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漳泉拟建立白海豚连保机制
死后的白海豚被解剖,将制成标本。
白海豚尸体如何处理?
(释疑:已完成解剖,将制成科普标本。)
“虽然这只白海豚已经死亡,但因为它的体型等很奇特,具备很高的科研、科普价值。”辛建军介绍说,6月4日凌晨白海豚死亡后,参与抢救的专家第一时间将白海豚尸体冷藏妥善保管。之后,厦门市海洋渔业部门雇请一艘船艇,将白海豚尸体先从小嶝岛运到大嶝,再辗转运回岛内一科研基地。除鉴定死因外,更重要的是着手准备将白海豚的尸体制成科普标本。
目前,白海豚尸体已完成解剖,表皮和骨骼要制成标本,还要经过脱脂、漂白等一系列流程,起码要好几个月才能完成。标本将被送往火烧屿的中华白海豚科普馆,除了科普展示外,更要让市民感受到中华白海豚目前恶劣的生存状态,唤起公众对海洋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
■链接
救援过程全记录
5月25日清晨6时30分左右,一只搁浅在滩涂的受伤白海豚被小嶝岛村民发现,村民对它泼水保湿。早上8时许,白海豚被村民和民警抬上担架,就近送往当地一家水产公司的临时水池里,海洋渔业专家赶来会诊并涂药。
5月26日上午,海洋专家赶往小嶝岛,对受伤白海豚进行检查、救治。专家检查发现,白海豚的头部、身体、尾巴等部位不同程度受伤。此外,白海豚一直不肯主动进食。
5月27日,来自南京和南宁的两位海洋专家赶赴小嶝岛,对白海豚进行会诊,专家初步判断,白海豚不仅有外伤,还患有慢性病。当天,专家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它补水补食及补充营养,并对它采集血样和胃液作进一步分析。
5月28日,白海豚仍不肯进食,但配合专家灌食治疗。
5月29日-31日,专家继续对白海豚实施涂药、灌食、输液治疗,但它的虚弱状态没有改观。
6月1日中午,白海豚出现少量反胃吐鱼现象。
6月2日上午,白海豚吐出补食的全部鱼物,专家暂停补食方案,改为点滴输液。
6月3日上午,白海豚动作迟缓,游动速度下降,体能愈发不支;下午基本浮游不动,补水全部吐出;傍晚开始出现下沉迹象,需借助人力采用担架半湿法托住和人工浇湿方法。
6月4日凌晨1时39分,白海豚停止了呼吸,不幸死亡。现场值守工作人员和专家在白海豚四周点燃蜡烛,表达哀思。之后,白海豚的尸体被移入养殖场冻库暂存并辗转运回岛内一科研基地。
(图片均由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提供)
■延伸
厦漳泉将建立白海豚连保机制
厦门海域白海豚不足百只 生存环境让它们“步步惊心”
厦漳泉将建立白海豚连保机制
厦门白海豚老多幼少
中华白海豚,是中国仅存的国家一级保护鲸豚类哺乳动物。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管委办主任吕日周介绍说,在中华白海豚的保护上,厦门早已做出行动。1997年,厦门建立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颁布实施《厦门市中华白海豚保护规定》;2000年,建立“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中华白海豚等保护物种为核心;2004年在火烧屿建设濒危物种保护中心;2008年建设“中华白海豚救护繁育基地”和“鲸豚湖”以及鲸豚启智乐园等。此外,近年来,厦门海域逐步减少海上养殖,严格执行伏季休渔,进行增殖放流等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周边的海洋环境,使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繁衍环境得到改善。
但由于白海豚每三年才生一胎,繁殖率、生存率低,同时受不断恶化的生存环境影响,这个家族有濒临绝迹的危险。据介绍,几年前厦门海域白海豚的数量有约400只,现在越来越少,种群越来越不稳定,目前已不足百只,只有60-80只,而且多是年龄较大的白海豚,幼年的比较少。
生存环境“杀机四伏”
“要让白海豚停在这片海,爱上这座城市,维护海洋环境是根本。”海洋三所海洋珍稀动植物研究中心研究员祝茜教授指出,虽然近年来厦门的海洋生态环境已改善很多,但仍无根本性改观,从本次搁浅事件可见一斑,白海豚体表的陈旧性伤痕也说明问题。
祝茜介绍说,目前厦门的白海豚自然保护区与人类活动高度重叠,污染排放、海洋工程建设等都可能影响到白海豚的生存环境和生命安全,如水下面有渔民设置的渔网,白海豚经过时易被渔网缠住,此次死亡的白海豚,被发现时身上就有不少被渔网割伤的痕迹。而施工设备产生的噪音和频密往来船只的机械噪音、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都让白海豚的生存环境“步步惊心”。此外,船只的螺旋桨也给白海豚带来致命的杀伤力。
酝酿白海豚人工饲养
昨日,与会专家指出,从此次事件可以看出目前厦门在救护海豚方面仍存在部分不足。这些不足,除了上述所说的环境因素外,还表现在厦门目前尚无较有实际经验的鲸豚兽医,多数兽医主要服务家庭宠物,无治疗护理海兽知识;此外,保护区救护设施设备不够完善,没有配置专门的治疗监测仪器设备,求助医院难度较大。
对此,吕日周透露,今后,厦门将深化火烧屿海豚救护与繁育基地功能和设施建设,开展中华白海豚人工种群建立项目研究。其中,包括对现有的鲸豚湖进行湖内深挖,完善功能等;实施厦、漳、泉海域中华白海豚种群结构、分布等情况调查;开展火烧屿基地海豚人工饲养繁育环境评估研究;开展海豚人工饲养与繁育生物学基础研究;加强保护区界内陆海执法监管;推进建立厦漳泉三城白海豚连保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周边地区涉海工程对白海豚资源及其生存环境的影响。此外,争取年内挂牌“厦门保护中华白海豚协会”,并进一步推动建立“厦门中华白海豚保护基金会”。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