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精神 野蛮体魄 晋江市第60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11月8日—11日举行
11月8日—11月11日,由晋江市教育局、晋江市体育局共同主办的晋江市第60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将在晋江一中举行。
记者了解到,本届运动会为期四天,共设8个组别,累计有91支代表队、1190名中小学生运动员将在88个项目上展开激烈角逐。
发布主题标识 亚运健儿“组团”送祝福
晋江市第60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仪式感满满,主办方于近日正式发布主题、标识。其中,本届运动会主题为“文明精神,野蛮体魄”。
会徽
吉祥物
“这一届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将成为各学校体育教育的观摩台、助推器、能源补给站,使学生去体懒、去体弱,去‘眼镜化’,使学生从野蛮中释放强劲的雄风,锻造强健的体魄,弘扬高尚的体育精神。”晋江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晋江一中党委书记、校长陈燎原对该主题进行阐释。
开幕式当天,本届运动会的吉祥物“晋晋”也将惊艳“亮相”。吉祥物头顶奔浪,身着菩提叶玉兰花纹饰衣裙,右手还高举着火炬。记者了解到,吉祥物“晋晋”由晋江一中学生陈欣琪设计。“头顶奔浪,寓意晋江人激流勇进、爱拼敢赢的精神;身着菩提叶、玉兰花纹饰衣裙,寓意对绿色生态、人文精神之美的追求;左手大拇指,既彰显追求卓越精神,又蕴含点赞欣赏对手的襟怀;右手高举火炬,既展现青春如火的朝气,又象征科学文明之光;笑着奔跑姿态,展现青少年强健体魄、热爱运动、昂扬勃发的精神风貌。”陈欣琪说。
值得一提的是,主办方还为参加本届运动会的所有运动健儿准备了一份“惊喜”——邀请在刚刚结束的杭州亚运会上斩获金牌的晋江籍运动健儿黄芊芊、林超攀、陈情缘、陈芳佳录制视频,为大家加油。此外,此次在国际大体联足球世界杯大放异彩的北师大女足、河海大学男足也“斗阵”为本届晋江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呐喊助威,送上寄语与祝福。
多渠道多举措 让所有学校、学生动起来
晋江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已成功举办多届,每一届都能创造出不同的精彩。究其原因,是多年来晋江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晋江不断充实体育设施与教师队伍,不断完善体育教学与课外活动,不断发展群体活动与运动竞赛,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与特色发展,学生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的局面加快推进,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晋江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提到,全市中小学都能按照要求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同时结合各校情况,制定“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计划”,确保在校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一小时。
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与运动竞赛也是晋江推动校园体育工作发展的一大途径。晋江坚持广泛开展田径、篮球、排球、游泳、羽毛球、五祖拳等项目的课余训练,有效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注重竞技比赛,每学期各中小学举办田径运动会、体育趣味运动会、体育节、传统篮球联赛、排球联赛和足球联赛等群体性比赛,全市每年联合举办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篮球赛、足球赛等,以此不断发现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近几年,晋江运动健儿更是在泉州市级比赛中屡获佳绩,整体成绩列全市前列。
此外,晋江还坚持体育教学改革的全面研究,注重开发和创新体育教育教学资源,不断提高学校体育科学化水平。与此同时,鼓励各校因校制宜,创新发展传统特色项目,构建“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特色发展模式。目前,全市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校1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5所、泉州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7所、县(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2所,泉州市级训练基地2个、晋江市级训练基地7个。另外,还有19所学校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我们希望借助这次全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传播科学的体育观、教育观、人才观、健康观,引导家长支持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学校体育的良好氛围,共同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晋江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新年度,晋江市教育局将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按照“六个一”的工作思路(即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落实“每天校内体锻一小时”的基本要求,指导各中小学开展一项全员参与的普及性运动项目,推广一项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探索一套小初高一体化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办好一场集理论研讨、展示交流、竞技比赛等为一体的体育盛事),深化改革探索,建机制,抓亮点,让所有学校、学生动起来,扎实推进学校体育取得新发展新突破。
(记者 蔡红亮)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