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主流媒体看晋江 >>正文

陈荣法:提升党建“晋江经验” 引领县域经济发展

www.ijjnews.com   《中国组织人事报》  2013-07-24 15:57
  

改革开放以来,晋江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12届位居全国百强县第5-7位,综合实力连续19年位居八闽首强,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晋江经验”。这些成绩的取得,关键就是晋江市委始终坚持把党的建设作为县域发展的“第一保障力”,致力于推动“五个转变”,以发展的成果来检验党建工作的成效。

努力推动党建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不断增强党的领导力。一是坚持“为事业用干部”。大力倡导“只需干事不需跑、只需公认不需跑”选人用人理念。2011年,科级领导班子换届时,改变以单位为主体传统考核模式,委托社会调查队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换届后,又在全省率先试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去年,开展科级以下干部交流轮岗时,首次引入实绩量化计分择岗办法,在干部中形成良好的工作导向、实干导向和为民导向。二是推行“成建制工作法”。针对城市改造和项目建设需要,先后在“九大组团”、“五大片区”等重大项目成立指挥部和临时党委,从各镇街、单位成建制抽调干部近4000人(次)全脱产进驻一线,将项目任务逐级分解、层层包干。三是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围绕构建“5541”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推进全省人才强市试点工作,出台全国县级市首份优秀人才认定标准,成立全国首个县级博士协会。

努力推动党建从经验型向创新型转变,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一是创新农村党建。去年村级组织换届后,紧紧扭住能人不足、村财薄弱等两个突出问题,实施“领头雁”示范工程。探索先进村帮带后进村机制,推行“五帮五建”工作法(即帮党建,建强一个领导班子;帮思路,建立一个发展规划;帮管理,建好一套工作机制;帮经济,建成一个集体项目;帮民生,建设一批实事好事)。二是创新非公党建。围绕服务民企“二次创业”,先后成立12家非公企业党委、纪委、党校和学习中心组,示范带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在非公企业全覆盖。此后在全省率先探索“二带十”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以2家重点企业为核心,按照“分区联片、整体推进”模式,辐射带动周边10家企业;在全国首创“三位一体”非公纪检组织体系,成为全省廉洁文化进非公企业联系点,非公党建成为晋江党建的“名牌”。三是创新机关党建。在全省独创市委组织部和市直党工委合并运行模式,先后开展“品牌创建年”、“典型培育年”活动,在市直机关构建“一系统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工作格局。

努力推动党建从事务型向事业型转变,不断增强党的战斗力。一是用解放思想引领事业。用县域发展共同事业引领党员干部共同奋斗,不断创新“晋江经验”、振奋“晋江精神”、凝聚“晋江力量”。比如,2011年,省党代会首次写入“晋江经验”后,开展“省委新要求,晋江怎么办”大讨论活动;2012年,针对县域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召开“贯彻十八大、推动新跨越”务虚会,提出“五城同创”发展思路;今年,又结合“增强忧患意识,推动长远发展”活动,提出“学新竹、追昆山,创新发展晋江经验”。二是用能力提升推进事业。建立“领导干部上讲堂”制度,构建市委中心组、晋江大讲堂、晋江干部学堂、党校主体班次为一体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把对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纳入干训范畴,成立全国首家县级青商学院,在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举办多期总裁班。三是用督查落实保障事业。在全省首创“督查工作的反馈、整改及追究制度”,对督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公开、及时通报,由纪检监察和组织人事部门根据情节轻重予以处理、督促整改。围绕落实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开展监督检查,特别是在“九大组团”、“五大片区”以及经济开发区新拓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中设立清障排查组,创新建立“联合督查工作机制”,有力推进了组团和项目建设。

努力推动党建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一是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在全省率先建立县级党员互助协会,设立党员互助资金。每年七一向全市党员寄发红色贺卡,推行党组织关怀党员“十必访”制度,建立困难党员慰问帮扶五项机制,实行技能培训、医疗优惠、金秋助学等十余项帮扶措施,极大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二是推行村级组织公共服务模式。适应城镇化加快发展需要,在全省率先整合农村“六大员”,按照 “一个服务中心、一支服务队伍、一批服务项目、一套服务机制”模式,建立“主干抓总、两委分片、党员领格”网格化服务机制,构建“15分钟”服务圈。

努力推动党建从活动型向机制型转变,不断增强党的内生动力。一是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在全省县级率先出台党建工作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实施意见,每年底村、镇、市自下而上专项述职,党建工作纳入镇街绩效考核评估、干部适岗情况评估范围。去年,综合考核排名后三位的镇党委(街道党工委)书记还由组织部长约谈。二是推进党建工作项目化。坚持像抓经济工作和项目落实那样抓党建工作。去年,结合“项目落实年”活动专门安排党建项目30个。今年,在“深化项目落实年”活动中又按市、镇街、系统、支部等四个层面策划项目,其中市级项目25个、总投资2856万元。三是探索党员能进能出机制。在全省率先探索党员能进能出机制,实施党员登记制度,确定灵源街道党工委、英林镇党委等2个单位为试点,通过申请登记、党员承诺、民主测评等环节,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增强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被推荐为中组部发展党员工作联系点。(作者系福建省晋江市委书记)

标签:党建 经验 引领 县域 项目
稿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 李华燕李华燕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