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产业财经 >>正文

解锁食品工业“冠军标准” 奥运冠军张雨霏探秘盼盼食品5G智能工厂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5-06-09 09:30
  

  镜头前,奥运冠军张雨霏专注地观看着高速运行的盼盼食品智能生产线。跟随镜头,一枚枚盼盼法式小面包的诞生之旅被千万消费者实时见证。

  近日,奥运冠军张雨霏化身“品质侦探”走进盼盼食品晋江5G智能工厂,通过多平台直播,为消费者揭开健康烘焙的神秘面纱。这场“沉浸式探秘”,不仅将国民烘焙大品牌盼盼食品的生产全流程全网公开,更以5G技术、AI检测、FD冻干等硬核科技,展现出盼盼食品传统工艺与前沿科技完美融合的匠心密码,重新定义食品工业的“冠军标准”。

  冠军品质溯源 5G智慧工厂彰显实力

  参观完盼盼食品产品馆后,张雨霏在车间外墙的数据看板前驻足。看板上,生产进度、能耗统计、品控异常等关键指标实时跳动更新。这场“透明工厂”直播,是盼盼食品对品质充满自信的有力宣言。

  盼盼食品5G智慧工厂将品牌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展现得淋漓尽致。2023年,盼盼食品集团斥巨资对集团生产基地进行智能化改造,引入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技术,并通过与福建联通合作打造5G混合专网,实现生产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率先在行业内实现产品可溯源。

  参观中,张雨霏不禁感叹,“盼盼在食品生产中,将5G等高科技应用得炉火纯青,还实现了‘零碳’排放,真的让我很震撼。没想到大家平时吃的食品,背后有这么硬核的生产技术。”

  多年来,正如同张雨霏在赛场上不断拼搏,盼盼食品也在产品创新和生产工艺上持续优化升级,这与体育精神中的奋斗坚持相得益彰。

  精神共鸣 冠军与品牌双向奔赴

  盼盼食品与张雨霏的合作,源于双方对“极致”的共同信仰。盼盼食品29年来始终坚守“盼盼食品是做给自己亲人吃的,盼盼饮料是做给自己亲人喝的”经营理念;张雨霏在泳池中不断追求“0.01秒的突破”,二者在“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体育精神中达成价值共鸣。

  在健康与体育深度链接的背后,是盼盼食品积极践行“健康中国”战略,响应大健康发展趋势。盼盼食品从减糖减盐减油到发布低GI食品,不断通过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安全、营养、健康的功能性食品。例如,以低GI高蛋白全麦面包、低GI无糖燕麦高纤饼干为主的低GI系列产品;山姆会员店热销的雪梨枇杷露、苹果黄芪饮等药食同源系列,0糖系列,以及清洁标签系列等。此外,盼盼食品不断加大在健康食品研发上的投入,致力于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既美味又健康的食品选择。

  盼盼食品副总裁蔡镕骏表示,“张雨霏的体育精神与盼盼食品的品牌形象高度契合。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张雨霏乐观坚韧的态度,也与我们常说的‘输赢笑笑’相似。我们都将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每一次挑战,百折不挠,始终朝着一个目标努力、奋进。”

  在访谈环节,张雨霏品尝了盼盼食品新推出的巧克力味麦香鸡味块,并赞不绝口。

  “小时候,我就特别喜欢吃盼盼的梅尼耶干蛋糕和麦香鸡味块。现在,我也会选择盼盼的烘焙产品作为早餐。”张雨霏分享道,科学合理的饮食安排对运动员训练状态和身体健康的维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盼盼食品推出的很多健康营养的产品,不仅美味,也很适合注重饮食搭配的人群。

  品质传承 见证行业升级

  作为陪伴“90后”“00后”成长的国民品牌,盼盼食品如今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国民烘焙大品牌,并不断砥砺前行,向国际化食品企业迈进。从童年记忆到奥运标准,一块小面包的进化史,正是中国食品工业升级之路的生动写照。

  当奥运冠军的身影穿行在智能制造车间,当泳池的拼搏精神融入食品生产线,体育精神与品牌力量的关联更加紧密。这也印证了张雨霏在直播中所说的话:“赛场上0.01秒的突破和工厂里0.01%的品质提升,都是同一种追求。”

  盼盼食品用29年时间将“匠心”转化为可量化的科技标准,张雨霏用20年职业生涯诠释“坚持”的力量。二者共同证明:无论是泳池赛道还是食品生产线,对卓越的追求永远没有终点。正如盼盼食品董事长蔡金垵所言:“真正的冠军品质,是让每个消费者都能品尝到‘奥运标准’的健康美味。”这场跨界联动,不仅是感官盛宴,更是中国制造向全球递出的“品质名片”。

  (记者 蔡明宣)

标签:盼盼食品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王芳罗丽萍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2008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