

曾经的民间小调如今几近失落 安海有个“什音研习班”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3-12-01 11:05
  

  晋江新闻网12月1日讯  “在不久之后,我们将借助安海西隅小学这个平台,把什音传承下去。”这段时间,晋江安海什音研习班出了个好消息,研习班负责人黄明友告诉记者,以后“什音”将走进安海西隅小学,他们这帮年纪都在花甲之上的“老家伙”会把毕生的什音知识传授给孩子们,让曾经风靡安海镇的什音重焕生机。

  什音是由南北管弦乐、打击乐等多种乐器组成的合奏。它起源于笼吹音乐的“十音吹”,并在流传中吸取外来诸多曲调,成为独立的地方乐种,是泉州主要的民间音乐形式之一。“我今年68岁了,记得童年时候什音在安海镇很流行,几乎每个村都有一支什音队。”黄明友说,当时的什音比南音流行多了,什音比起南音曲调活泼,也简单易学得多,其演奏形式要更加随意和自由,曲目也大多比较短小,可以无限次反复,多则二三十小节,少则五六小节。

  关于什音的起源还有个未经考证的说法。相传明末清初,各个村的村民到全国各地当兵,就将当地的乐器带回家乡,大伙手持来自南北的乐器同时演奏,发现曲子竟然非常豪壮、欢快,慢慢就形成了一种音乐。

  “现在,整个安海镇就剩下我们这支什音队了”,黄明友说,在“文革”期间什音曾受冷落,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初,才又风行,可是都是民间的小组织。2010年在安海镇政府的支持下,安海什音研习班得以组建,什音爱好者们才真正有了一个“家”。至今有成员30多名,其中有各个村年老的什音师傅,也不乏民间音乐爱好者。

  每逢星期一下午,这群老人就会聚在安海朱祠后练习,多达三十余种的乐器同时奏响,那场面别提有多热闹。而且他们经常参加民间的习俗节日活动,比如,踩街、婚丧、喜庆等,深受大伙喜爱。

  除了日常的练习,将什音真正传承下去是他们一直以来的心愿。“我们一直在收集什音乐谱,将这种口口相传的音乐用文字的形式保持下来”,安海什音研习班另一主要负责人黄汉溪原本是个中学退休音乐教师,他告诉记者,什音是个古老的乐种,以前根本没有乐谱,研习班成立后,社员都先把自己懂得的什音曲唱出来,再由他和几个有底子的老人写成简谱和宫尺谱,而他们也常常到安海各个村,从村里硕果仅存的几个老人那里得到一些几近失传的什音谱。

  如今,安海什音研习班已经汇编了2本乐谱,收集曲目超过100首,乐谱有了,老师傅也有了,现在就差小徒弟了。日前,安海什音研习班通过跟几个学校的联系、考察,最终选择了安海西隅小学,他们将在安海西隅小学内开设一个什音班,每周义务为孩子们进行什音教学,将这种古老音乐传下去。(记者_王婉芳)

标签: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李华燕李华燕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