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实名制施行两个多月 泉州部分代售点仍无需登记
蹊跷
未提供身份证 新卡已登记信息
为何不需要身份信息仍可购得手机卡?昨日,记者持30元购得的手机卡拨通相应运营商的客服电话进行咨询。当询问该卡是否已登记姓名时,对方称“已登记”。当记者解释自己购买时并未提供任何身份信息,表示想询问登记的用户姓名时,对方表示,按公司规定,咨询电话仅可核实,不得告知用户信息。
随后,记者又用40元购得的手机卡致电另一家运营商的客服电话。对方称,该卡状态正常,可使用。“为什么我没登记信息还能买到卡?”记者问。对方称,该卡已通过短信登记过身份信息。
内幕
商店追求销量 利用他人姓名开户
未提供身份信息,为何卡上却已登记身份信息?对此,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经营者表示,为了增加销量,若用户不想用本人身份证办理手机卡,他们会利用其他身份证办理。
对此,营业厅工作人员提醒市民,在路边摊购买的以他人姓名开户的手机卡,会给自己日后更改用户名带来一定难度。民警同时提醒,市民勿使用他人信息为手机开户,避免日后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纠纷或麻烦。
处罚
不配合实名登记 可对运营商罚款
记者了解到,电话实名制在2010年也曾实施,但当时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支持,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今年9月1日开始,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对新增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含无线上网卡)用户实施真实身份信息登记,严格实行“先登记,后服务;不登记,不开通服务”。此次实名制,工信部对三大运营商施加了更大的压力,如果运营商不配合实名登记工作,将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同时,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如泄露、篡改、毁损或出售用户个人信息,也将面临1万元至3万元罚款。
其实,早在2006年,泉州在全国率先推行手机实名制,相关部门与本地5家通信运营商取得共识,当年3月9日起,泉州市新入网的手机与小灵通用户必须全部实行实名登记制度。然而,实施过程中,一些代理网点想出“变通”办法,即自己胡乱在登记簿上虚构购卡人的身份信息。为此,该规定一度“有名无实”。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