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街镇动向 >>正文

安置回迁在即 梅岭村官“问道”武汉百步亭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3-07-25 09:49
  
如何做好大规模安置回迁工作,跟进配套新型社区管理服务,打造幸福和谐家园,成为确保群众“幸福归巢、温馨回迁”的关键所在。

  02让群众生活幸福和谐氛围如何营造?

  困惑:“安置回迁后,如何营造和谐社区氛围,让群众生活真正感到幸福?”

  这是梅岭街道梅青社区党支部书记庄烜炜“取经”百步亭前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在即将启动的梅岭组团安置回迁中,梅青社区将迎来30万平方米安置楼房回迁。对于没有接触过安置小区的庄烜炜来说,一下接手这样“大楼盘”的日常管理服务,可以说是不小的挑战。

  取经:在百步亭社区第三居委会,康和党支部书记张丽提起社区的文化建设,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从连续举办多年的“万家宴”,到元宵灯展,再到饺子节等,社区文化成为居委会一张靓丽的名片。在第三居委会怡康苑小区,每个角落都成了居民开展文娱活动的阵地:象棋兴趣小组占据花园小亭,书法兴趣小组、摄影兴趣小组等落户居民楼架空层……浓浓的文化气息无处不在。

  “社区靠群众,群众靠发动,发动靠活动,活动靠文化。”张丽说,要想社区管理好,关键得居民满意,有了宜居小区作为硬件配套,还要满足居民精神需求,让居民都能享受快乐生活。

  启发:“在晋江,类似广场舞、腰鼓队等文娱活动不在少数,但不少回迁群众碍于面子,不愿参与。如何让活动开展起来,搭建平台很关键。”庄烜炜感触良多:今后在各安置小区内,社区或将主动靠前服务,利用小区公共区域,搭建各类活动平台,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打造社区的文化名片,共同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

  03做好群众服务管理机制如何创新?

  困惑:“安置回迁后,如何在管理机制上创新,给群众更好的服务?如何做好安置小区的配套,让群众安居乐业?”

  此次带队“取经”百步亭,梅岭街道党工委秘书许党恩希望能从“百步亭社区管理模式”中汲取经验,用于今后辖区安置群众的管理服务当中。

  即将启动的梅岭组团安置回迁,梅岭街道辖区共有17个安置项目,涉及7个社区,安置面积200多万平方米。今后如何做好安置项目管理,跟进安置群众日常服务,是梅岭街道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取经:百步亭社区干部喻敏介绍,辖区所有小区、8个居委会、各小区物业等,都归属社区管理。通过交叉任职,居委会主任参与小区物业监督,物业主任、业委会主任参与居委会管理服务,定期召开联席例会,协商处理社区事务。通过三方联动,及时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避免问题累积进而激化。统一规划社区所有商业资源,引进配套商业业态,为居民就业、日常购物等提供便利。

  “我们上班赚钱、买菜购物基本都能在社区实现。”走访时一位居民笑着说,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干部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把社区作为一个“大家庭”来建设,生活在这样的“大家庭”里,还能不幸福吗?

  从喻敏口中,许党恩还了解到,真正让百步亭居民感到幸福的,还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通过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让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日常管理服务中来,还使部分热心居民成为社区的好帮手,哪户居民家里有事,大家都愿意伸出援手,慢慢地,“家”的氛围就越来越浓了。

  启发:“此行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了‘最好的服务就是最好的管理’。”许党恩表示,今后安置社区的管理,他们也将从群众的生产、生活入手做好日常服务,不仅为安置群众寻求就业机会,还要引进相应商业配套(如生鲜超市等),为他们提供生活便利。

  许党恩说,街道还将考虑借鉴百步亭社区“交叉任职”、“多方联动”的管理方式,采用“四位一体”(街道、居委会、管委会、物业)的管理模式,以提高基层社区与小区物业服务居民的效率。同时,组织开展更多样化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做好安置社区老人、青少年等日常服务,将辖区所有安置社区打造成一个和谐幸福的大家园。

  背景链接

  武汉百步亭社区占地3平方公里,下辖8个社区居委会,现入住12万人,不仅是全国文明社区示范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还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首创中国“建设、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百步亭社区管理模式”,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魂、以文为美、以和为贵”的核心理念,创建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区。(特派记者赖自煌)

首页  上一页  [1]  [2] 
标签: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李华燕李华燕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