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晋江新闻网 > 晋江新闻 > 社会民生 >正文

爱我人民爱我军 晋山晋水鱼水情——晋江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纪实

www.ijjnews.com来源:晋江新闻网2024-06-25 15:45
  

  晋江之畔,鱼水情深军旗扬,遍地盛开“双拥花”。

  2020年以来,晋江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论述,在“晋江经验”的指引下,以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为目标,党政军民齐心推进,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一幅军地“双向奔赴”、鱼水情浓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高位谋划 构建大双拥格局

  “新形势下,双拥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发挥双拥工作联系军地军民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双拥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新时代双拥工作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晋江军地双方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高站位谋篇布局,建立完善新时代双拥工作制度机制,为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健全机制,高位推进。党政军主要领导坚持“一把手”工程,把双拥创模纳入地方和军队建设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与中心工作同时部署、同步推进。晋江市委常委会、市委常委专题议军会、市政府常务会先后多次听取双拥、国防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双拥工作。坚持主要领导现场办公、领导小组工作例会等制度,及时解决双拥重点难点问题。晋江市主要领导每年至少一次到部队现场办公、至少一次开展工作调研、至少一次走访慰问部队、至少一次听取成员单位履职述职。双拥工作领导和工作机构不断完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规则、职责分工细化规范,在全市构建了“党政主导、部门协同、军地互动、公众参与”的双拥工作新格局。

  全民参与,品牌迭出。晋江坚持结对共建制度化、民企拥军品牌化、共建工作常态化、活动形式多样化,发动全民参与,双拥共建活动亮点频出。目前,所有市直单位与驻军部队所有基层单位全面签订结对共建协议,辐射带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小学校及镇街、社区与驻军开展共建活动,结成共建对子269个。军地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常态化开展军地共建活动890多场。晋江市爱国拥军促进会、市女企业家联谊会和市青年商会积极组织民营企业和企业界人士开展拥军优属活动。探索“军地商”共联共建新模式,设立8家“企业双拥办”,成立7家特色退役军人服务驿站,组建“拥军优属商家联盟”……富有地方特色的拥军品牌不断涌现。

  “营房改造后,官兵们干劲更足了!”近日,在地方政府和附近民众的支持下,驻晋某部顺利完成营房改造及水电、道路等建设,官兵们的生活、训练、出行等条件大大改善,进一步感受到地方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对人民子弟兵的关爱。

  近年来,晋江坚持“部队所需、地方所能”,为部队提供帮助和支持。进一步完善“一站五点”支前保障体系建设,帮助解决训练场地、住宿用房、用水用电、交通组织、食品供应等问题。

  此外,晋江市已连续25年坚持科技拥军现场办公制度,2020年以来支持科技强军项目20个。发动社会各界开展“科技进军营”活动,建设“书香军营”“拥军书库”“拥军电脑室”“电子阅览室”26个,培训军地两用人才625名;“市民营企业科技拥军专项资金”划拨资金,表彰奖励部队科技练兵先进单位和个人。

  用心用情 尊崇优待有温度

  “嘿!哈!”近日,驻晋某部运动场上,一群孩子正一板一眼地练习武术,旁边的教练逐个纠正动作。这可不是普通的培训班,而是全国首个“军营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的兴趣学习内容之一。

  “军人保家卫国,军娃长期留守”是许多军人家庭遇到的难题。2020年,晋江市创新开设“军营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并辐射其他“小、散”部队,采取政府购买社工服务(优先聘用军嫂)的方式,将更好的服务、优质的资源送到军属身边,帮助解决军人子女课后无人照看、作业无人辅导等问题,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推广和部队官兵的高度赞誉。

  后方无忧,前方无畏。多年来,晋江倾情解决部队官兵“后路”“后院”“后代”问题。2020年至今,晋江坚持“应接尽接、应收尽收”,接收转业军人101名、退休军人15人,其中,转业干部59名,93.2%安置在行政机关、参公单位;转业士官42名,100%安置在企事业单位。解决24名有正式工作的随军家属随调问题,扶持26名随军家属自主创业,发放随军家属未就业生活补助金195.52万元。出台教育优待办法,506名军人子女优先享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制定《驻晋部队拥军购房实施方案》,39户军人家庭享受拥军优惠购房。

  常态化开展新兵入伍“四尊崇”、退役返乡“五关爱”、日常关怀“六必访”活动,晋江拥军优属不仅是挂在墙上的标语,更落实在点滴的行动中。晋江市坚持实行“军人依法优先”“军人和退役军人免费乘坐市内公交”“军人军属优先诊疗”及公园、博物馆、旅游景区军人和退役军人免费……在荣誉尊崇、就业扶持、关爱帮扶、精细服务等方面不断创新,提升军人军属的荣誉感和获得感,努力让最可爱的人成为最幸福的人。

  关爱帮扶有力度。晋江落实自然增长机制,重点优抚对象各类抚恤补助平均高出省定标准32%~95%。设立“市退役军人关爱协会”“市拥军优属慈善基金”和“市退役军人关爱帮扶慈善基金”,发放各类补助879人次、272.63万元,发放“安居工程”建设项目补助80万元。实施重点优抚对象商业保险和伤残军人“长护险”,开展军休人员“挂钩联系·结对关爱”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加强退役军人关爱帮扶。建好建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解决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在生活、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就业创业有保障。2020年,晋江构建“11211”教育培训和就业创业帮扶一体化服务体系(一个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一个就业创业导师团队、两个就业创业培训基地、一个就业创业服务小程序平台、一个就业创业孵化园地),形成政府主导、政校企合作、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扶持常态机制,全方位、多渠道护航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目前,共组织289名退役士兵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举办技能培训(适应性培训班)12期,开展就业创业辅导讲座和沙龙活动11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法,推出“军岗e家”平台,常态开展就业帮扶;采取个人选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灵活性培训方法,帮助344名退役士兵取得汽车驾驶证。

  拥政爱民 融合发展谱新篇

  2023年7月28日,超强台风“杜苏芮”在晋江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5级。受台风影响,晋江出现狂风暴雨,大量树木倒伏、道路受阻,部分房屋建筑受损严重。灾情就是命令。驻晋部队闻风而动,出动1200多名官兵,迅速投入抢险救灾工作,解救受困群众、清理残枝断木、疏导交通秩序……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子弟兵的身影。

  “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多年来,面对晋江全市上下火热的拥军热情,驻晋官兵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亲人,在出色完成战备训练任务的同时,主动承担各种急难险重任务,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军民深度融合,同创共建“和谐晋江”“美好家园”。

  发扬“主人翁”精神,支持参与晋江地方建设。驻晋部队充分发挥优势支持地方发展,支持泉州一重环湾、二重环湾晋江段工程,市医院迁建工程,泉州环城高速晋江南立交改造工程,凤池路屿崆段污水管网工程,缺塘溪生态活水工程等33个重点项目建设,积极配合地方置换土地、迁移国防光缆、军事设施保护等,得到驻地党委政府和群众好评。主动支持国际大体联足球世界杯、晋江马拉松等重大赛事举办,承担升国旗仪式、运动员军训等任务。

  人民军队人民爱,人民军队爱人民。驻晋部队在驻地创建和社会公益活动中争当“排头兵”,主动参与地方平安建设,为晋江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双拥模范城等作出重要贡献。开展军警民联防联治,出动官兵8000多人次,参与处置突发事件865起、救援被困人员623人、疏散被困人员124人,挽回财产损失2.7亿元,有力维护地方和谐安定。真情为民办好事实事,帮助军训学生14000多人,组织开展“骄子护蕾”助学等活动,挂钩帮扶困难户10户、孤寡老人25名、困难学生39名。积极参与文明创建、义务植树、无偿献血等活动,展现军人风采。

  爱我人民爱我军,军民团结一家亲。晋江市双拥共建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表示,晋江双拥工作坚持贴近军情、符合市情,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推进双拥共建,切实做到“主体在社会、重心在基层、功夫在平时、关键在持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晋江将不断创新发展“晋江经验”,赓续红色基因,进一步做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共同擦亮“全国双拥模范城”的金名片,不断巩固发展坚如磐石的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为晋江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示范凝聚奋进伟力。

  (记者 朱艳)

陈子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