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产业财经 >>正文

建平台 强创新 晋江鞋纺城:赋能鞋纺产业“链式跃升”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5-03-12 09:51
  

  晋江新闻网3月12日讯 3月11日,晋江国际鞋纺城运动时尚(全球)创新中心接连举办“3·15”共筑满意消费暨鞋类全产业链质量提升启动会、鞋纺通创新材料×设计师对接会,以平台思维整合资源、以创新服务赋能市场,为鞋纺产业链向高端化、数字化、规范化跃升蓄势赋能,助力企业奔赴全球市场蓝海,推动“晋品出海、布局全球”。

  质量筑基 全链条协同提档

  启动会上,晋江鞋纺城联合晋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陈埭镇政府共同发起鞋类全产业链质量提升倡议:以“监管+服务”双轮驱动,推进标准引领、技术筑基、全链条监管、品牌赋能等四项行动,激励企业加强鞋类行业标准的研制,协助企业提升供应链质量管理能力,引导企业向鞋类产业减碳转型;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持续开展鞋类品牌建设,打造“优质鞋类标杆”,助力本土品牌“走出去”,共筑质量生态“共同体”。

  这份联合倡议为鞋纺产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晋江国际鞋纺城一期专业市场是国内规模最大、品类最全、产品最新的运动鞋原辅材料交易集散中心,入驻1000多户鞋材类经营商户,涵盖原材料供应到生产制造、设计研发、市场营销的各个环节。面对消费端需求从“穿得暖”转向“穿得好”“穿得健康”、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以质量筑基础是专业市场健康运行、市场商户拓业展势的“基础关”。

  数字破局 鞋纺通打通“产研销”堵点

  与启动会同场举办的“智造方程式——鞋纺通创新材料×设计师对接会”,吸引了鞋纺通平台材料商、运动时尚(全球)创新中心签约设计师50余人,现场交流热烈。

  “我们正在研究一款应用在鞋革领域的硅胶材料,目前正联合化工、胶水方面专业人士,尝试解决黏胶问题。难题攻克的话,可用于整鞋制造,如板鞋、老爹鞋等多种款式。”鞋纺城市场商户强森皮革负责人针对正在研发的鞋革硅胶材料的未来应用,与设计师展开探讨交流。这场链接品牌、设计师、鞋纺通平台材料商的对接会,由鞋纺城数字服务平台鞋纺通组织举办,通过搭建零距离对接平台,直面设计、面料需求,让产业资源在高效对话中完成精准匹配,为后续合作落地夯实基础。

  作为鞋纺城定制开发的数字化服务平台,“鞋纺通”已入驻商户近百家,上线4500+产品、10000+SKU,涵盖皮革、纺织布料和辅料类。目前,鞋纺通正全力推进二期功能的开发提升,通过集中化的数据管理和小程序的升级,实现产品库、数据库和商户交易行为的集成,特别是在帮助采购商精准找料、快速下单采样等方面的创新,打造更为高效、便捷的数字化市场环境。

  知产护航 构筑创新生态“防护网”

  “共筑满意消费”活动现场,“知创晋江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2.0”的推介,吸引了在场商户的注意力。

  这场推介来自鞋纺城的老朋友——晋江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在此前共同签订知识产权战略合作协议、协同设立诉调对接工作室的基础上,快维中心受邀为鞋纺城市场商户构筑创新生态“防护网”:“知创晋江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2.0”将以数政、数企、数转、数融四大功能板块,提供知识产权数据查询、转化运用、质押融资等一站式服务。

  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为市场商户全力构筑创新生态“防护网”,是鞋纺城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2024年3月,晋江国际鞋纺城成功入选2024年度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培育对象,鞋纺城主动将知识产权服务嵌入市场生产;2024年12月,打造了集快速确权、侵权监测、维权援助于一体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设立版权工作站,通过版权区块链技术对作品进行即时存证,提供源头保护,同时,提供版权注册相关咨询服务,指导准备申报材料并进行登记申请;代理知识产权注册申请,在发现侵权行为后及时协助采取必要措施、挽回损失,全力护航专业市场创新转型。

  从搭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平台,到培育数字贸易新生态,再到构建知识产权保护闭环,晋江国际鞋纺城积极响应“晋品出海”号召,开展鞋纺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赋能行动,深化“平台+服务+生态”战略,从传统市场物业管理者向现代产业服务商转型,构建鞋纺产业良性健康、协同共赢的生态系统,以产业大环境反哺每一位参与者、共行人。

  (记者 王诗伟 通讯员 沈桂花)

标签:晋江国际鞋纺城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蒋妮苏丽雅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2008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