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新晋江▪兴农村】晋江池店镇御辇村:最靓的一角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4-09-04 08:22
  

  日期:9月2日 星期一 天气:多云

  地点:晋江池店镇御辇村

  “你看看,这个微景观是不是很漂亮?要知道,这里曾是我们村环境卫生最薄弱的角落,现在已经成为最靓的一角了!”御辇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曾焕铭带着我来到御辇“宅头房”古大厝原址,指着正在做收尾工作、面积700多平方米的微景观说道。

  这一融合了闽南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创意美学的微景观,“前身”是御辇“宅头房”古大厝,是一座建于明末清初、坐北朝南的五开间闽南传统大厝。

  和很多老房子一样,这栋颇为壮观的古大厝,因族人陆续搬出另建新房而长期空置,因年久失修,于2004年坍塌。随着时间推移,断壁残垣的古大厝里杂草丛生,更有群众长期在此乱倒垃圾、散养鸡鸭。

  20年来,“宅头房”古大厝成了御辇村环境卫生重难点整治区域。周边村民意见很大,村委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对此,古大厝的后人虽内心焦急,却无能为力。“古大厝的后人遍及海内外,我们想要将大厝翻建不太现实。”古大厝后人曾焕星说。

  去年,御辇村抓住池峰路南延片区改造项目建设契机,推动旧村环境卫生提升,“宅头房”整治一事再次被提上议程。

  御辇村“两委”通过与古大厝后人进行沟通,最终征得大厝后人的理解与支持,同意在不涉及土地权属纠纷的情况下,请专业测绘公司将现有古大厝进行房屋现状证据保全,然后无偿出借土地使用权给村委会。

  “借出大厝的使用权给村里改造微景观,不仅美化了村庄环境,也固化了大厝面积,很好地保留了家族财产。”曾焕星说。

  完成出借手续后,今年年初,御辇村村委会立即着手将古大厝改造成具有闽南风格的民生微景观休闲广场,同时将周边的违章搭盖予以拆除、对周边道路进行硬化。

  “在改造过程中,能利用的构件,我们就地利用。在清理中,我们发现这座大厝有一面特别漂亮的蚝壳墙,便把它完整地保留下来,打造成了村里的‘网红墙’。”曾焕铭说,村里还计划在微景观中设置“时间轴”,展示御辇村千年古村落的变迁,让村民在休闲娱乐中进一步了解村庄深厚的历史底蕴。

  这个月,这一微景观就将全面完工。如此大的环境改变,最开心的还是村民。在我准备离开时,家住古大厝边的陈连霞开心地说:“每天看着大厝一点点地发生变化,心里真的很高兴。现在,环境卫生好了,蚊虫少了,空气也好了,心情当然更好了!”

  (记者 曾舟萍)

标签:新晋江|兴农村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