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风雨同舟 志愿同行 晋江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红”守护美好家园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3-08-01 17:30
  

  7月28日上午9时55分,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在晋江沿海正面登陆,给晋江带来强风和暴雨。

  闻风而动,听令而行。晋江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各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响应号召,第一时间奔赴一线,夜以继日,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与风雨抗争。

  他们以坚定的执行力和强劲的战斗力,用实际行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精神,为晋江全市防御台风工作贡献志愿服务力量。

晋江市金刚救援队队员在处理倒伏树木残枝。

  迅速响应 共谱抗灾志愿曲

  台风来临前,为积极响应晋江市委、市政府防御台风“杜苏芮”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和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助力全市防汛防台风工作,7月26日,晋江市文明办、晋江团市委、晋江市应急管理局和晋江市妇联联合向全市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发出倡议,号召其加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行动中,凝聚共同抗灾的正能量。

  这一倡议,得到了晋江全市众多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的积极响应,他们在台风来临之前纷纷行动起来,协助有关部门、镇村打好这场有准备的“战役”。

  防御台风,重在预防。首先得让大家思想“紧”起来。

  “各位村民请注意!超强台风要来了!今天傍晚6点起,停工、停产、停课、休市!”在东石镇永坑村,晋江东石乡情服务队志愿者走上大街小巷,让锣鼓敲起来、喇叭喊起来,用最接地气的方言、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防汛防台风知识,不断增强群众防台风和自我保护意识,筑牢思想“安全堤”。

  除了防汛防台风避灾知识宣传,还有隐患排查整治、人员转移避险、安置点物资搬运……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红马甲,让群众在一线听到志愿者的声音、看到志愿组织的旗帜。

  7月27日晚9时许,在位于安海镇桐林村幸福院的应急避灾点,21名转移安置人员正在休息。安置点配备有床铺、被褥,村干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为转移人员准备了方便面及面包、矿泉水等食品,确保各项生活物资保障到位。

  台风来临前,安海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积极配合村干部、广大党员和网格员深入一线,加大对地质灾害点、危旧房、临水临崖等重点区域的地毯式排查,摸排各类危险区域应转移人员共计1506人。

  志愿服务精神是会“传染”的。在永和镇马坪村比干庙安置点,村里为安置群众创设了舒适安心的环境,准备了充足的生活物资。被转移群众来到这里后,也纷纷穿上红马甲、撸起袖子,为镇村干部分担压力,协助转移安置工作,有的搬棉被、草席,有的铺床,有的分发干粮……温馨的一幕幕,让整个安置点像被融融暖意包围着。

  这一刻,我们似乎更加理解了什么叫作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为全力迎战“杜苏芮”,晋江市义务救援协会、晋江市瑞桐蓝天应急救援中心、晋江市金刚救援队和晋江围头水上救援队4支应急救援队伍紧绷安全弦,迅速进入备战状态,严阵以待,时刻准备打好防台防汛保卫战。

  担当作为 共筑应急防护墙

  台风来袭后,各种灾情险情消息开始陆续传来,各类应急救援志愿服务组织迅速进入实战状态,争分夺秒、挺身而出,接力生命救援赛。

  “车子被淹,4人被困!”7月28日晚10时5分,晋江市瑞桐蓝天应急救援中心接到群众电话求助称,他的小车在磁灶镇大众建材仓储附近路段被淹,车上还有1名老人和1名6岁儿童。队长杜晓航立即带队前往现场救援。

晋江市瑞桐蓝天应急救援中心队员在解救被困群众。

  “当时积水差不多到腰这里,我们蹚着水把老人背出来,把小孩抱出来,并且把车上的物品转移出来,然后让他们坐上救援车,把他们安全送回了泉州鲤城区的家,并帮忙联系拖车公司前来拖车。”杜晓航回忆,现场还留了几名队员,劝导后面的小车不要继续前行,否则车辆可能会被淹。在他们的劝阻下,车辆纷纷掉头驶离,避免了被困。

  台风无情肆虐,救援刻不容缓。7月29日,受强降雨及上游水库泄洪影响,水位升高,九十九溪磁灶段沿线村庄有多位群众被困,晋江市义务救援协会磁灶救援队积极配合磁灶镇村干部、磁灶消防站展开救助,利用皮划艇等转移人员。截至当日17时,共转移290人,全员安全。

晋江市义务救援协会队员在营救被困群众。

  “很感谢你们的帮忙!”7月29日12时20分,晋江市金刚救援队接到晋江消防大队调度后迅速出动两辆越野车、10名队员,紧急前往磁灶下官村解救三名被困群众。队员们一一把被困群众背至冲锋舟停靠点,其间,一名被困群众不停地向队员真诚道谢。

晋江市金刚救援队队员在解救被困群众。

  “应该的!没事的!”简单的一句话,满满的安全感。越是大雨滂沱,越是泥泞不堪,越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的每一次出现,都让人踏实、心安。

  台风期间,晋江举全市之力严阵以待,全力防御,全力抗击,把灾害和损失降到最低,交出“零事故、零亡人”成绩单。成绩背后,是无数人数日来不舍日夜的付出,包括义务救援人员每一次勇敢的逆行。每一次惊心动魄的救援背后,都有他们奋不顾身冲锋的身影。

  台风来临前,晋江市应急管理部门公布了晋江市义务救援协会、晋江市瑞桐蓝天应急救援中心、晋江市金刚救援队和晋江围头水上救援队4支应急救援队伍的救援电话,该信息被大量转发。这些电话,就是一条条生命线,连起了遇险群众和救援人员之间的桥梁,确保第一时间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晋江市瑞桐蓝天应急救援中心队员在救援。

  台风期间,每支应急救援队伍都安排值班人员日夜坚守晋江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指挥、科学调度、及时处置,实现应急指挥体系扁平化、高效运转。

  截至7月30日11时,晋江市级调度救援累计出动救援人员1638人次、橡皮艇40艘,开展救援行动125次,救援受困群众316人。

  践行文明 共汇爱心大暖流

  台风肆虐过后,狂风暴雨带来城市内涝,设施损毁、树木倒伏、停水断电……随处可见残枝落叶、积水淤泥,严重影响群众出行安全。

  一场灾后重建的攻坚战在晋江全市紧锣密鼓地展开,一场场爱心志愿接力也在火热进行——水再猛,路再难,我们肩并肩一起扛!

  “这个志愿者群满了,还有其他群吗?”“谁可以拉我进群?”……7月29日21时许,晋江团市委、晋江经济报社、晋江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同联合发起紧急招募令,招募树木种植专业人士和有经验的志愿者,协助做好台风过后的清理修复工作。许多志愿者积极响应。短短3个多小时,3个报名微信群爆满。截至昨日,累计建立10个志愿者储备微信群,累计储备志愿者超1000人。

  “出发!”7月30日上午、下午和7月31日上午,一批又一批志愿者集结,奔赴晋江各主次干道,参与道路清障工作,帮助恢复周边环境。两天来,总共召集八批次200多人参加志愿服务工作。

  长期活跃在晋江各大志愿服务活动中的热心市民庄远南这次也没有“缺席”。清理现场,身为小组长的他,总是忙前忙后,重活脏活都抢着干。“一点都不辛苦,我只想为我们的家园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庄远南如是说。

  除了老面孔,还有不少新面孔,甚至“00后”。其中,有不少暑期回晋的在校大学生,还有自备工具、特意从泉州东海赶来的热心市民,更有曾经在“莫兰蒂”台风过境后参与过厦门救灾工作的专业人士……这场爱心接力,让这些满怀着重建美好家园愿望的热心市民,紧紧凝聚在了一起。

  爱心接力持续进行。7月30日晚,晋江市磁灶镇志愿者协会也发布了志愿者招募信息,希望有更多志愿者参与支援受灾村庄灾后环境整治恢复工作。招募信息一发出,就得到了许多志愿者的纷纷响应,第一时间集结了40多名志愿者,分赴磁灶镇岭畔村、苏垵村等九十九溪周边村庄,协助疏通积水点,抢修加固设施,清理倒伏树枝、电动车和杂物,消除安全隐患,恢复道路畅通等。

招募的志愿者在清理倒伏树木。

  “终于可以休息一下,吃一顿像样的午餐了!”7月30日中午12点24分,晋江市义务救援协会安海救援队队长曾华阳发了条微信朋友圈,称自己和兄弟们已连续战斗了72小时以上,每天睡眠不超过3个小时。

晋江市义务救援协会队员在处理倒伏树木。

  当天上午,刚结束完高强度的应急救援工作之后的曾华阳,又和队友们马不停蹄地前往安平桥景区,协助安海镇有关单位、社团开展扶植苗木、清理环境等志愿服务工作。他们有的清扫路面残枝落叶、有的清理池边淤积物品、有的扶正倒伏树木,大家积极行动、有条不紊地做好景区面貌复原工作。

志愿者在安平桥景区扶正倒伏的大树。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冲锋在前。

  7月29日至30日,晋江低碳宣传志愿服务队、晋江青年志愿者活出爱服务总队在陈埭镇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志愿者手拿柴刀、电锯,互相协作,为陈埭溪边村沿江路清理出10多车残枝落叶,切实保障群众安全出行。同时,他们还在陈埭鹏青路种植12棵大树、清理残枝落叶,为绿化环境、灾后重建贡献力量。东石乡情服务队也积极投身家园修复清理工作,同时给工作人员送去清凉冷饮。7月30日,泉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祥和服务总队还慰问参与救灾抢险、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武警官兵,向他们表示感谢和致敬,并送上“八一”建军节节日祝福……

  一场最强台风,让我们的城市“受伤”了,却也让我们窥见文明最本真、最美好的样子。

  7月31日上午,晋江市文明办联合晋江市林业和园林绿化局发布关于组织灾后重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的通知,号召和引导各镇(街道)、全市各级文明单位、志愿服务组织踊跃参与灾后重建志愿服务活动,让“志愿红”成为晋江市台风过后社会生产、群众生活恢复的靓丽风景。

  在这场“大考”中,晋江全市广大志愿者经受住了考验,他们心怀大爱、挺身而出、逆行而上,在每一次的奉献与坚守中,用无私的爱与付出温暖了一座城,用行动践行着新时代文明实践精神,用一抹“志愿红”,守护了一座城,温暖了千家万户。

  (记者 沈茜 秦越 董严军)

标签:志愿者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刘忠琴刘忠琴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