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街镇动向 >>正文

以项目为抓手 以农文旅为特色 安海: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跑出发展“加速度”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4-04-12 10:22
  

  晋江市(安海)第六届元宵文化节再掀文旅热潮,安海湾绿道成踏青好去处,村(社区)逐一亮成绩、谋发展,比学赶超氛围浓,107个村级增收项目,将进一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今年以来,晋江安海镇以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为工作主线,立足工贸带动型乡镇定位,构建“强镇引领、以镇带村、连村成线、村兴民富”的乡村振兴新格局,凝聚合力,发挥人文、生态优势,以项目为抓手,聚焦文旅赋能、夯实农业基础,积极创建整镇推进“五好”乡镇建设,不断激活乡村振兴新活力。

  本期“爱安海”聚焦安海镇在乡村振兴上的主要举措,看今年安海如何建设新农村,如何兴农村。

  01 以项目为支撑 深化“乡贤反哺”促振兴

  当前,位于安海仁寿村、下洪村的创谷智造产业园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这里将打造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园区。对此,两村村民十分期待:等园区做起来了,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还能带动周边配套设施提升。

  记者获悉,该项目是安海镇盘活低效用地、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据介绍,该地块此前由村民自行出租给他人办厂,100多亩的土地仅有1万多平方米厂房建筑,土地容积率低、效益差,加上缺乏统一规划,产业低端、厂房破败、环境脏乱。多年来,该地块的使用和管理是摆在村、镇面前的“老大难”问题。

  去年,安海镇以晋江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工作为契机,围绕精准招商,推动长顺创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苏州)与安海镇及仁寿、下洪两村签订投资协议。此举不仅能为村民谋得利益,也将有效盘活两村低效土地,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今年,安海镇将进一步加快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新型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施村级增收项目107个,力争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

  同时,安海镇深化“百企帮百村、乡贤促振兴”行动,将重点推进2个乡贤反哺项目建设。

  前林村种有胡萝卜、白菜等农作物。为更好地发展农副产品,今年,前林村牵头,召集乡贤出资1000万元开发建设3座成品冷库。该项目建成后将补齐农副产品产业冷链设施短板,既实现了安海东片区大量农产品错季销售、扩展区域,也可有效减少农产品滞销损失,提高安海农业产业整体抗风险能力。而且,项目运营后,所获收益也将按比例反哺村集体,实现产业发展与村集体增收双融互促。

  今年,西门村也将迎来村容村貌大焕新。此前,西门村决定对57栋老旧房屋进行连片改造,于是召集乡贤商议此事,并得到热烈响应。据了解,西门村多位乡贤牵头筹措旧村改造前期启动资金,将建设农村新型集合式住宅示范小区,并配建停车场、“微景观”等公共设施。该项目的建成,将极大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扮靓安海北大门城镇景观。

  安海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安海镇坚持“特色化+规模化”双重发力,推进工贸带动“产村融合”,有效盘活低效用地,打造以仁寿村、下洪村创谷智造产业园为代表的“企业+村经联社”模式,发挥装备智造基地、安平工业综合示范园、东部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等产业集群效应,把产业留在乡村,支持盼盼、阿一波等14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深化“三品一标”提升工程。

  02 以文旅为引领  打造业态丰富的乡村游

  春和景明,正是踏青好时节。在安海湾绿道洁净的慢行步道上,人们或慢跑,或怡然自得地散步,一路前行,一路风景。溪边,丛生的芦苇灵动摇曳,白鹭不时掠过水面,沿途绿树环绕,微风习习,惬意至极。

安海湾绿道项目

  沿着步道往曾埭方向行走,映入眼帘的是静谧的田园风光:耕牛闲卧田间,蔬菜瓜果相映成趣;若往安平桥景区方向行走,则可切身感受一番世遗点的文化底蕴。

  这条路线,正是安海镇叠加人文、生态两大优势,策划生成东西2条乡村游精品线路中的西线,以安海湾慢行步道为主轴,串联西边、外曾千亩田园风光,与安平桥景区形成特色乡村生态风光旅游线路。

  东线则串联瑶前传统古村落、赤店非遗图书馆、新店乡村微景观,形成休闲采摘、非遗体验乡村研学旅游示范线路。

  安海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打造田园风光旅游和农业休闲采摘体验2条线路,可充分发挥安海乡村旅游带动作用,实现乡村自我造血和业态提升。

  乡村文旅融合发展,要立足乡土文化底蕴,在保留乡村原真性的基础上盘活文化资源。

  安海镇积极创建泉州市“一县一溪一特色”田园风光建设示范区项目,发挥曾埭村历史农耕特色风貌优势,打造安平田园梦想项目,通过打造“农耕+”田园村庄,促进乡村文旅振兴。

曾埭田园风光

  当前,安平田园梦想项目已开放溪畔围炉营地、“喊泉”、萌宠部落等玩乐项目,动力伞基地正在筹备中。同时,以曾埭村与延安梁家河村结对共建为契机,不断扩大传统村落和田园风光互融互促的辐射力和影响力,继而带动古厝民宿、餐饮、特产等业态形成,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安平田园梦想项目

  安平古镇,海丝名城。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红色革命文化、非遗文化在安海交织,形成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为了进一步提升群众的文化认同感、自信感,安海镇打造元宵、端午、中秋“三大节庆”品牌,做优做好文化创意,做活做旺文化产业,并通过多元化的媒体传播,扩大安海元宵游灯分烛、端午嗦啰嗹、“水上掠鸭”、中秋烧塔仔、博状元饼等特色民俗活动的影响。今年,晋江市(安海)第十二届端午民俗旅游文化节将在安海镇举行,届时,将再掀起安海文化旅游的热潮。

  03 以农业为基础  实现产业升级规模化

  人勤春来早,丰收正当时。近日,记者来到瑶前村,一眼望去,连片的大棚煞是壮观。大棚内种植着辣椒,正值采收期,辣椒苗上挂满了或红或绿的辣椒,工人正在大棚里忙着采摘。

安海瑶前村土地连片流转,种植大棚蔬菜。

  “这是第二生产队(二组)耕地,也是我们村‘小田并大田’的试点。”瑶前村党支部书记许鸿源介绍,二组耕地共有69亩,经过公开招投标,由一家大棚种植辣椒的农场主以1660元/亩/年的租赁价格承包,这个价格也成为安海之最。而此前村民自行租赁的话,亩均价格约700~800元。

  亩均租金翻倍,得益于瑶前村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拓宽了乡村振兴新路子。许鸿源坦言,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一直是村“两委”的“心事”。数次外出考察交流后,瑶前村“两委”决定在“地”上面做文章。

  据介绍,瑶前村耕地一定程度上存在零散、碎片化、不便于机械化耕作的问题,因此土地利用率低,导致土地租金低,有的甚至长期无人耕种。为改变这个现状,瑶前村“两委”班子决定对土地进行整合盘活,采取“小田并大田”方式,实现“变碎为整”,并从耕地面积最小的二组入手。

  通过对二组整块地进行测量,实际总面积69亩,涉及农户数62户。但在逐家逐户统计过程中,村里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从业方式转变,年轻一代大多不清楚所分土地的具体位置,经过后期转让或者调换等变迁,具体数量也有出入。如何打破这个僵局呢?

  许鸿源当即召开二组户代表大会,将土地流转遇到的问题向村民代表开诚布公,在集思广益下,探索出了“确权确股不确地”的方式。简单来说,就是经联社成员不再拥有数量确切、四至清楚的承包土地,而是获得由承包地资源等量化计算出的股份,通过拥有的股份获得相应收益。

  通过“小田并大田”和“确权确股不确地”的方式,村里将地块整合,减少田埂沟渠等低效用地情况,增加耕地面积,集中连片的优质土地很快就经过招投标流转出去,土地出租价值也得到大幅提升。21亩公地也为村集体经济带来44460元的收入。

  村民颜贻堆开心地说:“我的土地大概1.2亩,以前一亩地一年只能租六七百元,现在一年有1759元的收入,也不担心没人租了。”

  当前,瑶前村正着手对第三生产队(三组)145亩土地进行整合。接下来,瑶前村将继续探索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更多可能性,发挥土地最大效用,释放乡村振兴潜能。

  此外,安海镇还发挥“晋江紫菜”“安海土笋冻”等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效应,联动提升安海农产品附加值,让农民获得更多产业利润,西安村就是其中的生动案例。

  西安村梳理整合村史、人文、土笋冻制作工艺等内容,提炼乡村文化IP,活化乡村记忆。同时,依托“安海土笋冻”这一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机制,打造“特色小吃研学路线”,紧抓西安村省级“一村一品”十佳短视频“出圈”流量,持续放大乡村特色文化IP,为乡村文化振兴蓄力冲刺。此外,还将与高校共建村级培训工作站,提升村民技能,切实助农增收。

  04 以生态为底色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走进前埔村“春耕园”微景观,只见闽南古厝前有“出砖入石”的墙围,农耕主题的雕塑、文化墙和旧时农作的老器物,“古早味”浓浓,也是一代人的农村生活记忆。

安海镇前埔村微景观——“春耕园”

  而这些微景观,此前是破旧古厝,环境也比较脏乱,村里通过人居环境整治,以“借地协议书”“鸣谢状”等方法,拆除了村中不少破旧的古厝、旱厕及占道的搭盖、猪圈鸡舍,并将整治出的地块进行微景观创建或绿化,使全村的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这样变“脏乱差”为微景观的做法,在安海各村(社区)都可见。景观或大或小,有的兼具休闲功能,有的则结合乡村文化特色,成为安海镇乡村建设的抓手之一。

  村级微景观的整治建设,也带动更多村民参与其中。坝头村王育再的庭院就成为省美丽乡村“庭院之星”。

  记者从安海镇了解到,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村民宜居、幸福的关键。今年,安海镇将通过成立试点村人居环境乡村振兴基金、划分村民环境卫生责任田,设立农户环境卫生红黑榜等方式,充分调动村民主体作用,变“要我整治”为“我要整治”,推动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同时,引导乡村因地制宜、借地造景。

  前湖村中散落着一些闲置破败的老房子,有的将要坍塌,存在安全隐患,也容易成为卫生死角。今年,前湖村就着手推动破旧老宅改微景观的项目。

  “目前这栋要改造的老宅,村里已经和相关的七八户村民都沟通好了,后面我们还将推动其他老房子的景观改造。”前湖村党支部书记蔡庆雨说。

  安海镇坚持把生态环境作为项目建设推进的基础和前提,在推进安海湾绿道整治项目时,同时做好“治水”和“植绿”两篇文章,擦亮大盈溪(安海段)生态优美这块“绿色招牌”。在项目启动前,安海镇先行开展大盈溪(安海段)入海口整治,绿道沿途种植乔木,包含樱花木棉、小叶榄仁、黄花风铃木、刺桐等总计431株;灌木包含有夹竹桃、三角梅、黄金榕球等共计427株。行走其中,仿佛置身“氧吧”,每一步都是清新。值得一提的是,步道还配有太阳能路灯170套,将“绿色低碳”进行到底。

  安海湾绿道的建设,还串联起安海古镇龙山寺、三里街、安平桥、泉洲海洋公园等周边景观节点,形成疏密有致、内容丰富的文旅线路。

  此外,安海镇坚持“城镇活化+绿色乡村”双面推进。今年,安海镇将加快推进三里街片区综合整治,整合龙山寺周边和北环片区的土地空间资源,主动对接“世纪大道‘双创’活力走廊”,加快融入晋江主城区,打造安海新地标、城市前沿展示面。同时,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探索联合台湾团队开展乡创设计大赛,引入台湾乡村营造理念,系统推进乡村“五个美丽”建设,全面绿化彩化乡村,扮靓乡村颜值。

本期策划:方锦枞 钱健铭 张志耐
本期执行:记者 施蓉蓉 秦越

标签: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刘忠琴刘忠琴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