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条创新驱动高质量增长 安踏集团去年研发投入超16亿
昨日,安踏集团发布2023年度财报,去年,该企业以领先全行业16.2%的双位数增长,首次跨过600亿元人民币营收大关。
在原有的大基数上仍能够取得超过10%的增长,安踏集团有其核心竞争力。
数据显示,去年,安踏集团研发投入超16亿元,超过了同期所有其他中国体育用品上市企业的投入总和。不只有技术研发上的创新,安踏集团在多品牌协同运营、差异化布局等举措下,从研发到产品,从门店到营销,大数据、AI等新生产要素加入,构建起全链条创新的“护城河”。
研发投入断层式领先
体育用品行业如何建立壁垒?在“内卷”中,这一问题也被众多企业当作战略之问。所有品牌公司清楚的是,研发创新投入是公司保持高成长性的重要支撑和动力,也代表着这家公司未来的可能性。
过去几年,安踏、李宁、特步、361°的整体研发投入金额持续上升,成为业绩齐创新高的重要推动因素,也是近年来国产运动品牌产品产生质变的关键所在。
但作为龙头企业,安踏集团在创新研发投入上更为迫切和激进。安踏集团2023年全年,平均每天投入442万元进行研发相关活动。如果把时间线拉长,过去三年,安踏集团累计研发投入也超过同期所有其他中国体育用品上市企业的投入总和,并在所有中国鞋服上市企业中处于断层式领先地位。
这样的投入规模也带来了经济效益。与2022年相比,安踏品牌的毛利率和经营利润率均进一步提升,体现出全年折扣和库存管理的健康成果,产品盈利能力和运营效率在中国品牌中都处于领先水平。
安踏“向上” 斐乐“向质”
多品牌后劲十足
在创新研发背后,两大主品牌仍然支撑起安踏集团营收大盘、整体增长的主力。
其中,安踏品牌收益同比增长9.3%到303.06亿元,成为首个突破300亿元大关的国产品牌。去年,安踏变革动作频频,围绕“大众定位、专业突破、品牌向上”策略,让业界看到一个全新的面孔。
其中,安踏自研科技发力带动原创产品热卖,“安踏冠军”户外产品成长迅速,跑出国产运动品牌户外跑鞋新赛道;篮球品类方面,安踏携手NBA巨星欧文,在全球13个城市同步发售新品,反响热烈;跑步品类,安踏与“中长跑之王”贝克勒合作共建基地,专业跑鞋C家族全年225次登上马拉松赛事领奖台;终端门店变化巨大,安踏“奥运殿堂店”“安踏作品集”“0碳使命店”等新店型亮相,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店效明显提升。
斐乐再次保持两位数增长,以16.6%的增长率领跑同级别运动品牌。FILA线上及社交电商取得历史性突破,“双十一”在主要电商平台的运动类目排名中位居前二。同时,鞋品类及专业运动品类实现突破,鞋流水超百亿,百万双级爆款频出,专业运动产品线占比提升了近5个百分点。
两大主品牌之外,安踏集团旗下第三条增长曲线中,迪桑特、可隆等户外运动品牌同比增长57.7%到69.47亿元,经营溢利率同比提升6.5个百分点到27.1%,第三条增长曲线中,有望跑出第三个“百亿”品牌。
拓宽创新“朋友圈”
升级数字化“人货场”
去年,“安踏集团全球科创中心”扩容升级,构建了全链路的创新闭环。
中国行业首家院士工作站及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落户晋江,安踏膜、柔心纱等校企联合创新成果重新定义了行业标准和消费者体验,并完成了市场转化。
不仅如此,安踏集团还深化了与清华、北服、北体、东华等专业院校的合作,升级双方研究院规模和项目机制。其中,安踏与东华大学推出的“安踏膜”实现了对国际高端防水透湿膜的对标,应用在户外冲锋衣产品中,成为热卖爆款。
至今,安踏集团已主导搭建了由全球6大设计研发中心、7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250多位专家、800多家供应商共同参与的“全球开放式创新生态网络”。
除了在基础研发端上的进一步深入,在产品、门店等前端上,安踏集团积极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人货场”,降本增效、驱动业务增长。
过去一年,安踏集团通过设计、采购、制造、物流等多个环节的数字化改造,使商品设计周期提速30%、供应链快反周期提速 10天、自营工厂生产周期缩短25%。人工智能在商品设计、电商直播等业务场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AI参与设计的鞋款订货量已超30万双。
(记者 柯国笠)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