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汉三餐地瓜稀饭 省下十多万元捐助公益
泉州网-泉州晚报讯(记者廖培煌通讯员陈淼鑫实习生潘亚红文/图)省吃俭用,地瓜稀饭配小菜;捐资助学,兴修水利,他却舍得“一掷千金”,将多年来的退休金14.8万元悉数捐出。他,就是惠安螺阳镇后田村84岁的吴金桂老人。
退休后开鞋厂带动一方致富
现在吴金桂老人的豁达慷慨,更多是缘于他年轻时的挫折困苦。
年少时,因为家里穷,交不起几元钱学费的他,早早辍学。参加工作后,他虚心好学,靠着自学啃下了许多人都看不懂的书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吴金桂按照组织的安排,统筹了惠安县七一围垦工程。后来因为一些原因,50岁左右的他便提早退休了。退休后,吴金桂回到老家后田村。
改革开放的春风很快吹拂到了这里,那时,社会上最热门的词语当属“万元户”了。“既然国家都乐见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成为万元户,为什么我们不能干呢?”吴金桂瞅准后田村人人会缝补、做鞋面,鞋子应该有市场,尝试开个小鞋厂。
他找来另外9户村民,每人出资几千元,开了家布鞋厂。成立当年,鞋子生产一批畅销一批,产生了不小的效益。此后四五年,合伙的十个人,每年都分到几万元,成了村里第一批“万元户”。在几户人家的带动、示范下,现在的后田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鞋村,大大小小的鞋厂、作坊有上百家。
后来,吴金桂又自己办了鞋品加工厂。考虑到年纪大了,他把工厂放给孩子们管理,自己安度晚年。
三餐地瓜稀饭为节省不喝茶
生活富足了,但苦孩子出身的吴金桂,几十年来保持着农民本色,每天三餐基本都是地瓜稀饭再配些小菜,偶尔想吃些鱼肉,就到附近的菜市场买,有时,儿孙们来看望他,会带来一些好吃的,否则,他都舍不得买好东西。
邻居吴先生说,吴金桂平时不抽烟,不喝酒,前几年还喝茶,但近年来很少看到他喝了。“以前铁观音比较便宜,现在一斤都要两三百元了。”吴金桂笑着说,省下来给有需要的人吧。
到过吴金桂家的村民都知道,这个一辈子勤劳节俭的老人,住的房间仅有10多平方米大,干净简朴。记者看到,建了20多年的石头房里,摆设简单,就一张床、一张沙发、一张桌子、一个书柜,墙上桌上摆满了老人教育捐资、赈灾捐款、特殊党费等荣誉证书。
慷慨捐出积蓄带动子女行善
2011年,村里的后田小学要兴建操场,吴金桂和老伴一合计,将多年来的退休金10万元捐献出来。很快,漂亮的“金桂广场”建起来了。“留给子孙钱财,不如留给他们做人的理念。孩子们要自己发展,靠自己的双手诚实赚钱,我将这些钱留给他们,意义并不大,还不如拿去给学校做经费,好好培养下一代。”吴金桂说,他深知接受教育,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
去年,吴金桂又将积攒下来的4.8万元拿出来,捐给村里,兴修道路和农田蓄水池。对于吴金桂的做法,儿女们都很支持,3个子女也都各自捐钱支持。
“能为社会做出一点点贡献,这才是做人最大的财富。”吴金桂认准了这个道理。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