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引领 晋江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核心提示:3月底发布年报后,中国节能海东青行政总裁粘伟诚的心情不错,在纺织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他的公司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收入增长13.5%,毛利增长16.6%。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中国节能海东青“立体工程结构性非织造材料”销售额增长12.7%,产品平均售价比2011年高出约6.8%。这款倾力研发的拳头新品,总算没让公司失望。海东青的好成绩来自于转型升级,来自于科技创新。
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晋江干部和企业家都有一个共识———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支撑经济强盛的筋骨,是竞争力的核心。3月25日,以“创新驱动”为主题的晋江工商企业界千人大会,吹响了打造“智造名城”集结号。拥有产业“大块头”的晋江,进入了展现“智慧”的全新阶段。
“智造名城”就是要通过创新驱动,更加依托智慧元素、科技元素、现代元素,引导产业向高端化、时尚化、信息化发展,提升产业和城市综合竞争力,推动晋江由“制造业基地”向“智造名城”转变。创新驱动,打造“智造名城”,晋江的党、政、企正释放出强大的“正能量”。
-记者 吴道淼 陈维曦 实习生 柯明娇
规划提领
以智兴业成政企共识
创新是晋江创造经验、创造历史的主线;创新是晋江突破制约、超越现在的主推器;创新更是晋江奋力争先、赢得未来的主战略。创新之于企业,是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创新之于晋江,是“制造”向“智造”转变的突破口。
一辆宝马车,相当于20多辆甚至更多的吉利或者奇瑞;一个爱马仕包动辄数十万元,中国要生产多少个包才能抵得上一个爱马仕?一个阿里巴巴,淘宝和天猫去年的成交额就超过1万亿元,相当于陕西省GDP的总量。品牌、创意等智慧元素产生的价值令人震撼。
尽管以鞋服为代表的晋江制造闻名遐迩,近年来却遭遇了各种要素制约,发展短板不断显露;虽然企业遍地开花,但产业层次偏低,创新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低。随着制造业赖以生存的“低成本优势”逐步消失,原材料价格、劳动力价格、资源类产品价格的上涨趋势不可逆转,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才能从源头上解决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与全国百强县及周边发达区域比较,晋江的产业层次偏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创新能力不足。同样是百强县,昆山仅IT产业年产值就达4516亿元,是晋江规上工业产值的将近2倍。从产业结构看,晋江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落后的现代服务业已难以满足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的需求。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已成为晋江的必然选择。
转型升级,刻不容缓。最知企业心的晋江党委、政府担起了规划师的角色。去年以来,晋江市委书记陈荣法带队,以“创新”为主题的企业调研就超过100场。就在半个月前,陈荣法来到龙之族公司,就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提升晋江染整水平这一话题与企业主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深入探讨,当场解决了企业在创新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只有调研才有发言权。通过密集走访,晋江的决策者们听到了来自企业一线最真实的声音,这些都成为晋江制定产业发展目标的基础,帮晋江找到了帮扶企业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3月25日召开的晋江工商企业界千人大会上,一份《晋江市打造“智造”名城行动方案》与企业家见面。其中六大举措,剑指“智造”名城。突出新型化,整合提升传统产业;突出规模化,扶持培育新兴产业;突出高端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多元化,全面推进科技创新;突出集约化,拓展提升园区载体;突出现代化,加快发展高效农业。六化并举,晋江力争到“十二五”末形成“制造与创造融合、传统与新兴并重、二产与三产并举”的产业新格局,经济发展模式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确保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650亿元,年均增长12.7%。
千企大会吹响了打造“智造名城”集结号。恒安集团CEO许连捷在大会上道出了晋江企业家的心声:“晋江的企业家们应该加强创新紧迫感,立足本土,放眼世界,抓住晋江打造‘智造名城’的契机,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经营好自己的企业,努力从中国名牌向世界名牌方向前进,争取在新一轮挑战中继续成为领跑者,为晋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会后两天,晋江市委书记陈荣法带着恒安许连捷、盼盼蔡金垵、七匹狼周永伟、利郎王冬星等45位企业老板再次问道北大,汲取“创新”养分。课堂互动环节,这些草根“英雄”凭实战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经验,与北大专家系统的学术研究理论不时擦出智慧火花。
为了鼓励创新,支持“智造”,去年以来,晋江先后梳理完善了20多份产业扶持政策,涵盖工业设计、品牌运作、商贸物流等领域,全方位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精益管理、改制上市。在晋江党委、政府的规划引领下,“以智兴业”成为企业的共识。
有“智”者是“晋”城;众志成城方能众“智”成城。
服务提效
得人才者得天下
打造“智造名城”,核心是企业。党委、政府的服务效率,决定企业的发展速度。
时间就是金钱。原本需要5个工作日才能完成企业增资扩营核准登记的所有手续,仅用30分钟就全部解决了!近日,大力亚服装科技有限公司在晋江审批中心工商窗口办理手续时,走“绿色通道”,大大减少了时间成本。
“事实上,不只是大力亚,针对类似的典型成长型企业及‘智造’企业,审批窗口都为他们提供了‘绿色通道’,指派专人全程跟踪指导,一办到底、当场办结,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整个流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工商窗口洪文志科长表示。
政府的高效服务,直接促进了项目的快速落地、开花结果。晋江市首个工业设计产业园区———晋江国际工业设计园,不到半年时间就已开园,首批11家工业设计机构正陆续入驻,创意的力量将助力晋江产业实现新跃升。
打造“智造名城”,人才是动力。得人才者得天下,人才是创新最核心、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创新创业决定性的因素。
不久前,向晋江市人才办提交手续后,晋江市佶龙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胡大宛热切期盼着自己的人才购房补贴兑现。原来,胡大宛2011年、2012年相继被认定为第二类优秀人才,每个月可以拿到8000元的津贴,还能享受40万元的购房补贴。
人才政策的出台,让他的置业愿望提前实现。去年,胡大宛在离公司不远的罗山街道华泰小区购置了一套90多平方米的房子,妻子随后也搬了过来,在外打拼的子女们偶尔也来走动走动,一家子其乐融融。有了落脚点、解决了后顾之忧,胡大宛更有干劲了。“买了房子,我就是真正的晋江人了。”胡大宛高兴地说。
环境是气候,创新资源、人才是“候鸟”。哪里“气候”好,“平台”优,“候鸟”就往哪里飞。
两年来,晋江通过完善人才政策、率先出台优秀人才认定标准、成立全国首个县级博士协会、建设中国海峡(晋江)人才市场、提供优秀人才保障房等一系列举措,营造了引才育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取得了新成效。与此同时,晋江加快城市改造建设,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环境逐步改善,城市管理日趋精细化、科学化、长效化。优秀人才纷至沓来,一个个“智慧大脑”助推“智造晋江”阔步前进。
平台提升
金融科技创意多头并进
打造“智造名城”不能纸上谈兵,要有实实在在的平台载体。晋江党委、政府当起了指挥员,他们积极对接、整合各类优质资源,聚集一切创新要素,为创新铺路建桥。在这根无形的指挥棒下,晋江洪山文创园、“三创园”、海峡石化产品交易中心、陆地港、全国首个县级博士协会……一个个创新服务平台为转型升级插上了隐形的翅膀。
公共服务平台,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源头。
近年来,晋江与东华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设立师资专业进修、企业人才短期培训、非全日制学历或学位教育、实训与联合培养基地,着力建设产学研平台,加快纺织鞋服技术的集成、孵化和集群产业化;与北京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在科技开发、人才培养、医疗卫生等方面展开合作;与哈工大合作,免费为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提升,与福州大学合作在晋江开办福州大学晋江学院。
晋江还引进了中国纺织研究院,国家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晋江设分支机构,投建福建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立纺织鞋服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中心。下一步,晋江还将积极争取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中科院海西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在晋江设立分支机构,建设更多的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使之成为晋江企业科技创新的源头,资源共享的平台。
金融平台,为企业创新提供了资金保障。
作为国内最大的场外股权交易市场,天交所融资方便快捷,成本低,受到中小企业青睐。在政府的助力下,不到一年的时间,晋江已有8家中小企业在天交所挂牌。
“这几年公司产能大幅提升,我们希望借助天交所顺利完成融资,赢得发展机遇。”艾而丹光电公司董事长许文聪认为,在经济整体低迷,中小企业融资极为困难的当前,晋江政府主动帮助企业对接天交所,无疑是雪中送炭。
对于晋江企业界来说,在2012年之前,“天交所”仍然是一个陌生事物。为了培育晋江场外交易市场后备资源,扶持企业场外市场挂牌交易,去年3月中旬,晋江市研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提升企业改制上市综合效益若干意见的补充意见》,对企业在场外交易市场挂牌进行奖励扶持。为了让更多高成长的中小企业在家门口就可对接天交所这一优质资源,去年9月,晋江引入了天津股权交易所泉州区域运营中心在本土“安家”。
去年年底,省政府正式批准晋江市建设金融创新先导示范区。在机遇面前,晋江编制了区域金融平台建设规划,制定了“金改”20项举措,“金改”交响曲在一片高效、迅速的气氛中华美上演。晋江金融办主任刘向阳表示,晋江金改的着力点是服务实体经济,将立足满足中小微企业需求,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努力破除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文化创意平台,是创新的一个支点,产业的杠杆只有找到支点才能获得巨大的效益。
经过多年的发展,晋江包括制鞋、纺织服装等多个行业在内的产业已经闻名遐迩,成为晋江经济的重要支撑。然而,由于工业设计这一产业链重要环节的缺失,不仅导致晋江传统产业陷入同质化危机,也制约了产业和地方的转型升级步伐。
在晋江市委、市政府的精心打造下,洪山文化创意园、五店市传统街区、“三创园”等一批创意产业园逐步兴起。迪特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是首批入驻洪山文化创意园晋江国际工业设计园区的企业之一,公司运营总监张艺馨表示,他们主要是为企业提供产品外观设计、结构设计、色彩与材料研究等工业设计服务,与冠达星、梅花伞等越来越多的企业合作开展时尚创意设计。
引导工业设计、人才实训、电子商务和动漫设计等相关产业集聚,引导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加速发展,这正是晋江国际工业设计园创办的初衷。至今,这个平台已聚集了11家工业设计公司,目前,又有14家设计机构要入驻。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成为海峡西岸的工业设计集聚区,服务晋江及周边的中小企业。”洪山文创园办公室副主任王晓人表示。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