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街镇动向 >>正文

强镇引领 以镇带村 村兴民富 内坑镇:打造工贸带动型乡村振兴整镇推进特色乡镇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4-06-21 09:54
  

  乡村振兴的故事,日日讲来日日新。近年来,在晋江市持续吹响的乡村振兴号角声中,内坑镇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新模式,在土地规划、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乡村治理等多个维度全面推进,先后获评“福建省文明村镇”“中国鞋都·拖鞋名镇”“福建省生态乡镇”“省级安全社区”等荣誉称号;此外,连续3年在晋江市镇街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中获优秀等次,乡村振兴工作在晋江市2023年“1+6”专项行动考评中位居镇街首位。

  当前,内坑镇正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总要求,在“晋江经验”的指引下,紧扣全省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泉州市“大拼经济、大抓发展”项目创优年和晋江市纵深推进“1+6”专项行动部署要求,紧紧抓住2024年被列为泉州市乡村振兴整镇推进创建乡镇这一契机,立足工贸带动型乡镇定位,聚焦富民产业发展好、乡村建设提升好、乡村文化传承好、治理能力建设好、党建统领发挥好等“五好”重点任务,构建“强镇引领、以镇带村、村兴民富”的乡村振兴整镇推进新格局。

  环境秀美

  筑牢发展根基 乡村焕发新活力

  人居环境是群众幸福指数的“风向标”。

  时下,走进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内坑镇长埔村,蓝天碧水,九十九溪左汊长埔段与千亩农田交相辉映;沥青路干净宽敞,直达村民家门口;主干道两侧绿树成荫、别墅林立……每天傍晚时分,村民纷纷来到村党群服务中心旁的霞池公园漫步,享受悠闲时光。

  “十多年前,我们蜗居在土房子里,现在大家都住上了小楼房,村子每年都有新变化,公园、活动中心等配套齐全,日子越来越好了。”村民王昆跃对现在的生活十分满意。

  据悉,近年来,长埔村在乡村发展促进会的助力下,梳理路网、水系等乡村肌理,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生态、自然、野趣的景观和休闲空间,留住了乡村符号、保留了乡村风味、焕发了老区活力。

  像这样有活力的村庄,内坑镇不止一个。

  为高质量提升人居环境,近年来,内坑镇持续推进“两高”及侨晖路、物流园大道等重要通道及沿线环境整治,对乡村振兴试点村、乡村振兴示范线、重要通道沿线村既有农房进行综合整治,推行农房建设“带图审批”、外立面装修保证金制度,常态化落实执法巡查,杜绝新增裸房和“两违”,确保“风貌零裸房”和“两违零新增”。

  拓展繁荣“动车站—泉职大—内坑街”,聚集人气、商气、烟火气;策划推进华侨城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主动对接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综合交通规划,统筹城乡路网、电网、水网、污水管网等内部综合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园区横一路(一期)、横二路、横三路等区间道路,启动双龙路、锦兴路、吉安路等镇域骨干道路改造提升工程;正式启动莲山路改造项目并基本完成征迁任务……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内坑镇以完善基础设施、便利公共服务、美化镇容村貌为工作重点,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

  产业富美

  发展集体经济 力促乡村振兴

  良好的人居环境,让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产业的兴旺发达,则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

  后山村利用旧瓷厂改建物流仓库,共建设仓库3幢,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并对外租赁,年创收65万元。

  前洪村发挥邻近晋江陆地港优势,成立物业公司,并通过整合集体建设用地改造幼儿园,年创收近30万元。

  古山村结合旧村改造整合集体土地建设农贸市场,并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停车场设置6支新能源电动车充电桩,年创收50多万元。

  此外,长埔村、霞美村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每个村年创收5万元;宅内村建设临街店面,年创收30多万元;后坑村发挥区域和产业优势,修建仓储、厂房用于出租,年创收200多万元。

  多年来,内坑镇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打造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持续深化乡村治理,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2023年,内坑镇28个村村集体收入超25万元,其中19个村村集体收入超50万元,5个村超100万元,全镇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709.84万元。

  “近年来,内坑镇以党建为引领,以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及清产核资为契机,引导各村整合利用土地、项目、政策等资源要素,个性化制定发展路径和经营方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让农业更有奔头、农民更有盼头。”内坑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进一步突出产业增效,提升经济“硬实力”,2024年,内坑镇将引导力豪农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发挥要素聚集、产业融合、创新驱动、联农带农等作用,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聚焦胡萝卜、辣椒特色产业,引导农业规模场户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工程,做大做强农产品深加工;围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定目标、强措施,不断提高村级自我“造血”能力,有效激发乡村内生动力,预计2024年全镇28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超75万元,其中6个村超100万元,全镇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000万元以上,实现“村财零薄弱”。

  生活和美

  集聚资源要素 增强群众幸福感

  去年4月,内坑镇“乡村振兴和谐社会保险项目”签约落地,为全镇居民提供灾害、意外等一揽子风险保障服务,增强百姓幸福感、安全感,为乡村振兴撑起“保护伞”。

  “我们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通过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努力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让发展成果更公平、更广泛地惠及人民群众。”内坑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过去一年,内坑镇民生支出占本级公共财政支出超75%,办好6件为民实事、19件民生微实事,帮扶18户“四帮四扶”困难家庭。持续推动城乡低保、社会救助等各项保障提标扩面,发放各类困难补助974.7万元,惠及2.2万人次。全面落实稳就业政策措施。坚持基本养老保险扩面提标,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行动,着力扩大社保覆盖面。

  同时,聚焦“一老一小”,建成镇级敬老院,加快推进村级养老设施建设,持续提高覆盖率。进一步加强养老机构管理,做好养老医疗服务,提升运行效果和质量。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示范站点启动运营,建立全主体、全方位、全天候、全周期的未成年人防线。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成效,内坑镇卫生院通过“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省级评审。

  在教育供给上,内坑加大力度,实施教育资源整合提升工程,丰山小学、东红小学、东峰小学等3所学校荣获泉州市乡村温馨校园;第二中心幼儿园开工建设,怀斧幼儿园、土垵幼儿园、香槟云城幼儿园顺利通过市级示范性幼儿园评估验收;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校园二期项目正式投用,成为首批老年大学建设试点单位、国家老年大学共建单位。

  此外,内坑镇持续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深挖文化资源,举办红色草地音乐节、非遗传统技艺研学等活动,累计覆盖群众超6万人次;打造2条“烽火知途”红色研学路线,累计接待团队75个、1.1万人次;举办60多场基层篮球赛,承办5场市级以上赛事,不断丰富辖区群众文化娱乐生活。

  持续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展望未来

  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契机,内坑镇要如何在乡村振兴发展道路上持续发力?

  “我们创建了‘五个一’(建立一个工作专班、制定一份推进方案、发展一项优势产业、健全一套共富机制、实施一批致富项目)工作措施。”内坑镇党委书记林灿煌表示,内坑镇成立了乡村振兴整镇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7个工作组,分工协作、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五好”重点任务,并制定内坑镇乡村振兴整镇推进创建方案,提出明确的创建思路和具体的创建任务,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细化分解责任,实行“挂图作战”。

  林灿煌说,以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为牵引,内坑镇还策划推进内坑微型工业产业园、黎山拖鞋生态科技产业园,助力辖区鞋塑优质企业“出村入园”,实现“厂居分离”,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空间受限难题;聚焦胡萝卜、辣椒特色农产品,引导农业规模场户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工程;同时,引导力豪农业、振盛米业、燕皇世家食品、福广家食品、锦丰米业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

  今年,内坑镇还将高标准谋划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三期规划建设,打造“产教城”融合发展区。在“红色之旅 烽火内坑”泉州市乡村振兴示范线的创建基础上,依托亭顶红色粮仓、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历史纪念馆等丰富的红色资源,结合内坑旅游地图发布,邀请媒体、旅行社等开展采风活动,进一步深化示范线路创建成果,推进内坑示范线农文旅融合发展。深化“百企帮百村、乡贤促振兴”行动,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建设100个以上,通过项目的带动,打造一批引领性、标杆性项目。

  (记者 蔡培仁 秦越 董严军)

标签:乡村振兴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刘忠琴刘忠琴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