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非遗匠心 芳华无限 致敬晋江各级非遗文化女性传承人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4-03-08 11:2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是活态的文化基因。

  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代表性传承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匠心和坚守,令人心生敬佩。

  带着晋江小木偶走向国际大舞台;40多年间不遗余力教授南音;28年演绎高甲戏魅力;一生扎根美食传承;推动木版年画走进大众生活……在晋江,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扎根非遗技艺,在赓续传承非遗文化中绽放璀璨芳华。

  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进几位晋江市列入各级非遗传承人名录的女性传承人,听她们讲述在保护传承非遗文化过程中的动人故事。

  一生只做一件事 一味传承几代人

  讲述人:陈明良

  晋江市级非遗传承人 晋江小吃制作技艺(龙湖肉粕)

  福建省旅游协会旅游美食分会副秘书长 福建省老字号协会副会长 泉州老字号企业协会执行秘书长 晋江旅游协会伴手礼分会副会长

  我是龙湖美琼肉粕第五代传承人。经常有人问我,做肉粕累不累?累是肯定的。

  特别是以前,条件没有那么好,夏天在炉火旁,每一分钟都是“烤验”。做肉粕时,得时刻盯着,并根据肉的状态,及时搅拌、换锅、出锅,才能让肉粕保持良好的口味、口感。后续的压粕成型、手工捣蒜,也都是体力活。

  除了做肉粕、卖肉粕,我还要兼顾家里的大小事情。人们常说“女性撑起半边天”,真的是如此。

  虽然十分忙碌、劳累,但是每当制作出来的肉粕受到顾客的喜爱和肯定时,那种成就感、幸福感也是无可替代的。

  对闽南人来说,美琼肉粕承载了很多人宝贵的记忆,有的是海外游子对家乡味的怀念,有的是对家乡情怀的执着。每年春节、清明,很多返乡的海内外侨亲、乡贤都会到店里来,吃上一块刚出锅的肉粕,感叹一句:“就是这个味道!”

  美琼肉粕传统的口味是蒜香和椒盐。近年来,我们在坚守老手艺的同时,积极求新求变,主动走进市场,参与晋江市文旅部门开展的城市宣传和展会活动。这几年来,我参加过的国内外相关展会就有数百场,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更加了解大众需求和年轻一代的喜好,推进了传统技艺的升级。

  记得有一年去菲律宾参加展会,很多晋江侨亲特地开四五个小时车赶来,就为了买一份家乡的肉粕。这份肉粕不仅是一份美食,更是海内外晋江人情感的联结。

  现在,我们有了新的车间,打造了非遗传承基地和观光工厂,但是我们最初的老房子还一直保留着。在那里,有以前的老灶台,设置了非遗图书馆等,可以让更多人了解这项非遗技艺。

  也正是因为这份初心,这么多年,美琼肉粕一直以肉粕为核心,去研发不同的口味、口感。可以说,从小孩到老人,都可以在美琼肉粕里找到自己喜欢的那一款。

  一生只做一件事,一味传承几代人。作为龙湖肉粕代表性传承人,我会带着初心和坚守,让美琼肉粕做得更好、走得更远!

  用手掌把木偶托得高一点

  讲述人:蔡美娜

  国家一级演员,福建省级非遗传承人(掌中木偶戏)

  曾荣获“金狮奖”全国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艺大赛最高奖、第十一届上海国际艺术节“金玉兰”表演奖、福建省文化厅戏剧会演“表演奖一等奖”等。

  现在,很多孩子都会喊我“老师”,我内心真的很高兴,因为我用近30年的木偶表演一步步实现自己做一名“守艺人”“传承人”的梦想。

  13岁时,我考入福建省艺术学校泉州艺校,学习掌中木偶戏。

  木偶戏好看,却不好学。这不但是一项技巧,而且是一项辛苦的体力活。在学校学习时,我每天凌晨5点多起床洗漱,喝上一杯淡盐水,就开始一天的艰苦练习。压指、劈指、举臂、手指操……这些重要的基本功必须练扎实。为了练好举臂,我常常一举就是半个小时,有时练得嘴唇发紫、手酸脚麻。

  掌中木偶戏表演者不仅要掌握木偶操控技艺,还要会唱、念、做、打。如人戏的形体功、科步等,都要在熟练掌握后将其转化到手上,用手指操控表达出来。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有“一心两用”的特殊技能,也就是一人操纵两个木偶,一人分饰两角。例如,左手饰旦角,右手饰小丑,一旦一丑互相配合。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在表演上做出区分,还要在唱、念的声色变化上同步协调,并同时做出开打、武打等动作,赋予木偶千变万化的姿态和喜怒哀乐的情感,带给观众多重视听享受。这样复杂的艺术,需要从艺者多年如一日的勤奋练功。现在,不论多忙,我每天还是会坚持训练半个小时。

  这些年,木偶剧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肯定,我也曾受中宣部、文旅部选调,携木偶剧《番婆弄》赴北京国家大剧院参加2021年新年戏曲晚会。此外,我还携木偶剧《金鸡焕彩》参加2017年央视戏曲春节联欢晚会、木偶剧《澎湃海丝情》参加2019年全国十三省市(自治区)大型戏曲元旦晚会等。我数十次到欧洲、非洲、东南亚等国家做文化交流演出,把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推向国际舞台。

  这些年,晋江木偶剧团也在晋江市实验小学、晋江市青少年宫等开设兴趣班,培养优秀的木偶戏传承人。我也希望自己能像我的师辈李伯芬、颜洒蓉、李胜奕老师一样,给予学生最大的帮助,让他们尽快成长成才,共同把南派掌中木偶戏发扬光大。

  南音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讲述人:龚锦仪

  泉州市级非遗传承人(泉州南音)

  曾获泉州第二届南音电视大奖赛乐器组二等奖,泉州市南音精英邀请赛二等奖,晋江市第四届南音演唱大奖赛一等奖。

  “春光明媚,是实好天时。桃红柳绿,茵草如丝……”每周一到周五,当我横抱着琵琶弹奏,看着眼前四五十个孩子用手和着节拍演唱南音时,我总是由衷地觉得开心和幸福。

  我的父亲和姐姐都喜欢南音,可以说我从小听着南音长大。在家庭氛围的潜移默化下,我从小心里就种下了南音的种子。从6岁开始,我让姐姐教我唱南音,没想到,这一唱就是40多年。

  南音是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唱几首南音可能不难,但是要把南音唱好、学透就十分不易。为了提升自己的南音水平,我慕名到泉州鲤城区,拜丁世斌为师。后来,丁世斌老师转至石狮教学,我和几个师姐妹也一直追随。

  那时候,我完全沉浸在南音的世界里,学习带来的快乐远大于这些奔波的辛苦。

  在以前的封建社会,女性比较少抛头露面,南音演唱基本是男性参与。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唱南音的女性越来越多。现在,我教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女生。南音比较悠扬婉转,也非常适合女性来演唱。

  深沪中心小学南音艺术团成立于2014年,从成立之初我就在这里上课。这些年,孩子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是每天中午12时50分,南音都会在这个教室响起,从未间断。

  现在的南音学习更系统、更便捷了。每次看着孩子们认真演唱南音,我都觉得有一种幸福感和使命感。

  现在有一些非遗技艺面临着无人传承的尴尬境地,但是南音在整个闽南地区的生命力是很旺盛的。走进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村庄,几乎都有会唱南音的人。深沪的御宾南音社有300多年的历史,也是罕见的。

  如今,我以前的一些学生也成了南音老师,我也依然走在这条路上。南音一路陪伴着我,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时候情绪低落,我会邀上三五好友,大家一起来演唱南音,沉浸其中就会让我很快忘记不开心的事。

  能够学习并传承南音,是我的荣幸。作为泉州市级非遗传承人,在有生之年,我会一直传承南音,让更多人了解南音、爱上南音。

  28年来我从未想过离开高甲戏

  讲述人:陈莉莉

  泉州市级非遗传承人(高甲戏)

  多次获福建省“水仙花”戏剧比赛、福建省“武夷奖”青年演员比赛等大赛金银铜奖项。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些年,我一直用这句话鞭策自己。

  1996年,16岁的我考入福建省艺术学校泉州艺校,学习高甲戏。

  当时,泉州地区的剧团很缺人,处于断代的边缘。这也让我刚进艺校就遇到了契机,被借到晋江市高甲戏剧团边学习边演出。那时候,我参演了《金魁星》,在舞台上一动不动地演没有唱词、没有动作的“路人甲”。

  那段时间,我对高甲戏有了新的认识,也开始沉下心来学习。在学校的时候,我每天早上6点开始练早功,8点学习曲艺知识,下午继续练习把子功,一个踢腿的动作就要练几百下。到傍晚6点多,一天的学习结束后,我常常累到吃不下饭。

  学戏曲的辛苦,我的父母看在眼里,不舍在心头。有一天,我接到父亲的电话,让我赶回家。到家后,父母和我长谈,希望我换工作,像他们一样当老师。在经过一整晚的思考后,我还是回到了学校,因为那时我对高甲戏已然十分热爱。

  1999年,从艺校毕业后,我到晋江高甲戏团上班。当时,高甲戏的市场并不景气,剧团的日子过得紧巴巴,我每个月的工资才100多元。

  有些同事坚持不下去,离开了高甲戏,但我没有放弃。我一边工作,一边参加泉州师院的学习班,只为更好地学习声乐知识、学习乐器、了解戏曲的底蕴,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

  所幸,我的努力有了回报。2000年,高甲戏市场开始复苏,我每天下乡演出,并通过琢磨一个个小戏来提升自己,陆续获得了各类奖项。不过,我仍不敢懈怠,压腿、走蝶步仍是每天的必做功课。

  现在,我最开心的事情,除了参与剧团每年下乡的200多场演出,就是进入学校,开设兴趣班、校本课程,不仅拉近高甲戏与老百姓的距离,也让高甲戏的文化火种走进孩子心中。

  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传统戏曲,他们自发通过抖音、小红书宣传高甲戏,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戏曲的魅力。

  从事高甲戏演出是一个很苦的行业,但是从艺28年来,我从未想过离开,只要我的身体还可以,我就会一直坚守这份初心。

  让木版年画走进大众生活

  讲述人:蔡金珠

  晋江市级非遗传承人(木版年画)

  作品《三羊开泰》《人间正道》入选2016年泉州市巾帼巧匠工艺美术精品展。在2022年福建省工艺礼品及手工艺精品展暨“福艺杯”优秀作品评比中,作品《世遗晋江安平桥》获银奖,作品《世遗晋江磁灶窑址》获铜奖。

  我父亲蔡建昌是一名农民艺术家,醉心木版年画近50年。从小,我就在耳濡目染下接触木版年画。

  舞龙、渔女、木偶、生肖……父亲创作了大量源于乡土、源于生活的作品,一刀一刻里,都是他满满的爱乡之情。这也带动着我对家乡这片土地倍加热爱。

  与父亲一起创作,开展木版年画的研学活动,推动木版年画走向大众生活……近年来,党委政府十分重视非遗文化的挖掘和传承,父亲愈加醉心木版年画,我也加入木版年画的传承中。

  进学校、入社区、进景区,我和父亲走进一所所学校、一个个社区和景区,开起体验课、研学课,办起兴趣班、主题展,带动越来越多的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喜欢木版年画。在雕刻、拓印之间,孩子们逐渐了解、喜欢上了木版年画里蕴含的闽南乡土文化、民俗风情。

  如今,我的孩子们也喜欢上了木版年画,常跟着我们一起上课。偶尔,他们还会主动“客串”小小讲解员,给观展的市民、同学介绍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

  经过这几年的宣传和推广,我很欣喜地发现,在晋江,了解、喜爱木版年画的人越来越多,它不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民间技艺,已经开始走向大众。

  传播非遗文化,需要细水长流的努力。作为女性传承人,我们感性、细腻、有热情,这些是“加分项”。

  今后,我还想探索更多推广木版年画的方式,寻找适合市场营销的IP产品。比如,把极具乡土气息的木版年画作品,印制在T恤上、印制在茶杯上,融入更多的生活场景,让这项技艺长久地传承下去,在大众生活中焕发出更多光彩。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希望我能为传播非遗文化尽一点绵薄之力。

  (记者 许春 施蓉蓉 曾舟萍 许金植 陈巧玲)

标签:非遗文化|女性传承人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刘忠琴刘忠琴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