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被机构抛弃 东北河南逆势扩张最失败
“73连锁超市”募投项目收入只及预期1.5%,大小非和高管疯狂跑
2011年末永辉超市(26.02,0.78,3.09%)机构投资者有66个,持股比例为11.38%。而到了2012年三季度,机构股东仅剩11个,持股比例下滑至4.73%
据理财周报报道 (记者 吴爱粧/深圳报道)
2012年1月16日,永辉超市(601933.SH)证券部人士在电话里告诉理财周报记者,“现在是年报缄默期,我不能说什么。”
这是一家快公司,斥资15.98亿的“73家连锁超市”募投项目已完成68家。利用自筹资金,它在新区河南已开设4家新店,但2012年年中仍亏损2785.26万元,还有已签约但未开业的17家门店在遥望。挺进东北辽宁、吉林等新市场也陷入了类似境地。
这也是一家怪公司。“它很骄傲,对于扩张的战略性失误,它用实际行动承认了。”曾持有永辉超市的机构人士提醒记者,“三四季度它的业绩是有所改善,但我们对它的资金也有疑虑。你看,基金、大小非都在跑。”
73门店收益甚微
两年前,永辉超市还是不折不扣的“大白马”。
机构对其不吝美词,如“国内首家生鲜超市”、“中国沃尔玛”、“苏宁第二”,等等。它的发行市盈率被推高到73.14倍;相比,对手人人乐(9.75,0.16,1.67%)上市时估值只有49.05倍,天虹商场(12.20,0.05,0.41%)46.51倍,步步高(23.50,0.20,0.86%)29.98倍。
“你去看,刚上市流通股前十名就被机构包了。”华东某机构人士回忆道,“当时它的业绩增长还比较确定,尤为大基金青睐。”
这是一家有野心的公司。在2010年前永辉超市已经冲出发家地福建,打入重庆和北京。2010年底它从资本市场圈到25.22亿元,并计划动用其中的15.98亿元发展“73家连锁超市发展项目”,重点打造福建、重庆、北京、安徽四个核心区域,建设期在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
到2012年6月30日,永辉超市的“73”计划已完成68家,占比93.15%。
然而,募投项目远远不是永辉超市的全部雄心。更大更远的一步棋,是向这四个核心市场的周边扩张,进军全国。
上市后,2010年永辉超市战略进入了安徽、贵州市场;2011年新进天津、石家庄、江苏、东北、河南各地;2012年杀进四川。两年间,永辉的门店数从135增长到249家,背后的开店速度相当惊人:2010年40家,2011年49家,2012年47家。
这样的扩张在投资界被斥为“跑马圈地”。2011年,为了达成全年49家的开店目标,永辉超市在12月份一口气开了18家新店;而2012年开设的47家门店,有29家指标在下半年才赶完。
“每年开40-50家店,肯定是能力匹及才去做的。”2012年1月15日下午,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永辉超市,证券部人士表示,“不然还能有全国零售的态势和价值吗?”
对此,华东某私募投资总监认为,永辉的“生鲜”模式并不适合跨区域经营,再说人力、资金能否支持一年开40-50家店,也是个难题。
公告显示,2012年9月5日永辉超市已启动定向增发,拟募集10.16亿元补充流动资金,以支持门店快速扩张。早在2011年11月1日和 2012年2月8日,永辉超市先后发行了为期一年的短期融资券,发行额分别为8亿和7亿,相应利息支付为5576万和4361万。
问题在2012年浮出了水面。一季报显示,永辉超市净利润同比较少23.91%;二季度情况进一步恶化,整个上半年,永辉超市净利润同比下滑了28.76%。
记者注意到,永辉超市的“73家连锁超市发展项目”迄今仍未达到预计收益。
招股书第454页对该项目做出如下收入增长假设:新店开业第一年的收入为正常年(单店开业后的第二年)的70%,第一年平均营业6个月;第二年的收入为基准(即正常年收入的100%),第三年年增长率为16%等等。
据此计算,这73家新设门店陆续将产生的营收贡献是:2010年18.35亿元,2011年66.54亿元,2012年56.33亿元。
而历年的募集资金使用情况表则显示,“73计划”2010年只产生了241.10万元收益,2011年5637.04万元,2012年上半年8641.04万元,累计1.45亿元。以去年上半年的收入计算,募投项目收入只及其去年全年预期的1.5%
而在以非募集资金进驻的市场,如东北、河南、江苏等等,相关的超市子公司也遭遇了盈利难题。
“后来我们机构投资者总结,永辉有点好大喜功了。整个经济在下滑,你还逆市去扩张,在东北、河南是最失败的。”曾持有永辉超市的机构人士向记者透露。
财报数据显示,在东北地区,辽宁子公司2011年亏301.78万元,2012年上半年续亏2613.33万元;河南子公司2011年、 2012年上半年分别亏损544.74万元、2785.26万元;江苏子公司2011年亏341.87万元,2012年年中亏1675.07万元。
【责任编辑:华燕】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